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旅途:城市與城市的距離

新秀玩家-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今天難得我去了一趟公所,出門前看了下地圖,嗯~來回估計大概有個20公里,走路去吧!(當時我的腦子肯定傻了),全程費時4個小時,不停的走。這趟路途雖在回程時落了幾滴小雨,但也就那幾滴,比起收穫,倒是也無關緊要。

從繁華的現代城市走到依舊熱鬧的老市區,途中紀錄點滴...…

開始路途

走在規劃與整潔的都會街道上,商家林立,這也是近幾年開始的繁華。

隨著慢慢離開,建築群,人行道走著走著就突然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軍營,馬路的對面也還有一座,而這條馬路無論何時車流量都非常的大,畢竟這是往返桃園與新北的重要道路,再往前走幾步人行道便又出現了,還可以看見以前賣軍需品小店的痕跡,雖然看起來荒廢了許多年,而身旁車道不停歇的車流,更多是許多小貨車的疾駛,而人行道更多是上下交疊的鐵板、橡膠墊,原來來到了滿街的工業廠房,不時還會跳出幾間熱炒、休閒農業和一些小農地。

而在這條無盡的下坡路上,其中有間平房特別吸引人,並不是那外觀如何與眾不同,而是具有台灣特色窗戶鐵柵欄,只有它是像銅氧化的那般青綠,還有那好像在以前鄉土油畫中可以看到的勾勒,我不太會形容,也忘記拍張照,總之那散發著一股年代的斑駁及風趣的老靈魂,即便他也許很年輕。

看著這經過歲月的鐵柵欄;那條不知修補過多少次,至今外表依舊嶄新的柏油路;還有那不知啥時出了車禍換了根新電線杆,與其他看起來佇立十幾、二十年的老桿,有股明顯的對比;又或者是那曾經在新竹看到過的老舊社區人行道相同花樣地磚;當然也可能是那熟悉的潮濕天氣,不知怎麼的,也許是看到了這般新舊混雜、繁亂卻有秩序的景象,有了股尖銳的想法,卻被理智壓抑了下來。

這段去程的10公里,我走的很快,其實也只是跟回程差不到10分鐘,只是我這還富含能量可以凌虐的核心及腿部肌肉的錯覺。而我去區公所只是去問個問題,大可以用電話詢問,也更不會打擾到他們的工作,但那時的我腦子肯定是傻了!這麼衝動!而回程的路上走到一半,其實我那許久沒有運動的腳已經有股感覺不是我的腳了,跟小時候跑10圈操場的腳差不多,是個難得的回味(怎麼感覺我有點變態owo)。

回程

而在離開老市區的路上,有一片老舊的社區,看起來應該是眷村改建的,因為旁邊還有個小紀念屋及一尊全身銅像。這片老舊社區看起來相當愜意,在一棟又一棟的建築間有片看起來相當舒適、沒有過度設計規劃的小公園,而一旁有位中老年人,再勸說另一位有外省口音的中老年人,「別看醫生吃中藥,又喝燒酒」(這句是台語),也有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日常般從大樓走出來,這片生活看起來真的相當愜意,相當台灣日常。

而我那尖銳的想法還是跑了出來,其實也不是甚麼大事,只是出發前看到的影片,原本想說但不知到該說什麼,現在倒是有了想法。

小插曲(下方影片,不喜勿入,可前往下一小節【回歸正題】)

這種歧視性的仇恨,到底是在做甚麼呢?

我想是一種逃避吧。

不論中華民國台灣省、還是總統說的中華民國台灣,又或者大家常說的台灣,當然原因也許複雜,可能是因為想像「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那樣,但卻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搶了「中國」之名,而英文全稱又共搶「China」,相似而不想被混為一談,轉而生出了個台灣,又或者只是單純想找個兩個字念,並具備增進在地認同的名字,以前寫作文連「臺灣」的台都要被糾正,現在似乎只要是個Taiwan就行。不管怎樣,政治正確的影響力確實挺大。

台灣號稱友善的地方,富有人情味,對多元族群具備包容態度,而現在似乎看來原始的地方也是不少。

說了這麼多,網路本就存在匿名性,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道德束縛,再加上具備議題及凝聚特定族群的能力,還有快速傳播等其他劈哩啪啦的特性,這也算是網路霸凌的由來吧。

