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讀完小說《餘命十年》。
很震撼。
作者小坂流加在此書出版前便離開人世了,他罹患的疾病和茉莉一樣,因此可以推斷書中的病程或許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讀來格外真實。
我在閱讀此書之前,曾經想著人既然注定一死,何不如在退休後十年就停止生命,在十年之間把所有的積蓄花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退休後的第十一個生日睡覺後死去,所以我看到此書的書名時,想著「這不是和我的想法類似嗎?」,但讀完之後,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漩渦。
同樣的餘命十年,不同的時間點,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茉莉的十年是二十歲到三十歲,這是一般無病之人的黃金十年,是用力找到人生方向,努力工作賺錢的時候,但是茉莉沒辦法過這樣的十年,這是他人生的最後十年,這宿命論般的前提,令人絕望,身體狀況隨時都在惡化,不會變好,多麼令人絕望,這最後的十年有意義嗎?為什麼要賦予如此的最後十年呢?殘酷的世界啊!讓人怎麼樣都喜歡不起來。
如果我是茉莉,我一定會這樣想。茉莉說:「比別人都晚出生的我,為什麼會比別人早走呢?」是啊!在日本這麼長壽的國家,為什麼只能活到三十歲呢?
作者對於茉莉在病床上度過最後一段時間的描寫,是最震撼我的地方,如此地真實,細膩的內心描寫,緊緊地揪著我的心,那是原本能cosplay,能畫漫畫、做衣服,玩雪板的女孩生命逐漸消逝的過程,令人無力,原來生命是如此的虛無飄渺嗎?
茉莉在最後的時間,成功說出了「謝謝、對不起、我愛你」,也做了許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相信茉莉應該沒有遺憾了,他找到自己的意義了。
人生本無意義,人生需要自己賦予意義。
這就是我喜歡存在主義的原因,我們什麼時候會死,不知道,這殘酷的世界在下一秒可能會有天災發生,這殘酷的世界在下一秒可能會有戰爭發生,這殘酷的世界在下一秒可能會有車禍發生,這殘酷的世界在下一秒可能會有殺人犯出現,但是這美麗的世界有溫暖的太陽,這美麗的世界有湛藍的天空,這美麗的世界有我們的家人、朋友、愛人,這美麗的世界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熱愛的事情,這是一個殘酷又美麗的世界,雖然有很多事情荒謬地無法理解,無法接受,但我們依舊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熱愛生命,我們依舊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依舊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裡賦予我們這既長又短的人生意義。
餘命十年,你選擇怎麼度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