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本文筆者可能會分兩篇來寫,從不同維度來觀察事情,但是也可能不寫,只寫這篇。2025/4/10的美國市場很特別,股市,債市以及匯率三者通通下跌。從跌幅來看(筆者就不浪費篇幅寫數字),過去30年只出現過9次這樣的現象。筆者希望這現象不要成為趨勢,因為如果是趨勢,那代表不管川普與行政團隊繼續做甚麼決定或者願意修改甚麼決定,資本流動在悄無聲息的離開美國市場。筆者為何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市場是可以同時股債雙殺,不管是2022年因為Fed升息,還是因為市場流動性出現緊缺的結果,但是通常這種情況下,美元會走強,但是,4/10的美國盤美元相當弱,並且其他的外匯市場,例如swap市場,並沒有異常的狀況,因此,這是一個有序的變化。此外,這事件是中國央行或者是其他央行做的嗎?基本上,可能性很低,因為一方面,這些央行的量體太大,實際上是做不了大動作(俄羅斯的GDP跟廣東省一樣大),另一方面是,央行在債市持有的標的,大多數都非流動性好的債券,大多都是OFF THE RUN性質的,如果真的拿來市場賣,損失會相當大。因此,筆者只能說,4/10 美國股債匯的下滑,應該算是整體市場合力的結果。不過,因為只有一天,還構不成趨勢,得持續觀察,因為,這秩序如果打破,投資的困難度會進一步提高,筆者也喜歡賺輕鬆錢。但是,如果真的形成趨勢,身為一個投資者該怎麼做? 筆者的建議是,多看美國以外的市場,即便是技術分析也好,未來的投資需要更多元化。
回過頭來談談,為何筆者與其他市場觀察人士同時會在意美國的股債匯同步下跌這件事情?因為這種事情平常是在新興市場國家才會發生,美國身為全球最大的儲備貨幣供應方,是市場最信任的環境,並非隨便的一個香蕉共和國。所以,回過頭來一件事情,就是為何筆者在對於美國關稅影響在投資上的簡短思考20250409會去提到英國脫歐(Brexit)這件事情,因為在筆者眼裡,這次就是美國脫離世界(MAGAXIT)。(當然多人會從權力跟能耐的角度很癡迷美國這次的做法)。而英國脫歐從發生到現在基本上也10個年度,基本上英國脫歐後的各項數據其實都可以做客觀的比較,這邊筆者就不在贅述。而美國昨晚股債匯的走勢,其實某個角度,都是去對照英國脫歐後在金融市場跟產品的變化。但是,這長期是有代價的。第一,美國政府公債的無風險資產角色是否會變?如果變了,那美國整體融資的利率或者利息的問題是否真的因此而改善? 第二,美國股市的評價面,會不會長期緩步下滑(這也就是筆者建議要多看看其他市場的原因)。筆者得說,美國的評價面,如果特殊性不被認可,可以下滑的空間很大。這會導致,誠然美國的企業還是全球最優秀的企業,但是EPS增長可能長期會被評價面下修給抵消,變成美股長期大區間盤整的變化。筆者知道講這些話,可能很難被接受,畢竟筆者就算是早知道海湖莊園協議裡面提的內容,真正到了4/2看到實際上端出來的內容,也是相當錯愕。第三,美元匯率,這部分求仁得仁,筆者就不用在多說。我們現在可能是在脫歐(Brexit)階段,還沒到Liz Truss暴動階段(英國最短命的首相被債券市場襲擊),筆者只能說,希望不要發生,也不要走那麼快。那,這市場的變化其實看起來對美國不利,Fed不會出來阻止?因為,in Fed, we trust? 筆者只能說,Fed的確是全球最優秀的央行之一,並且影響力非常大,至今也是謹守本分。但是,Fed改變不了趨勢,Fed能做的就是讓趨勢是在有組織的(Orderly)狀況下變化,而非無序且爆炸性的發生。那這邊很簡短的談一下,如果債券市場有大狀況,Fed可能會做哪些事情。
(1) 增加新的附買回合約對象(repo),開給避險基金?這可能會有很大的道德風險。
(2) 銀行監管放鬆,讓一級交易商有更大的空間可以買(為)進(國)債(效)券(勞)?這件事情可以很快做到,問題在於,當出事的時候,還要銀行出手來消化風險,這相對Fed得要有相關對價才有可能發生。
(3) 降息?坦白說,拉高關稅時降息,Fed應該會緩緩,一方面是通膨考量,另一方面,Fed可能會考慮這樣會不會讓資本流動跑更快。
(4) QE? 表面上很合理,實際上操作難度很大。除了通膨預期的問題要面對以外,真的出事Fed要QE來解決(可能搭配在期貨市場放空,這是根據智庫的建議),問題是當時Fed要接貨,搞不好會有比想像中更多的國債想倒給Fed。這恐怕不是好事。
這也就是為何Fed現在持續保持冷靜克制,並不想出手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Goolsbee提到,Fed的行動會是根據總經的時間線,而非市場的時間線。(宣示而已,聽聽就好,畢竟,如果總統創造了總經的時間線,Fed….)
最後提提超長債券置換。海湖莊園講的很開心,不過,筆者比較保留,如果這件事情發生,那對金融市場可能就要極為保守地看待。因為,某個角度來說,如果請大家認購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是置換,某個角度等於技術性違約。筆者得說,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是,資本市場與資本流動會有自己的決定。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