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是: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這個成分幾乎出現在每一瓶保濕精華、乳霜、面膜裡,行銷詞一套一套:「超能補水」、「鎖水王者」、「肌膚喝飽水」…但,玻尿酸真的有這麼神嗎?
今天我就從研發人員的角度,和你一起解密玻尿酸的真正實力!
解密一:玻尿酸是什麼?
玻尿酸,學名叫做 Hyaluronic Acid(HA),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的保濕多醣體,主要存在在真皮層、關節滑液、眼球裡。
它最大的特色是:
「自己不保濕,但很會抓水」
也就是說,它本身不會替你補進水分,但能把周遭的水牢牢抓住不讓它跑掉。
解密二: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差在哪?
這可能是大家最常看到卻最搞不清楚的地方,先幫你整理好筆記:
- 大分子玻尿酸(>1000 kDa)
只能停留在肌膚表層,形成保水膜,有立即性的「皮膚看起來變水嫩」效果。 - 中分子玻尿酸(100–1000 kDa)
能稍微滲進角質層,提供短期內的鎖水感。 - 小分子玻尿酸(<100 kDa)
滲透力較強,可以進入角質層底層,延長保濕時間,但也容易引起某些人刺激感。
研發人員觀察: 真正好的玻尿酸產品,不會只用一種分子量,而是多重玻尿酸組合,分層給肌膚喝水、補水、鎖水。
解密三:玻尿酸其實不會「補水」
這是一個很常被誤解的行銷迷思。玻尿酸不能主動「幫你注水」,它只是抓住水、留住水。
所以如果你肌膚很乾,卻只單擦玻尿酸精華,反而可能會把你肌膚裡的水份「拉出來」,造成乾上加乾!
正確用法是:
在濕潤的肌膚上擦玻尿酸精華 → 再上乳液或乳霜鎖住水分。
→濕敷後用玻尿酸,才是真的讓肌膚喝飽水!
解密四:常見使用錯誤與改善方式
錯誤一:只單擦玻尿酸精華,覺得這樣就夠保濕了。
玻尿酸只能抓水、鎖水,卻無法自己「製造水」。如果後續沒有搭配乳液或霜類產品封住水分,水分反而會從肌膚表層蒸發掉,變得更乾。建議一定要在玻尿酸精華後續上鎖水產品,才能讓保濕效果真正停留在肌膚裡。
錯誤二:在乾燥肌膚上直接使用玻尿酸精華。
很多人洗完臉、擦乾之後就直接擦玻尿酸,結果反而越擦越乾。因為玻尿酸會「抓周圍的水」,如果沒有水,它就可能向內抓皮膚本身的水分。正確的做法是:先讓肌膚處於濕潤狀態(例如拍化妝水或濕敷),再擦上玻尿酸精華,效果會加倍。
錯誤三:認為小分子越小越好。
雖然小分子玻尿酸的滲透力強,但太小的分子有可能提高肌膚敏感風險,尤其對敏弱肌來說更要小心。建議選擇多重玻尿酸配方,結合大、中、小分子搭配使用,能提供層層保濕、同時維持穩定性。
研發人員一句話總結:
玻尿酸不是魔法,它不會幫你從空氣中變出水,但用對時機、對方法,它是保濕最好的輔助角色。
你也用過玻尿酸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使用經驗吧!
你喜歡哪一款保濕精華?有用過多重玻尿酸組合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也可以許願下一篇你想知道的成分,我會從研發人的角度繼續幫你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