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股債匯變化的補充思考 20250414

對於美國股債匯變化的補充思考 2025041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全球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基本上面對自1970年代尼克森開始的雙赤字(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外加美元回流購買美債的體系在改變。簡單講,過去50年,全球玩的遊戲就是,美國負責花錢跟印鈔票,其他國家負責生產,生產完的資金回流美國去買美國政府公債。全球基本上都是這體制的共同受益者,也是共犯。當然,講得那麼白說全球幫美國打工聽起來很難聽,但是實際上美國是有許多優點跟優勢去支撐的,因此,這就是過去50年的現實狀況。而現在面臨的問題在於,美國要去改變這體系了,美國不想雙赤字(?),或者說美國想要縮減赤字(?)但是,這就面臨到一個問題,當你減少流出的美元量,那未來發的美債除了本土的機構,Fed之外,海外的國家要不要買?因此,簡單來說,就是美國現在要調整自己所建立的體系,但是有沒有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新結構?還是要求的是單方面的配合? 那為何要討論這問題,主要的原因在於資本流動(capital flow)。

在上一篇文章說到美國遇到罕見的美股/美債/美元三殺的局面,但是,那是4/10一個點的觀察。如果我們去細看,其實在4/2宣布對等關稅的時候,基本上美元持平,美債殖利率小幅滑落(滑落正常,因為一方面可能反應的是股市下跌,另一方面反映對景氣的看法),這是川普的衝擊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則是4/9對於中國直接拉高關稅作為對於中國也拉高關稅的回應。這次除了股市有反應外,債券殖利率開始上揚,美元下跌,造成股債匯三殺的局面。到這階段某個角度算是美國打響了對中國的第二次貿易戰爭。第一步的時候,市場反應的是景氣趨緩或者是衰退,但是,第二階段的時候,市場反應的是潛在的美國停滯性通膨。也許有讀者會說,美國可以用科技解決問題,(人型)機器人可以解決美國通膨問題。但是,這邊筆者要說幾個點,第一,美國製造回美國,一方面多少是安全問題,另一方面是就業問題(或者說選票問題),如果製造業回美國也不太用勞工,這樣基本上對復興鐵鏽帶是否會有幫助?第二,時間維度問題。誠然1970年代,美國經歷了10年辛苦的轉型期,1980年代之後輝煌了30年,這次有沒有可能一樣?也許有可能。但是,回過頭來,我們會不會遇到的是一樣10年辛苦的轉型期?此外,現在很有可能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以出口美國導向的國家,是否會被美國要求來對中國抵制?(關稅?)但是,許多原物料國,由於美國不是其最大貿易夥伴,是否這些國家會選擇與中國結盟,甚至保持友好的關係,致使全球緩步的分流為西方(服務業,金融業強大,部分製造業強大,但是缺原物料),東方(製造業強大,原物料豐沛)的兩個集團。如果演變至此,那泛西方國家會遭遇的,難免會有結構性的通膨(先不談成長)。而一旦這樣切割,也就是為何筆者會對於科技公司的長期會看法從樂觀,變成中性偏樂觀,但是對於部份原物料廠商的長期會偏樂觀。

美國的下一步?

美國的下一步基本上大概可以分成三種可能。

(1)   先安內再壤外。減少財政赤字,再來談關稅議題。先說,減少財政赤字,或者穩控財政赤字,某個角度先控制通膨(預期),再來談處理國債問題。畢竟美國這次所遇到的問題的開始就是在承平時期就濫用財政寬鬆所導致(所以才有2023-2024年的景氣)。先穩定好財政赤字雖然有可能會有輕微衰退的風險,但是至少對於安定債市會是正面的,這樣,如果美國穩定通膨後,才會有更多的(時間)籌碼來透過關稅對全球施加壓力。但是,從上周五(4/11)眾議院通過的預算版本,基本上財政赤字是增加的,沒有看到美國要縮減赤字的跡象。因此,這條路應該美國不會選。

(2)   集中針對中國。現在被操作成機率最高。筆者必須得說,對美國最好的策略是先處理安內再攘外(中國),先處理通膨再施壓。如果不安內/不憂先處理通膨,就直接攘外,通膨預期就很難解決,會減少自己操作的籌碼。川普的不穩定性成為各國談判的痛苦點,但是投資是需要對未來有樂觀且穩定的預期的,而Fed在過去幾十年雖然也多少有過隱形的錯誤,可是依舊扮演著穩定的角色。川普的急於對付中國,對金融市場來說就是貼上停滯性通膨的標籤。這很可能雖然不會讓市場出現急速崩潰的狀況,但是對於長期的美股/美元/美債都會有不利影響。

