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會呼吸的褶子」上花藝課——
來認識我們班裡最有氣場的貴婦同學
她是誰呢?
不只是會做錫雕的老師、會說日文、還會做皮件,
連穿搭都像在參加藝術展開幕。
每次她一走進來,教室的空氣好像都會變得更文藝一點。
不是她多誇張,
而是她身上有種氣質——像是把藝術穿在了身上。
她的衣服不是那種「正經八百」的時尚感,
反而有一種:「我今天沒特別打扮,但剛好全身上下都很有風格」的隨性。
什麼風格呢?
褶皺的上衣、幾何感的長褲、捲了還不會皺的布料……
聽她說,這些都是來自日本三宅一生的衣服。
我當下有種:啊,原來高級是這種毫不費力感。
她不只穿得像藝術,做錫雕的時候更是讓人佩服。
她說錫雕是「金屬的押花」,只要幾樣簡單工具,
加上眼睛尖、手穩、心細,就能刻出自己風格的作品。
不只可以做成掛飾、卡片、收納盒,
她還會把它們結合皮革、玻璃、木頭,
整個人根本是「生活系藝術創作者」本尊。
做花藝的時候也一樣。
一邊聊天一邊做,手卻完全沒停。
作品做得又快又穩,還很有味道。
老師說她雖然是新手,卻一點就通,
我想這應該是因為她真的有在「用生活練美感」吧。
她偶爾會跟老師、Ben 一起討論時裝週,
我那時正在綁花,突然愣了一下。
我在想,
我是不是太當一個「花呆」了?
不只是花啊,
原來穿著、飲料、光線、空間……都可以是美的一部分。
美,不只在作品裡,
有時也存在我們怎麼穿衣、怎麼呼吸、怎麼選擇自己的生活。
小插曲:苦瓜爆檸茶也能成為設計?
最近教室裡突然冒出一個很有特別的飲料——
85°C 推出的「苦瓜爆檸茶」,聽說是綠苦瓜+綠檸檬+綠茶。
一聽到這名字,大家反應超一致:
「哈?苦瓜??誰會想喝啦~~」
但就是有人勇敢嚐鮮,然後臉不紅氣不喘地說:
「欸,意外地好喝耶!完全不像在喝苦瓜,反而像果汁,還有一點顆粒感~」
話題一下子轉到「苦瓜界的分級介紹」:
- 白苦瓜:苦味比較低,適合煮湯、清炒
- 綠苦瓜:比較苦,適合快炒、涼拌
還有同學傳授祕技:
「要去苦的話,用湯匙把白色的內膜刮掉,再泡點鹽水,會比較沒苦味喔~」
我一邊聽大家聊苦瓜,一邊偷看貴婦老師整理花材,又想起她說三宅一生的設計理念:
讓衣服跟人一樣,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存在。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
苦瓜爆檸茶、皺摺衣服、還有我們綁的花,都是在講同一件事。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日常中的美感」?
我會說:
是一件皺得剛剛好的上衣,
是一杯原本不敢喝、結果越喝越喜歡的飲料,
是一堂花藝課裡,偷偷長出來的靈感。
美感,不一定要昂貴或遙遠。
它可以是一個皺褶、一個轉念、一杯你原本抗拒的味道。
而它,也總是在你最沒預期的時候,
從某人的衣著、經過一雙觀察的眼睛,悄悄走進生活裡。
今天的花感觀察卡:#意外的美,常藏在生活皺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