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在意《我所看見的未來》中的「2025.7.5的預言」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在意《我所看見的未來》中的「2025.7.5的預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在網路傳得沸沸揚揚的,莫過於今年的 7 月 5 日。

從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的神秘預言,到社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轉傳與猜測,2025.7.5 似乎變成了一個我們心中難以忽略的「心理節點」。

raw-image
日本漫畫家たつき諒(Tatsuki Ryo)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這本漫畫原本在1999年出版,裡面記錄了作者據稱在夢中「預見」未來災難與事件的內容。後來它因為其中部分「夢境預言」被認為與現實災難有重疊(例如311東日本大地震),在網路上引發了很大的討論。

關於「2025年7月5日」的預言

在漫畫的「續集」與相關採訪中,作者提到曾夢見2025年7月5日會發生「一場非常大的災難」,而且是前所未見的規模,但她無法具體指出地點與災害形式。由於她的預言風格較為模糊,因此引起不少網友各種解讀,例如:

  • 巨大地震或海嘯
  • 核災
  • 世界性金融或社會動盪
  • 甚至與氣候或宇宙有關的異常現象


但你有沒有想過—— 我們為什麼會如此在意一個還沒發生的未來日期?

是恐懼?是好奇?還是我們潛意識裡,其實希望有些「答案」能被命運替我們說出口?

這不只是一次迷因式的集體注目,更是一場關於 人類心靈如何想像未知、撫慰焦慮 的心理現象。



這段時間,「2025.7.5」成為網路熱議關鍵字。起源於日本漫畫家たつき諒的預知夢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她曾在書中提及2025年7月5日將會發生一件「日本沈沒級別」的大事。這樣的預言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與猜測——地震?戰爭?世界末日?但撇開事件本身的真實性,我們不禁要問:

為什麼這個日期,會在心理上引起我們這麼大的波動與關注?


📌 一、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深深的不安

人類天生就對「未知」感到不安。越是無法掌控的事物,我們越容易賦予它想像與意義。這也就是為什麼,「預言」會讓人又怕又愛。

從占星、塔羅、預知夢,到現代的AI趨勢分析,這些工具都在試圖填補人類對未來的焦慮。當社會變動劇烈、疫情剛過、戰爭不斷、AI迅速崛起,我們的生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變化與失控。而「2025.7.5」這個明確的日期,就像一個象徵性的出口

— 即使不確定它會發生什麼,也能讓人有種「終點感」,彷彿一切將在那天得到解釋或改變。



🌀 二、認知填補機制:當世界失控,我們需要一個故事來理解它

在心理學中,「認知填補機制」指的是,當我們面對一個模糊、不完整或難以理解的現象時,大腦會自動補上缺漏,拼湊出一個「看起來合理」的解釋,以減少焦慮、維持認知的連貫性與內在秩序。

這個機制,恰好說明了「2025.7.5 預言」為什麼能在網路上爆紅。我們正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接收到大量碎片化、真假難辨的訊息。當不確定性越來越多,我們越傾向相信那些能提供完整劇本的敘事

——即使它來自玄學、預言或陰謀論。因為這些敘事給了我們一種心理上的確定感,彷彿掌握了某種真相,也就能稍微安頓那份對未來的焦慮。


🧩 三、社群網路的放大效應:焦慮是會傳染的


在社群網路時代,情緒是可以被演算法放大的。人們越害怕、越焦慮、越分享與討論,平台就越推送這類內容,讓「2025.7.5」這樣的話題變成集體現象。

再加上短影音的爆炸式傳播,AI合成的模擬畫面、半真半假的預測內容,無形中又加深了人們的代入感

——「會不會真的有什麼事要發生?」



🧠 四、我們其實不是在怕「那一天」,而是在怕沒有掌控感的「現在」


事實上,人們恐懼的從來不是一個日期,而是現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預言之所以會紅,不是因為大家真的相信,而是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內在的焦慮與想像力。

這也是為什麼,從歷史上的千禧年恐慌、2012世界末日,到現在的2025.7.5,每隔幾年總會有一波集體預言熱潮。它不見得在談未來,而是我們當下的心理投射。



✅ 結語:學會與不確定共處,才是真正掌控未來


2025年7月5日究竟會發生什麼事?也許什麼都不會發生。但這並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意識到,自己為什麼這麼在意?能不能看見背後的心理補償?能不能學會在混亂的時代中,練習與「未知」共處?

因為生活從來就不是預言劇,而是一場不斷適應的真實人生。



如果你喜歡這類深入探討心理與社會現象的內容,歡迎按愛心+訂閱【快樂腦】,讓我們一起訓練更柔軟的思維力💡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的行銷知識,歡迎收藏+追蹤! 👇

IG : 快樂腦

📬如有合作歡迎詢問 : [email protected]


#快樂腦#行銷知識 #行銷策略 #心理學 #我所看見的未來 #數位行銷 #創業

#自由工作者 #數位游牧 #歡迎詢問

raw-image






avatar-img
我是快樂腦|一起當個快樂的人類
1會員
8內容數
我是快樂腦,擁有一顆常常"咻咻咻"的思考腦袋。喜歡研究心理學、數據拆解,也熱衷探索那些奇奇怪怪但有趣的東西。這裡會分享行銷知識、品牌健檢、數據觀察、個人觀點,還有一些生活中腦洞大開的想法。行銷感性又理性,也可以很快樂 :) (歡迎一起討論,最喜歡思想的碰撞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