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特殊,不免多看幾眼,然後,舉高手機,拍兩張照片,回家研究。
洋吊鐘,花如其名。
洋吊鐘
景天科(Crassulaceae)燈籠草屬(Kalanchoe)
別 名: 洋吊鐘、錦蝶、棒葉落地生根、窄葉落地生根、管葉落地生根、
棒葉景天、管葉伽藍菜、落地生根、管花落地生根、
白金枝、玉吊鐘、肉吊鐘、青蛙腳、水雞腳。
原產地: 非洲馬達加斯加。
中國大陸產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各地有栽培。
台灣歸化生長於全島海邊及低地岩石地、山坡、溝谷、路旁,亦廣泛栽培。
用 途:
1.觀賞用:洋吊鐘花葉俱美,形態多變,耐旱性強,栽培容易,
許多人偏愛收集種植,引為嗜好,是相當獨特的園藝觀賞植物。
2.藥用:性味:全草:性寒、味苦、酸。
效用:葉:鮮葉及根可入藥,歸肺、腎經,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
鮮葉內服煎湯或絞汁,主治吐血、血濁、血熱、胃痛、關節痛;
外用搗敷,或絞汁曬粉研粉撒,或搗汁含漱,
主治刀傷、創傷、燙傷、潰瘍、疔瘡、熱瘡、丹毒、
癰疽、乳癰、喉風腫痛、急性中耳炎;根煲豬肉內服,可治肺熱咳嗽。
莖:多年生肉質草本或亞灌木,株高 40~100 公分,全株無毛;
莖直立,圓柱形,直徑 0.5~1 公分,綠褐色帶紫褐色斑點,光滑,
微被白粉,節明顯,不分枝或從基部分枝,稍肉質;基部有吸根,有時稍木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