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與同事聊到電商、直銷類的話題,讓我想起來好幾年前,自己對直銷的親身經驗。
擁有自己的事業這件事情,比一輩子為人打工,還要來得更有吸引力。
而直銷和電商其實就是經營自己事業的概念。
可是!!
重點來了!!
如何在經營的同時,讓人不反感,這才是最大的學問。
前幾年,身邊朋友的朋友在推薦保養品,當時也想買魚油,想說既然是有人認識的,那就跟對方買。
對方是位非常活潑亮麗的女生,非常的健談,跟她聊天很愉悅。
跟她購買完魚油後,每隔一段時間,她會關切使用的狀況,令人覺得非常的貼心。
也開始頻繁跟她傳訊息,得知她經營網路商店,在幫廠商接洽客戶。她說一開始她是當兼職在做,後來兼職收入超過正職的薪水,所以她就把正職工作辭掉,專心經營自己的網路商店。現在她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或是透過網路與客戶談生意。
在這聊天的過程中,她的工作引起了我的興趣。對於我來說,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工作的時間,且經營的還是自己的事業,而不是純粹幫人打工,這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畢竟要開一間實體商店,那花費的本錢可是幾十萬到上百萬,而經營網路商店只要一萬多塊的加入費用。
我向她確認好經營網路商店所要花費的一年本錢(約略五萬多)後,就詢問她可以先試做嗎?她也說沒問題。
於是就開始了我幾個月莫名其妙的經歷。
一、每個月要上兩次課程,每次至少要花兩百元去買課程的票(憑票入內)
現在回想,其實一開始就有點奇怪了。每次我要問她關於網路商店的細節時,她總是左顧右而言它,反而一直鼓勵我要多花兩三百塊去買票,去學習產品知識,與產品的銷售方法。
上課時,講師在分享產品知識時,的確講得非常之詳細,有些講師本身就是具有醫療背景的醫師或是護士。
產品銷售法,通常都是找他們圈內經營非常成功的人,來分享銷售法。
以上這兩類型的課程,我並不排斥。可以學習或是了解非自己專業的內容,我覺得很合理。如果要經營,學習是很重要的一環。
二、一年兩次的年會,每次年會的票價要四千多
每次聽產品銷售法時,講師都會提到年會,並鼓勵一定要去年會,尤其是要把人帶進年會,而且年會的票要4000多(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漲價),而且這年會一年還兩次......。
後來我問了她年會的事情,她的反應竟然是:講師幫我講了呀!太好了!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跟妳說诶!(最好是不知道講師會講啦)
去一次票價要四千多,我本身就不大能接受了,還叫我開口找朋友來?我實在是做不到!
但想說既然決定要經營,我還是去一次年會看看好了。
三、年會的票很難搶?
她們組織有一個非常夯的時段,就是年會搶票!
那時,我會定時跟他們聚會。
近年會的一次聚會,每個人拿起手機,進入系統搶票。
群組裡大家都會說:
唉呀!可惡沒搶到!
妳搶到了呀!真好!
分我幾張呀!我要帶兩三個人去!
搞得好像一票難求......他們也說沒搶到票,如果需要票就要調票呀!而後轉頭問我需要幾張?並強烈得說服我一定要去!去了才能更感受到這個事業有多好!最好帶朋友一起去!
但我還是很誠實地說一張就好,我目前只打算一個人去看看。
四、年會現場
不得不說,年會的現場真的很熱鬧!
時段有分早上和下午場,我記得一共是兩天。
每個上台的講師都是在講產品知識和如何行銷,講得非常得精采,其中也少不了產品推廣介紹,以及業績的分享,這邊我就不多加贅述了。
現場的氛圍營造得真的很棒!好像你加入這個事業,人生就可以完全掌握在你手上的錯覺,並且動力滿滿。
五、地方性的研習
去完年會後,我以為就結束了。
結果之後被通知要去參加地方性的研習(我有點忘記完整的名字是什麼),而且一年也是要去好幾次。
前幾次接觸下來,他們的團隊對我蠻客氣的,雖然年會的票價我還是很不能接受,但仍然沒停止我繼續接觸的念頭。
但這次我就有感受到:當你不買票時,對方的不友善。
這次的票價是500元。
美其名是進去充電,但實際上還是上課呀!上的仍然是產品知識和行銷手法!