(3)   全面性的關稅戰。基本上筆者雖然認為不可能,但是也不能100%排除。只是可想而知,結局會比(2)更糟糕。

 

最後,說說對股市的想法。基本上,不管本周川普要怎麼對科技產品/ IT產品加稅,最大的短線心理衝擊應該已經過了(前低短期不破),但是,4/2市場的高點要突破的可能性也非常低,除了資金被蒸發以外,另外一個點就是那是新結構的開始。整體股市應該就在這兩個位置來做整理,投資人能做的只能區間操作。但是,得提醒一下,如果要作區間操作別玩得太開心,因為區間的下緣可能會在景氣正式出來數據的時候破掉,那次才會去測試真正的低點,而那次”也許”有機會才是真正比較好的買點。2022/10操作的勇氣是敢買,2025/3起操作的勇氣是耐心。

avatar-img
蓋茲比的雪球與十字路口的沙龍
13會員
51內容數
分享投資上,滾雪球的方法,也分享投機路上,可能的十字路口。如同費茲傑拉德所說的,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仍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一起共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就算看多,也建議休息一下。
基本上,本文筆者可能會分兩篇來寫,從不同維度來觀察事情,但是也可能不寫,只寫這篇。2025/4/10的美國市場很特別,股市,債市以及匯率三者通通下跌。從跌幅來看(筆者就不浪費篇幅寫數字),過去30年只出現過9次這樣的現象。筆者希望這現象不要成為趨勢,因為如果是趨勢,那代表不管川普與行政團隊繼續做甚麼
每個市場都有合理的價位,不管今天股市漲跌。 下面是S&P 500的情境分析,其實就是回答兩個問題。(1) 2025年的EPS會不會比2024年低,如果低,是少5%?還是15%,(2)前瞻PE會不會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18X。(切記,過去10年是美國例外論/US exceptionalism最興盛的
就算看多,也建議休息一下。
基本上,本文筆者可能會分兩篇來寫,從不同維度來觀察事情,但是也可能不寫,只寫這篇。2025/4/10的美國市場很特別,股市,債市以及匯率三者通通下跌。從跌幅來看(筆者就不浪費篇幅寫數字),過去30年只出現過9次這樣的現象。筆者希望這現象不要成為趨勢,因為如果是趨勢,那代表不管川普與行政團隊繼續做甚麼
每個市場都有合理的價位,不管今天股市漲跌。 下面是S&P 500的情境分析,其實就是回答兩個問題。(1) 2025年的EPS會不會比2024年低,如果低,是少5%?還是15%,(2)前瞻PE會不會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18X。(切記,過去10年是美國例外論/US exceptionalism最興盛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各位讀者好呀,沉寂了一陣子的文字聲音化行動,現在藉由AI科技又再度復活了,我就藉由我寫在Money 錢雜誌 212期5月號的這篇專欄,讓各位訂閱讀者假日輕鬆聽聽看科技的偉大力量。(我是蠻讚嘆的啦) 但由於雜誌總編輯的授權限制,這篇文章內容只能分享給訂閱讀者,在此
重點內文: 區塊鏈公司Online Blockchain執行長錢伯斯說: 目前全球央行已大舉搶進黃金,包括波蘭、中國等國都在增加儲備,「你不能做空黃金,黃金將會飛漲。」他自己已將92%的資產配置在現金與黃金,只留8%在股市,直言當前局勢如同2000年網路泡沫與2008年金融海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科技始終來自於惰性 各位讀者好呀,沉寂了一陣子的文字聲音化行動,現在藉由AI科技又再度復活了,我就藉由我寫在Money 錢雜誌 212期5月號的這篇專欄,讓各位訂閱讀者假日輕鬆聽聽看科技的偉大力量。(我是蠻讚嘆的啦) 但由於雜誌總編輯的授權限制,這篇文章內容只能分享給訂閱讀者,在此
重點內文: 區塊鏈公司Online Blockchain執行長錢伯斯說: 目前全球央行已大舉搶進黃金,包括波蘭、中國等國都在增加儲備,「你不能做空黃金,黃金將會飛漲。」他自己已將92%的資產配置在現金與黃金,只留8%在股市,直言當前局勢如同2000年網路泡沫與2008年金融海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