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建築節能時,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照明管理。的確,將傳統燈具替換為LED燈能顯著降低用電量,平均節省30%至50%的照明能耗。然而,對於商辦大樓與酒店這樣的複雜建築來說,照明只佔總能耗的10%至20%。真正的「耗能大戶」藏在其他地方——空調系統(HVAC)、熱水供應、電梯運作,以及建築運行中的動態負載。如果我們想實現真正的節能減碳,必須將目光轉向這些高能耗環節,並透過智慧化管控挖掘更大的潛力。
高能耗環節的真相以典型商辦或酒店為例,空調系統通常佔據總能耗的40%至60%。這並不令人意外——無論是維持舒適的室內溫度,還是應對季節性負載變化,空調系統都在不間斷地運作。尤其在亞熱帶或熱帶地區(如台灣),冷氣機組的耗電量更是驚人。例如,一台400 RT(冷凍噸)的冰水機,相當於1406.8 kW的功率,若運行效率不佳,電費成本將迅速累積。其次,熱水供應與電梯系統也不容忽視。酒店的熱水需求來自客房、餐飲與洗衣服務,傳統鍋爐或電熱系統往往效率低下,浪費大量能源。而電梯系統在高峰時段的頻繁啟停,同樣會推高能耗。此外,建築內部的動態負載(如會議室使用率、客房入住率)也會影響能耗模式,但傳統管理方式往往無法即時應對這些變化。
智慧化管控的價值
要有效降低這些高能耗環節的浪費,智慧化管控是關鍵。所謂智慧化,並非單純安裝幾個感測器或自動開關,而是整合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實現建築能源的動態優化。以下是幾個具體應用場景,展示智慧化如何改變遊戲規則:
- 空調系統的智慧調控 透過安裝環境感測器(監測溫度、濕度、人流),結合AI算法,空調系統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動態調整運行參數。例如,在會議室無人使用時自動降低冷氣輸出,或在夜間入住率較低時減少冰水機的負載。實務案例顯示,智慧空調管理可節省15%至30%的HVAC能耗。
- 熱水供應的按需加熱 傳統熱水系統通常全天候運作,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損失。智慧系統可根據客房入住率與使用習慣,動態調節加熱時段與溫度。例如,某五星級酒店導入智慧熱水管理後,熱水能耗降低了20%,同時不影響賓客體驗。
- 電梯系統的效率優化 智慧電梯系統可根據大樓人流預測(如上班高峰或會議時段),優化電梯的派車邏輯,減少不必要的運行次數。部分先進系統甚至能透過再生制動技術,將電梯下行時的動能轉化為電力,進一步降低能耗。
-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EMS)的整合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是智慧化的核心。它能即時收集所有設備的能耗數據,分析用電模式,並提供節能建議。例如,系統可能發現某台冰水機的COP(性能係數)偏低,提醒管理人員進行維護;或檢測到某區域的照明與空調同時運行過久,自動關閉不必要的設備。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導入BEMS的建築平均能耗可降低10%至25%。
從理念到行動
要將這些智慧化方案落地,商辦與酒店管理者需要改變思維,從「節能等於換LED」的單點思維,轉向全面的能源管理策略。以下是幾個實踐建議:
• 能耗診斷先行:請專業團隊進行能源審計,找出建築內的高能耗環節,並建立基準數據。
• 分階段導入智慧化:初期可從空調或熱水系統開始,逐步擴展到其他設備,避免一次性投資過高。
• 數據驅動決策:利用EMS的數據分析功能,持續追蹤節能成效,並根據實際運行狀況優化策略。
• 員工與用戶參與:透過培訓與宣傳,讓員工與賓客了解節能的重要性,例如鼓勵低峰時段使用電梯,或在客房內設置節能提示。
結語:節能未來的起點
照明管理只是建築節能的入門,高能耗環節的智慧化管控才是實現深層減碳的關鍵。對於商辦與酒店來說,這不僅是降低運營成本的機會,更是響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的責任。透過智慧化技術,我們可以讓建築更高效、更舒適,同時為地球留下更少的碳足跡。
現在,就是改變的時刻。從診斷高能耗環節開始,導入智慧化管控,讓您的建築成為節能未來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