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工廠到金融霸主:美國經濟轉型病歷

從世界工廠到金融霸主:美國經濟轉型病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開場音樂:輕快的爵士樂漸弱 泰菈(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聽《太辣聊天室》,我是泰菈。 今天我們要聊一個看似硬核、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主題——歷史上,美國是如何從「世界工廠」搖身變成「金融霸主」? 這場美國經濟變形記背後,是進步還是危機? 是變形金剛? 還是異形怪獸? 我們特別邀請到大家的好朋友羅東博愛醫院 林偉群醫師! 林醫師經常都陪伴我們聊天說地,今天更要從經濟史的觀點,用「診斷病情」的邏輯分析總體經濟。 讓我們一起歡迎什麼都能聊、 聊什麼都不奇怪的偉群醫師!(笑) 林偉群醫師: 泰菈好,各位聽眾好! 『術業』雖然有專攻,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一樣的! 其實經濟和醫學很像, 都要找出「病因」、評估「健康風險」。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析『美國』這位病人的「經濟轉型病歷」吧! 泰菈: (笑)太有意思了! 先讓我們先回到「病歷」的起點~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製造業黃金時代。 當時美國的「經濟體質」有多強健? 林醫師: 那時候的美國簡直是「超級筋肉人」啊!(笑) 1945年後,美國靠戰時積累的工業實力,汽車、鋼鐵產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當時的『底特律』就像現在的『矽谷』, 工廠煙囪冒的不是煙,根本是鈔票! 再加上布雷頓森林體系讓美元等同黃金,全球貿易從此都得看美國臉色。但就像健康的人也會老化,7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碰上「中年危機」了。 不過這裡要插播一個關鍵「處方箋」—— 布雷頓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1944年,44國在新罕布夏州開了一場「經濟聯合國大會」,訂下規則:美元直接綁定黃金(每盎司35美元),其他國家貨幣再與美元掛鉤。 這就像給全球經濟開了「穩定劑」,美元變成唯一的世界貨幣,美國則成了「全球央行」,左手印鈔、右手收各國貿易紅利。 但這套體系也有副作用, 就像長期大量吃甜食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美國必須維持龐大黃金儲備,但隨著歐洲日本復甦、越戰燒錢,美國的黃金儲備量逐漸地到達了困難的邊緣。 到了1971年,尼克森總統不得不宣布「停兌黃金」,從此布雷頓體系解體。 歷史總是出人意料,沒想到美元和黃金脫鉤後反而更強勢,這就衍生出後來美國成為全球金融霸權的故事了。 泰菈: 原來美元霸權是這樣煉成的! 那70年代後,出現了哪些「病徵」讓美國不得不轉型? 林醫師: 從歷史與經濟的觀點,主要有三大症狀: 1. 石油危機:就像心臟病發作,能源價格飆升讓工廠喘不過氣; 2. 日本、德國這些後起之秀,用精準管理與低成本搶市場,好比鄰居天天在你家門口賣更便宜的同樣商品; 3. 加上已故的 雷根總統的「新自由主義處方」——放鬆金融管制,華爾街就像打了類固醇一般開始狂飆。 到了90年代,蘇聯與美國的冷戰結束、全球化加速,美國乾脆把工廠搬到海外,自己專心玩『金錢遊戲』。 泰菈: 這轉型聽起來很成功? 畢竟現在的美國仍是經濟霸主。 林醫師: 這不好說。 短期看是華麗變身,長期卻埋下隱患。 金融業就像「高糖分飲食」 ——吃下去立刻有能量,華爾街創造驚人財富,矽谷創新也得靠資本餵養。 但過度依賴的『副作用』也明顯: 就像大家都經歷過的2008年金融海嘯,根本是「經濟心肌梗塞」;五大湖區的「鐵鏽帶」像被遺棄的器官,藍領工人失業、社區崩壞。 也許,又是因為這些痛苦催生了 川普總統的民粹主義。 而哈佛大學的研究還發現,中產階級被掏空,勞動市場變成「M型發展」 ——要嘛高薪金融新貴,要嘛低薪服務業,中間的製造業崗位基本上是消失了。 泰菈: (嘆氣)這轉型真是雙面刃…… 那一般學界是怎麼「診斷」這場變革? 林醫師: 有兩派吵得兇! 一派說這是「自然老化」——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早就預言「後工業時代」來臨,知識比機器更重要。 另一派則痛批是人為失誤,像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就罵金融鬆綁是「讓狐狸看守雞舍」。 我個人的『偏見』是認為,就像治療『高血壓』不能只靠『降壓藥』,美國當年忽視了「產業營養均衡」,所以現在只好拼命補救,比如最近的《晶片法案》想重建半導體製造業。 