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他為什麼這樣搞?
你以為川普是在打關稅戰?錯,他其實是在打一場『美元保衛戰』。而你買的每一樣東西,都在替這場戰爭買單。
第一篇解析川普背後的戰略邏輯與美元布局,打破「表面打中國、其實打全球」的思維盲點。
你有沒有想過,川普加關稅,到底是在幹嘛?
不是嘴上說「讓中國買單」就可以交差的事,背後其實有一連串比你我想像還複雜、還暗黑的戰略邏輯。
這篇我們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把他最核心的六大策略邏輯,一條條攤開來看,有些你可能早就猜到,有些你可能沒想到。
1.「美國優先」?不,其實是「美國回頭」
川普的第一張牌,就是靠加關稅,把進口變貴。你說這會不會讓商品價格變高?會,但他根本不在乎。他要的是企業重新盤算成本,乾脆把工廠從中國、越南搬回美國。這招聽起來像「愛國」,實際上是把供應鏈當人質,用關稅逼你回來交保。
2.對中國下指導棋:改革還是滾?
這不是單純的關稅戰,而是「結構戰」。川普的目標很明確:逼中國停下強迫技術轉移那一套,把美企的Know-How還回來,再順便開放市場,減少對美貿易順差。翻成白話就是:你要想跟我做生意?可以,但先把遊戲規則換掉。
3.經濟主導權:這不是談公平,是爭王位
川普內心真正的恐懼,不是工廠關不關,而是美國這個「經濟世界第一」的寶座快坐不穩了。他認為中國靠低價、補貼、甚至不公平手段侵蝕美國霸權,所以關稅不是懲罰,是圍牆,是遏制中國成長的外掛。
4.戰略投票機:貿易戰也是選戰
別忘了,川普最懂一件事:怎麼讓他的選民覺得他在「戰鬥」。不管是農民、鋼鐵工人、卡車司機,只要他說:「我在保護你們的飯碗」,關稅再怎麼高、牛排再怎麼貴,他們還是投下去。這就是他的媒體戰術:把貿易戰包裝成愛國劇,選民直接買單。
5.把中國卡死:全領域封鎖
別小看關稅,它只是一環。川普的終極操作,是從經濟打到科技,從芯片打到軍工。這是一場全面封鎖中國「崛起通道」的戰略布局。他要的不是公平貿易,而是:你永遠追不上我。
6.美元貶值:這才是最隱晦的槓桿
雖然有點陰謀論,但是我覺得這裡才是真正的高手段。川普一邊製造經濟衝擊,一邊逼聯準會降息,讓美元走弱。然後呢?
- 出口變便宜 → 幫美企賣更多
- 債務變輕 → 美債壓力減輕
- 通膨來了 → 錢跑去股市房市 → 資產變貴 → 經濟看起來超棒
我猜川普內心小劇場是:
劇本 1:關稅→經濟預期下修→Fed降息→美元貶值
當你打全球貿易、讓供應鏈卡住,經濟前景自然變得黯淡。聯準會這時候怎麼辦?為了「救市」只好降息救場。利率一降,美債報酬就沒那麼香,美元的吸引力自然下降,這就是匯率開始鬆動的關鍵一環。
劇本 2:市場怕爆→避險升溫→Fed寬鬆→美元繼續軟
關稅戰不只影響現金流,也讓整個市場情緒進入「怕爆」模式。當全球投資人不確定接下來會不會課徵更多稅時,聯準會就不得不寬鬆來穩住信心。結果美元再度走軟,正如川普的所想。
總結一句話:
關稅對川普來說,不是經濟工具,是權力槓桿。他不是要把問題解決,而是要讓人知道「我可以製造問題,也可以讓你買單」。
但這場仗,不會永遠打下去。真正關鍵的問題是:川普什麼時候會收手?
下一篇讓你看懂他的劇本要如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