
認識這部作品是先看到漫畫,才知道改編自知名的敘事歌,接著去看了小說,小說是由歌曲的作者寫的,他的文筆充滿角色內心的聲音
關於作者カンザキイオリ,推薦下面影片介紹
那個已然飽和的夏天/あの夏が飽和する。

漫畫版,作者武富智
十四歲時,千尋青梅竹馬的戀人‧流花因失手殺了霸凌自己的人,讓兩人決定要攜手逃離這個令人難以呼吸的世界。但就在他們即將被抓到的前一刻,流花自殺了,隨之而來的巨大罪惡感和後悔,盈滿了千尋的夏天。二十七歲時,渾渾噩噩的千尋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高中生‧瑠花。儘管她和流花一點都不像,但命運一般的相遇仍讓千尋忍不住痛哭失聲,兩人從此有了交集,更使千尋認識瑠花打工的夥伴‧武命。背負黑暗的瑠花和武命,宛如十三年前獨自承受痛苦的流花。眼見悲劇即將發生,千尋決定,這次他絕對不會再放手!距離那個已然飽和的夏天已過十三年,命運的齒輪再度轉動——
歌曲敘述14歲的千尋和流花離家出走,最後在流花自己結束生命作結尾,小說則是13年後,千尋遇到瑠花,令他想起那曾經和流花一起度過的夏天
小說用了三位角色第一人稱,隨著故事發展不斷切換視角,漫畫也同樣用此手法,但體感上和小說很不一樣,漫畫還是偏向第三人稱比較多,某些故事轉折過快的地方,從小說的視角看會比較能夠理解,角色內心糾結會更明顯
雖然書名很有愛情劇的味道,但實際上卻是很沉重,內容提到援交、霸凌、家暴...等社會黑暗面,後面角色壞掉瀕臨崩潰的狀態真的令人難過,但小說不像歌曲結尾那樣嘎然而止,千尋在小說中已經是社會人士,雖然他被過去的回憶困住,但這次他扮演了幫助其他兩人的角色,一方面也算是對過去無力的自己的一種救贖,小說故事的結尾不算完美但還是HE,每位角色都獲得屬於自己的心靈寧靜,也許不被社會認同,但那又如何?
致親愛的你/親愛なるあなたへ
這部同樣也是用第一人稱視角,主要角色有兩位,原本是兩條平行線的人,到故事中段各角色的關係才交織在一起,如果說前一本主題過於嚴肅,這本圍繞在創作主題上真的青春太多,用兩位主角的高中生活作為章節名稱
致親愛的你:我也想像你一樣,創作出影響他人的作品。
我想成為,親愛的你的炸彈——】
人生遭逢巨變的高中生‧小倉雪,
在失去母親之後,無意間閱讀了一本名為《尋找母親》的小說。因為故事而獲得勇氣的雪,開始夢想自己能創作出影響他人的作品。
成為小說家的高中生‧柿沼春樹,
與拋家棄子的父親一樣踏上創作之路,始終令他惴惴不安。即使讀者都期待續作,他也決心隱藏身分,不再創作。
各自懷抱傷痛,難以誠實面對自己的兩人,被一首歌牽引、相遇,同時也點燃了某件事情的真相——
「那首歌,怎麼唱來著?」
「記得是……『致親愛的你』。」
本作副標題:我,成為你的「炸彈」了嗎?
觀看小說的中間確實有感受到,在沒有被破梗的前提下,劇情轉折地突如其來,被炸到的同時劇情也急轉直下,忍不住就直奔最後,直到結尾也像是被放了炸彈似的消散,很喜歡書中對於創作者的心境描寫,擔心作品無法感動人心、無法超越過去的自己,就像是作者在訴說自身的創作過程
本作第一人稱的角色塑造比前一作還要細膩很多,配角的存在感也很強烈,所以當兩位主角見面的時候就是故事的高潮,不過結局卻留了部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