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4月29日上載題為《不跪!》的影片!中國商務部7日罕見主動發聲明表示:「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網友直呼:「跪了!」中國房地產持續衰退引起銀行業危機!中國央行5月7日宣布"十項一攬子金融政策"包括降準、降息、創設並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推出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政策工具等三大類十項舉措的一攬子金融政策!中共軍方又傳2高層遭「清洗」!「習失勢」是假象?目標是備戰攻打台灣?
北京越來越擔心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及孤立的風險!中共終於跪了!
美國與中國爆發關稅貿易戰後,北京對外始終態度強硬,稱美國若不撤銷關稅措施,中方絕對「奉陪到底」,也不會主動要求協商。不過,中國商務部日前宣布,本週末將在瑞士展開高層經貿會談,態度明顯出現轉圜。路透社訪問多名知情人士和學者指出,中國經濟在美國關稅措施下面臨嚴重壓力,許多企業即將倒閉,北京才決定走下台階。據悉,中國內部訊息顯示,已有許多企業因為損失美國訂單而瀕臨破產倒閉,其中以家具、玩具、紡織業最為嚴重。受到美國關稅衝擊,許多經濟分析師紛紛下調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投資銀行野村日前警告,中國可能損失高達1600萬份工作機會。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工業產出受到衝擊,4月製造業活動跌至2023年12月以來新低。媒體《財新》本週發布的調查亦顯示,服務業活動創下七個月來最低水平。BBC發現,中國出口商正受到高額關稅重創,貨物在倉庫中大量堆積。
(See:2025/05/09,太報,中國為何願意與美談判?路透:關稅衝擊太大、中央社,路透:中國3原因願與美談關稅 擔憂經濟及被孤立、2025/05/11,BBC,美中日內瓦貿易會談:為什麼此刻展開對話?)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在全球貿易方面「多年來一直敲我們竹槓」。他說,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中國接觸並建立關係是他所做過「最糟的事」。基本上,這種立場表明美國的對外政策可能轉向對中國採取更具對抗性的做法。(See:2025/05/09,中央社,川普:與中國接觸建立關係 是尼克森最糟舉措、新聞大破解隨選,美烏協議北京焦慮!中共急與美國重啟談判!川普反思尼克森對華政策!關鍵投資數據「被消失」?)
在145%的美國關稅稅率下,中國廠商將會有誘因先出口到第三國市場再出口到美國市場,這樣的做法就可能成為川普所提的非關稅作弊(non-tariff cheating)方式之一,規避關稅的轉運(transshipping to evade tariffs),即一般通稱的洗產地。洗產地的方式之一,即是完全散裝組裝(completely-knocked-down, CKD),這也是中國對東協國家出口大幅增加的可能原因。(See:2025/05/10,中央廣播電台,中國的出口數據說明各國面臨洗產地風險正在升高)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六(5月10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1%,為連續第3個月下滑;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7%,創6個月以來最大跌幅。法新社認為,這反映出在支出疲軟和中美激烈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領導層在重振經濟方面面臨持續挑戰。(See:2025/05/10,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貿易戰加劇中國工廠通縮壓力 4月PPI創半年最大跌幅、中國居民消費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德國之聲中文網,通縮與關稅:中國經濟承壓加劇、2025/05/11,中央社,中國4月CPI年減0.1% 連續3個月下滑、風傳媒/德國之聲,中國深陷通縮漩渦,物價罕見「連三黑」:CPI、PPI雙跳水,經濟面臨「內外夾擊」)
中國房地產持續衰退!房產資產抵押銀行承壓!銀行倒閉潮初現?
中國房地產的持續衰退,將會引起銀行業危機。中共放開房屋限價後,擁有房地產資產抵押的銀行將承擔巨大壓力,並可能出現倒閉潮。中國六大銀行正在關閉更多分支機構,相關數據已初現端倪。中國經濟持續下滑,銀行系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有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已有近200家中小銀行被註銷,數量遠超過去三年的總和。(See:2025/05/09,大紀元,中國下一個大危機 銀行倒閉潮初現)
中國官方宣布一籃子穩市場金融政策,人行祭出十大措施,包括降息0.1個百分點及降準0.5個百分點,接續上月底「穩就業」經濟組合拳。但美方剛剛證實將與中方展開會談,人行此時大放水,似有阻升人民幣疑慮,讓外界猜疑匯率也是談判籌碼之一,與其現在升值,不如與美方談妥後再升。
中共一再宣揚經濟很穩,但在疫情後短短幾年間,從土地買賣、外資投資、企業信心到失業金發放,甚至是醬油產量,中國官方已停止發布數百項經濟統計,要取得經濟數據的限制也愈來愈多,讓外界猶如霧裡看花,難以評估中國經濟現況及分析關稅戰所受衝擊。(See:2025/05/07,鏡新聞,中國經濟出大事了? 人行在美中貿易談判前夕大動作降息降準 面對川普關稅衝擊 已無法再假裝堅強沒事?)
