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必看亮點+觀後感
⚠️以下內容涉及部分劇情 尚未看過請自行斟酌
📌金球獎影后

年初成功在「金球獎」脫穎而出,獲得「戲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的「費南妲·托雷斯」,在此部電影中,飾演因巴西獨裁軍政府對丈夫的肆意逮捕,而被迫獨自撐起整個家的女主「尤妮絲」,真摯動人的面部表情,還原了當時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再加上令人倍感同情的悲催眼神,深刻地詮釋出巴西「白色恐怖」時期,百姓們所面臨的苦難。
📌自由的白沙灘

電影的開頭,象徵自由的純白沙灘映入眼簾,彷彿是世外桃源般,映照著絢爛的陽光,一切都散發著希望的光芒,眾人皆在此處用力玩耍、享受生活,雖不時會有軍隊或直升機呼嘯而過,卻只是加深了大家對政府的厭惡,希望「獨裁者都去死」,唯有在這個純淨之地,才能吐露出如此肆無忌憚的言論。
📌噩夢逐漸籠罩

某天稀鬆平常的日子裡,一群不速之客侵門踏戶地闖進家中,強行帶走了丈夫「魯本斯」,頓時間,屋內拉起窗簾、關起房門,一家人都被困在這個空間,原本明亮的光影氛圍,也因著這起事件轉為黯淡,後來,「尤妮絲」甚至與二女兒「艾莉安娜」一同被帶往監獄審問,那冷冽、伴隨著刑求嘶吼的密閉空間,無非是受害者這輩子最大的陰影與創傷。
📌笑著面對一切

一個月後,被釋放的「尤妮絲」,強忍著悲痛回到家中,卻仍然不見丈夫的蹤影,馬上衝去浴室的她,試圖洗淨身上所有的委屈,閃爍的眼神更透露著不安與恐懼,如今,失去了家庭支柱,她必須撐起整個家,表現出堅毅的樣子,笑著活下去,就算報社編輯要求全家福應該「悲傷」點,也無法動搖這家人選擇以如此反諷的方式,去揭露真相的決心。
📌證明書是解脫

時光飛逝,巴西政府終於願意提供給「尤妮絲」當年「魯本斯」死亡的證明書,此時,受媒體訪問的她,卻坦然地告訴大眾,這對她來說反而是個解脫,多年來,丈夫的存亡在大家心中早已有個底,但事實沒有打垮她,反而使她化悲憤為力量,持續不斷地為人權和自由抗爭,多年來的努力,便是緬懷丈夫的最佳象徵。
📌真相終於撥雲見日

又過了好幾年,家族逐漸繁榮,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年邁的「尤妮絲」平靜地坐在電視機前,但當節目喚起「魯本斯」的名字時,她卻立刻被點醒,除了代表她身體中對丈夫潛在的思念外,也意味著這些被政府深埋的真相,終於撥雲見日,重新被審視,成為人民能夠談論與檢討的社會議題。
📌觀後感(有更多雷 慎入❗️❗️)

此部電影以充滿生命力的方式,訴說了一代人民的悲劇與苦痛,背景設定於1970年代的巴西,當時的巴西處於獨裁軍政府的統治下,為了肅清反抗的浪潮,巴西版的「白色恐怖」就此展開,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因為有相同的歷史脈絡,因此,在看這部電影時能有強烈的共鳴感,就如同歷史課本所讀到的那樣,一幕幕展現在眼前,情緒、畫面衝擊視覺,演員的出色演技是逼出眼淚的殺手鐧,綜合起來,締造了這部電影的深度,作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絕對是實質名歸!

雖然電影主題是嚴肅的社會議題,更是世代的傷痛,整部電影卻選擇用最寫實、感人、貼近生活的方式,訴盡了那一代人民的痛苦,絲毫沒有任何暴力的畫面,用最溫柔的力量,以鏡頭美學、角色演技、觸動心弦的歷史真相拍攝出它獨有的格調,這樣的表現手法,還能讓人感到沈重、悲痛,只能說非常厲害,在看到主角被逼問、指認革命者的臉孔,否則無法離開時,那種壓抑感遍佈全身,彷彿就像親身體驗一樣,無法釋懷。

女主角「費南妲·托雷斯」的表現完全不用多說,毫無疑問是影后等級,獨自掩蓋悲傷的母親,為了保護孩子,沒有照實朗誦身處國外的大女兒所寄回來的信件給弟妹們聽,隨後,發現真相的二女兒,與母親對峙,那一聲響亮的巴掌,打碎了心中的堤防,她再也忍不住了,但她深知,只有她能扛起一切,雖想回到從前,繼續漫步在象徵自由的白沙灘上,潛入冰冷的海水中,逃避現況,卻仍強忍著笑容,以最陰柔、堅強的新時代女性形象,反抗著獨裁軍政府,多層次的情感展現與臉部情緒,為劇情提供了韻味,獨自一人拆除丈夫為新房子所規劃的木樑,象徵著理想生活的幻滅,也印證著她終究還是得屈居於現實,為了養活家庭,不惜賣掉這塊地,也算是正式與丈夫訣別了。

劇情的尾聲,小兒子與小女兒一同談論到他們是何時才接受父親已經離開的事實,原來,小女兒在一家人離開里約時就已經放下了對夫親的牽掛,連同空蕩蕩的房子,把美好回憶留在這裡,和家人坐上擁擠的汽車,揮別這個自由奔放的世外桃源,同時也意味著往日時光不再,是時候向前了,父親無法回到身邊,真相暫時無法被公開,童年也該結束了,應該學會長大,在新的地方,繼續為了父親努力活下去。
這部電影強調歷史的傷痕,以日常生活深度剖析受害者家屬所面臨的痛苦,與那時代人民的苦難,身為台灣人民的我們,肯定是心有戚戚焉,更何況是那些曾經經歷過這段過往的長輩們,推薦給任何想看一部好電影的人!
目前《我依然在此》已在4/2於院線正式上映
想看更多影劇相關分享可以到 IG 追蹤 Awoke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