泰菈: 最後請教偉群醫師,這本「美國病歷」對其他國家有何啟示? 林醫師: 這個世代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 不過我還是得要強調一點, 每個人都是從自我的觀點去做分別判斷 再透過社群媒體發表發會影響力 就本質上來看, 整個過程不過就是『膨脹自我』『表現自我」的方式而已。 這就是『煩惱』的根源! 因此,即使某個人的意見聽起來十分『正治正確』 但我們還是不要忘了 就算是十分『正治正確』的意見, 也不過是個人的『偏見』! 就個人的觀點,從美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 關鍵是「韌性」與「效率」的平衡。 金融業效率高,但疫情、金融海嘯、『美中對立衝突』已經告訴我們,把雞蛋全放華爾街的籃子裡有多危險。 就像人體需要肌肉與脂肪共存, 國家也需要『製造業』的「肌肉」撐起安全網。 對了,最近大家應該很有感 『台積電赴美設廠』 ——我們的『半導體業』, 不就是美國現在拼命想搶回的「戰略肌肉」嗎?(笑) 泰菈: (笑)太精闢了! 謝謝偉群醫師用「醫學視角」帶我們看懂經濟史。 這也算是一場跨界、跨領域的討論。 林醫師: 美國的這場轉型像極了人生選擇 ——美國當年擁抱華爾街的絢爛金錢美夢, 現在卻懷念工廠的踏實製造生活。 如果是你,會如何選擇、平衡呢? 泰菈: 小孩才做選擇呢~ 我當然是通通都要啊~ 林醫師: 哦~ 是這樣嗎~ 聽過『金斧頭銀斧頭』的童話故事嗎? 通通都要的結果, 常常是什麼都拿不到喔~ 😂😂😂 #美國 #經濟轉型 #華爾街 #製造業 #川普總統 #雷根總統 #對等關稅 #金融海嘯 #2025全球股災

avatar-img
林醫師的肺癌管理學
2會員
26內容數
小鎮醫生的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名Youtuber泰菈邀請羅東博愛醫院林偉群醫師,暢談家庭幸福的經營之道。林醫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分享如何透過「照顧好自己」、「有效的伴侶溝通」、「創造家庭儀式感」以及「與問題共舞」等面向,打造幸福家庭。文章並非提供製式化的建議,而是鼓勵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模式。
英國SUMMIT研究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能有效揪出早期肺癌,且多癌早期檢測(MCED)血液測試有潛力成為輔助篩檢工具。但MCED準確度、成本及適用族群仍待進一步研究。臺灣推行肺癌篩檢的挑戰包括參與率和資源分配。
泰菈(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聽《太辣聊天室》,我是泰菈。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今天讓全球投資人失眠的「股市大地震」。面對市場的劇烈波動,究竟該如何理性應對? 又該如何在焦慮中保持身心平衡? 我們特別邀請到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 林偉群醫師,一起從經濟、心理、呼吸多視角解讀這場風暴。 偉群醫師,歡迎您!
知名Youtuber泰菈邀請羅東博愛醫院林偉群醫師,暢談家庭幸福的經營之道。林醫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分享如何透過「照顧好自己」、「有效的伴侶溝通」、「創造家庭儀式感」以及「與問題共舞」等面向,打造幸福家庭。文章並非提供製式化的建議,而是鼓勵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模式。
英國SUMMIT研究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能有效揪出早期肺癌,且多癌早期檢測(MCED)血液測試有潛力成為輔助篩檢工具。但MCED準確度、成本及適用族群仍待進一步研究。臺灣推行肺癌篩檢的挑戰包括參與率和資源分配。
泰菈(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聽《太辣聊天室》,我是泰菈。 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今天讓全球投資人失眠的「股市大地震」。面對市場的劇烈波動,究竟該如何理性應對? 又該如何在焦慮中保持身心平衡? 我們特別邀請到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內科 林偉群醫師,一起從經濟、心理、呼吸多視角解讀這場風暴。 偉群醫師,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