2025年5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震撼體制內外的發布會: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證監會主席吳清三人聯袂亮相,公佈"十項一攬子金融政策"(See:2025/05/07,etnet 經濟通,傾力救市|人行十項政策:降準降息,創設科創債券風險分擔工具),震驚市場—但更震驚的是:通篇"徹底"不提習近平、未提習近平、沒有總書記!這場發布會,是"改變路線"的高規格宣告!一攬子政策背後,是"技術官僚的組織反攻"!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幾年來似乎身體狀況不理想,7日抵達俄羅斯進行訪問,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發表共同聲明。不過,傳出雙方公開會面時,習近平異樣全都被拍下,中國網紅文昭等9日在YouTube指出,可能是身體出問題。(See:2025/05/10,三立新聞,習近平健康亮紅燈?訪俄影片舉動怪異 陸百萬網紅揭疑點、民視新聞,習近平健康亮紅燈?訪俄影片舉動怪異 陸百萬網紅揭疑點)
備受各界關注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以下簡稱「該法」)將於520上路,輿論監督有眉頭,具體實施要看官方有何作為。中國經濟持續蕭條,在中共政策多變、美國關稅的多重壓力下,中國大量民營企業撐不下去,放棄經營,選擇躺平。(See:2025/05/09,風傳媒,北京觀察》民營經濟促進法520上路,能否給台商吃一顆定心丸?、2025/05/10,中國民營企業壓力大 老闆「躺平」成常態)
中共軍政體系再傳高層落馬消息。長期追蹤中共內部動態的記者趙蘭健5月6日發布的獨家分析指出,中國武警部隊政委張紅兵與中央軍委政法委員會書記王仁華雙雙遭整肅,標誌中共自火箭軍、裝備部、航太系統清洗後,正式將整肅範圍延伸至武警與政法系統。趙蘭健強調,這場大規模清洗並非權鬥結果,而是習近平主導的一場「備戰動員」,真正目標指向台灣。這一連串的動作,趙認為正是為了備戰,清洗對象不是敵對派系,而是那些被判定為「不忠、不力、不可靠」的軍政高層。趙蘭健引述其核心線人所言表示,這場持續的內部清洗與軍事重組,其根本目的是「攻打台灣」。並警告,最短 1 年、最長 3 年內,對台軍事行動極可能啟動。習近平下達的命令是,要「打出中華民族復興的一戰」。(See:2025/05/11,Newtalk新聞,中共軍方又傳2高層遭「清洗」!趙蘭健:「習失勢」是假象 目標是攻打台灣)
中共近來不斷環台軍演,引發全球關注台海安全(See:2025/05/11,94要客訴,中共再度環台軍演 全球關注台海安全!共軍擬突破24海浬 模糊入侵台海空間)
如前所述,無論是否變天,習是否下台,何派系掌權,中共攻台的可能性都是有的,不等到2035、2027,即行攻台,可能性也都是有的,只是機率高低而已,這尚需詳細分析。若習仍掌權,機率似較高,首先顯然是習嚴重誤判「東升西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導致毫無根據地產生自信,此所以日後衍生出上述學者所說的「戰狼外交」行徑,其次習為繼續掌權,對內交代,便較可能堅持此誤判出手攻台。反之,若習下台,機率就較低,一來因為「軍隊大清洗,需要重新整頓」,二來也因「剛剛改朝換代,也需要休養生息」。如今,在經濟持續低迷、關稅戰稍告段落,亟須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的狀況下,照道理,短期間,在無特殊變數發生的情況下,備戰歸備戰,攻打台灣或尚未能發動。反之,台灣則永遠需要備戰。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它既不可能容你酣睡,那你還作夢呼呼大睡?
要言之,誠如美國前總統羅納·雷根所言:「和平,是靠實力維護的,而非善意。」("Peace is maintained through strength, not good will." — Ronald Reagan)
準備戰爭,才是防止戰爭最好的方法。面對極權的非理性與不透明,準備戰爭,或許正是避免戰爭的唯一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