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大刀在連假後,今天終於在金融市場以數字化當方式呈現了衝擊力,若要說關稅的出現對於甚麼產業最沒影響,大概如下:
- 在地化生產銷售:境內完整供應鏈及銷售
- 軟體、遊戲等數字產業:無形資產(臺灣近年時常被點出的問題,硬體很強,軟體真的不行)
- 奢侈或精緻商品:價格從來不是問題
- 著作權、智產權、專利等相關產業:無形資產,且具不可替代性
當然以上這些產業還是有所影響,比如個人收入或企業利潤下降,所造成的消費力下滑,自然其他開支就會相對保守。當然還有一種衝擊最小的型態--「銷售對象不是美國,甚至跟美國商品是競爭關係的產業」,有機會還能因此大賺一筆,但在台灣這個非中即美的政治鬥爭,也是世界兩大經濟體的角力中,能夠在關稅脅迫中存活的真的不多,尤其在近年美國帶領的AI革新及晶片禁令將台灣重要的科技產業綁得死死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川普是挾百姓號令天下諸侯,逼迫世界諸國幫美國共渡國難,並先以拒絕支付各國際性組織為開端,以關稅作為象徵,表示美國為各國做了多少,各位應該做點什麼?以美國霸主的國際角色及名目上的世界安全維繫者,若顧及面子確實不太好低身下氣的求人,若是又舉債用於還債,這國際信用肯定下滑,霸主的地位肯定更加艱鉅,而中國也將更加張狂。可吃相難看的美國,即便度過了這次難關,各國自會像臺灣應對中國經濟控制那樣,減少經濟依賴,因為穩定度、信用及自由經濟備受質疑,若美國沒有大規模改善體質,孤立美國的情形未必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