回歸正題

回歸正題,在回程的道路上,可以看到不同於去程的風景,這裡沒有那麼多的房子、農田、工廠,人行道也沒有遍地橡膠墊、鐵板,明明只是隔了條馬路,取而代之的是山坡、擋土牆及滿山遍谷的菸蒂、垃圾及回收,這是一個在兩邊的市區所看不到的景色。

想當初國中還是國小時也曾在學校的組織下,到了這條路附近的步道淨山,而大學也在社團的規劃下,完成了多次的淨山、淨灘,可似乎沒有人想過需要淨個道路。有種一朝從前,家長帶著小孩隨地小便、垃圾往車窗外丟的年代,人行道花花綠綠,而在溪流旁更加集中,畢竟那裏危險了些,我想不久便可以在淨灘時再次與它相遇。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畢竟這條平整的山路除了很多車子與偶而會有的自行車,行人大概也就只有我一個(沿路吃了不少蜘蛛網呢~決定用走的我真的是傻),不論去時或回程的人行道,地磚也都相當破碎,導盲磚也時有時無,若是整修,實在是沒有效益,不如改成自行車道。不過沿途走完,現在回想起來倒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許願

我走了許久,終於再次看見繁華的城市,我的身體確實的在顫抖,而手也莫名的通紅,像喝醉了酒,而後便也沒有發生什麼,只求我這許久未動的雙腿明天不會鐵腿,呵~(好像已經注定要鐵腿了omo)


附上一些路上拍的照片

p.s.隔天確實鐵腿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秀玩家 沙龍
3會員
80內容數
小文章新方向
新秀玩家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本文探討中美貿易戰的背景、過程和可能後果,以場域理論分析雙方行為,並點出中國轉型升級的挑戰與抉擇。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中美貿易戰的背景、過程和可能後果,以場域理論分析雙方行為,並點出中國轉型升級的挑戰與抉擇。
Thumbnail
2025/04/07
探討川普關稅對臺灣產業的衝擊,分析哪些產業受影響較小,並點出美國貿易政策的國際影響及潛在風險。
2025/04/07
探討川普關稅對臺灣產業的衝擊,分析哪些產業受影響較小,並點出美國貿易政策的國際影響及潛在風險。
2025/04/05
本文以通識角度分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探討其背後原因、可能影響及國際政治經濟層面的考量,提出不同觀點。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以通識角度分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探討其背後原因、可能影響及國際政治經濟層面的考量,提出不同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最愜意的季節, 從一個火車站徒步到另一個火車站, 直線不是最佳的途徑, 轉入居住區穿巷越弄, 一條街走過一條街, 沒有固定路線, 悠閑地前行。 時光緩緩, 隨時停下腳步, 吃碗透心涼的傳統剉冰, 坐在路邊攤, 來一份炭烤香腸加黑輪片, 喝上一口甘甜柴魚湯, 靜下來品味當
Thumbnail
最愜意的季節, 從一個火車站徒步到另一個火車站, 直線不是最佳的途徑, 轉入居住區穿巷越弄, 一條街走過一條街, 沒有固定路線, 悠閑地前行。 時光緩緩, 隨時停下腳步, 吃碗透心涼的傳統剉冰, 坐在路邊攤, 來一份炭烤香腸加黑輪片, 喝上一口甘甜柴魚湯, 靜下來品味當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Thumbnail
140公里的旅程 大學時期,暑假時曾 懶得寄摩托車,選擇自己從台南騎回彰化,大部分路線都騎 台17縣,途經沿海的鄉鎮,很明顯的感受到城鄉沒落的模樣。 但我卻又愛上那荒涼的氛圍,長時間在公路上馳騁的自由,後來上癮了,每個寒暑假都會騎車回家、和回學校,就這樣從第一次迷路加上手機導航導到沒電.....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昨日為了報名一項9月上課的日程,早早七點起床、八點出門,這是以前上班的正常時間,因為路況不熟先搭公車去熟悉路程。 可能是沒去過的地方公車也等了近30分鐘才來,沿途瀏覽外面風景發現跟住的地方街景一模一樣,突然有種我還在原地繞的感覺。 根本沒離開原本的城鎮,可能都是在台灣每個路名都相似,聽著公車每站
Thumbnail
昨日為了報名一項9月上課的日程,早早七點起床、八點出門,這是以前上班的正常時間,因為路況不熟先搭公車去熟悉路程。 可能是沒去過的地方公車也等了近30分鐘才來,沿途瀏覽外面風景發現跟住的地方街景一模一樣,突然有種我還在原地繞的感覺。 根本沒離開原本的城鎮,可能都是在台灣每個路名都相似,聽著公車每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