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fe List》是一部充滿溫暖與啟發的作品,講述了女主角布雷特在母親過世後,根據年輕時寫下的願望清單,一步步找回初心與自我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深受觸動,我想「每一天都要去實踐自己想完成的事或夢想。」這讓我再次審視了自己的生活態度。
⸻
內容與主題分析
成長與自我發現
說來有些遺憾,我沒有在13歲時寫下願望清單,甚至當時連聽都沒聽過這樣的概念。也正因如此,我更加佩服那些從年少時就擁有夢想並努力實踐的人。
在電影中,布雷特的母親用生命傳達了重要的訊息:用力去實踐夢想。母親透過遺囑設下條件,讓布雷特去完成那份已被遺忘的清單,並透過一張張光碟為她加油打氣,這樣的設計,不僅成為布雷特繼續前進的動力,也喚醒了她對過往夢想的渴望。
夢想與現實
隨著年齡漸長,尤其是步入中年,我才漸漸體會到生命時光飛逝,許多曾經想做的事,因為拖延而變得不可能。就像年輕時夢想過的澳洲遊學,如今已成為過往回憶中的遺憾。電影讓我重新思考,或許有些事應該在當下就勇敢去做,因為錯過後,再也難以挽回。
⸻
個人感悟與共鳴
年輕時,總會幻想擁有終身陪伴的另一半。電影中布雷特母親對「真愛」的四個準則,深深打動了我:
1. 你能跟他分享所有心事嗎?
2. 他善良嗎?
3. 他會幫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嗎?
4. 他能成為孩子們的好父親嗎?
當我反思自身時,發現我依然在成為好父親的路上,不斷學習與成長。對我而言,正念生活是一種實踐,每天努力對待生活中的點滴,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刻,並享受那些微小的成就感。就像最近我完成了一組LINE貼圖,那種成就感雖然微小,但卻真切而美好。

圖片來源:https://www.instagram.com/netflix?igsh=MTY1NXd1YjMzYm4x
⸻
總結與反思
電影傳達的核心是:努力爭取自己喜歡的事物。布雷特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縱使在實習過程中受到學生冷漠對待,卻依然堅持下去。
因為她堅信,當你真心對待他人,對方最終會被你的善意所打動。就像那位學生最終以一幅畫回應布雷特一樣,這種被認可的感動,正是人存在的價值所在。
這部電影提醒我,不論夢想或現實,勇敢去實踐才是關鍵。
當下的每一步,都值得好好去體驗與珍惜,因為那才是真正屬於我們的生命清單。
#Netflix電影
#觀影心得
#TheLif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