我耐著性子,在裡面跟著上了一整天的課。
到了課程的尾聲時,講師開始鼓吹大家買下一次票。
我整個傻愣在原地......。
團隊裡的人爭先恐後的去排隊,隊伍真的是大排長龍。
許多人一次買兩張以上的票。
我還是沒打算買,因為我根本沒預期要花錢買這東西。
就有人很不悅的問我說:你為什麼不買?
當下面對那個人的質問......是的!就是質問!
我愣住了......
一旁的人看到趕忙打圓場說:她還在了解,還沒正式加入啦!
這尷尬場面才過去。
但之後那個幫我打圓場的人說,如果我要經營的話,就一定要去買票,不然以後我帶的夥伴也會跟我一樣不買哦!
聽到這裡,我就打退堂鼓了!
六、話術
決定不再經營接觸後,我才看得越來越明白。
從一開始在跟我講述這份事業時,很多的細節她就沒想說太明白。
因為怕我打退堂鼓。
在上他們行銷法課程時就有講到這個:在對方成為自己的夥伴前,千萬別一下子就把底牌亮出來。
如果這個事業沒問題的話,有什麼好不能說??
他們的說法是:當對方沒打定主意加入或是沒真的加入時,讓對方知道太多並不好
七、這就是直銷
反覆不斷的對外說,我們是經營網路商店,其實就是要降低對方的戒心。
當商品一拿出來時,才明白是直銷!
之前因為是買魚油,並沒有太注意包裝。直到因為經痛,她推薦我opc產品,我看到產品包裝後,直接反應出來:這不是美X嗎?
因為小時候我媽就很常買他們家的東西。
只是現在網路化了,所以美X有自己的網路商店。
我很肯定他們家的產品,所以年會前,我看到產品的時候,更是促進了我加入的動機,因為加入後拿產品可以有優惠。
但是!
他們經營的模式我實在是......
幾個月下來,我的感受就是:瞞!瞞!瞞! 騙!騙!騙!
(一)群組內夥同大家營造出商品功效很厲害和搶手的錯覺
每個人都會以團購的名字建造自己的群組,加入周圍的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然後會定時在群組內發要團購的商品信息,這時就會有內定的樁腳出來喊+1,並拚命讚美這東西有多好,想方設法引起群組內非團隊者的購買慾。
(二) 謊造客戶反饋
若是有人詢問商品的功效,但手邊沒有該樣商品的客戶反饋。
他們就要夥伴們偽裝成顧客發訊息給正向的反饋。
然後截圖,碼掉夥伴的頭貼和名字,轉發給詢問的客人。
非常的不老實!我不知道是只有我接觸的團隊這樣,還是每個團隊都是如此!
我知道還是有經營很成功的人,但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手法跟詐騙集團沒兩樣!
八、網路行銷沒有錯
說這麼多,我並沒有想詆毀或是完全否定直銷的意思。
在網路的世代下,用網路銷售東西是很正確的做法。
無論是電商、直銷還是自媒體經營者,大家都是為了要賺錢,這並沒有什麼錯!
但如果是用欺騙的手法,那再好的事業都無法長久吧!
只能說當你要了解一份事業時,真的要提高警覺!
如果對方在一開始無法明確的告訴你或是回答你關於這份事業的所有細節,只是拚命的告訴你這份事業有多好時,就要提高警覺了!
我學到的教訓是:
一份事業或是工作,一定都有自身的缺點和優點。
比起優點,更要知道缺點是什麼?難處在哪裡?自己能不能接受?失敗後,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自己能不能承擔得起?
這樣才可以有更精準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