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手槍手勢」慶祝三分球遭 NBA 重罰 75,000 美元後,灰熊球星 Ja Morant 並未收斂,反而創造出新版本「拔插銷丟手榴彈」的慶祝方式。從爭議中走出的他,是否正在挑戰聯盟底線?還是只是另類表達個性的方式?
Morant 的慶祝手勢再進化,引發媒體與聯盟關注
這場風波始於 Morant 對熱火比賽中的「手槍手勢」,NBA 立刻開罰 75,000 美元。然而僅數天後,他又在對黃蜂與灰狼的比賽中使用「拔手榴彈→丟出→摀耳朵」的新慶祝動作,自稱:「這就是我現在的慶祝方式,直到有人再來有意見。」
這不是 Ja 第一次與「槍」有關。2023 年他因 IG Live 中持槍遭禁賽 8 場,隔年又因類似情節錯過 25 場比賽。這些紀錄讓他的每個手勢都被放大檢視,也讓球迷與評論員分成兩派:一派認為他在測試聯盟耐性,另一派則認為這是文化與創意的展現。我怎麼看這件事?風格與風險的邊界模糊
從我的角度來看,Morant 的行為反映了現今 NBA 球星在「個人品牌」與「聯盟規範」間的緊張關係。他的「手榴彈手勢」固然創意十足,也的確激發話題,但問題在於:當一名球員已有過與槍枝相關的爭議時,這類手勢會被自動聯想為挑釁或不負責任。尤其在美國槍枝議題日益敏感的背景下,NBA 必須兼顧形象與市場,哪怕只是手勢,都難以視為「只是玩笑」。
這也讓我思考一件事:我們該如何看待運動員的個人表現與社會責任之間的拉扯?當他們身兼榜樣與娛樂者,Morant 的手榴彈手勢,究竟是自我表達?還是對制度的一次挑戰?
維克觀點:在創意與爭議之間,找到一條不失風格的中線
Morant 是個極具觀賞性的球員,他的爆發力與戲劇張力讓他成為年輕世代的代表人物。但我認為,真正成熟的運動員,不只是能在場上表現出色,更能在風格與尺度之間拿捏得宜。希望 Ja 能從過去學到,找到不失個性卻也不再招惹麻煩的慶祝方式——畢竟,他的球技早已夠炸,不需要手勢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