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給我們插上翅膀,把我們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契訶夫
- 展期 2025-11-5(三) ~ 2025-12-4(四)
- 地點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圖書館1樓 展示空間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二號)
- 藝術家 積吶虹光 (Gina Hong Guang)
- 相關展覽參考連接 1久號 2鹿港鎮圖書藝文中心 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4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上一場展覽
- 下一場預告
作品賞析一

積吶虹光,〈深海 - 海洋之心〉,2019年,壓克力顏料、紙,840 X 244 cm。
海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是最未被探索的領域之一,也是我們的藍色奇蹟,深海的奧秘和多樣性是如此令人著迷,當我們想到深海,我們想到的是黑暗、寂靜和壓力,事實上,大多數深海區域是完全黑暗的,因為陽光無法穿透數百米甚至數千米的水層,這樣的環境對生物來說是極大的挑戰,但許多生物已經適應了這個極端的生態系統,也提醒我們在極端的環境之下,要有堅韌的適應能力。
作品賞析二

積吶虹光,〈層層深處〉,2019年,壓克力顏料、紙,120 X 244 cm。
藍在時間的指尖上緩緩下沉,紅褐如夢像溫熱的泥土,深棕如夜,而我在此刻,輕輕落下如一粒微塵,無風無聲,只有緩慢的呼吸,在這層疊的地心裡,聆聽心聲。
作品呈現出一種層層堆疊、由上至下轉換的色彩流動感,主要以藍、紅褐、深棕色調為主,讓人聯想到自然界中的深層地層的剖面。觀看時會自然放慢呼吸、進入一種默默傾聽自我、沉澱思緒的狀態。
作品賞析三

積吶虹光,〈時間之雲海〉,2019年,壓克力顏料、紙,244 X 244 cm。
一層藍、一層靜默,像海潮推著時間,一進一退的退回心底,如碎片般的虹在縫隙間閃爍,我拾起斑駁的色塊,讓每一道如斷層的虹,都化作一道溫柔的色光,任記憶流過,任光影剝落,在這無盡藍色的虹中,學會靜靜傾聽。
作品呈現出強烈的分割與流動交錯感,整體以藍色為主體,穿插著紅、橙、棕、白等色彩,彷彿是地層、海面、雲霧的縱向切片,又像是時間與記憶交織的拼貼。
作品賞析四

積吶虹光,〈雲海系列〉,壓克力顏料、紙,560x175 cm。
天邊的雲朵橙與靛藍交織,橙色的夢在夕陽下悄然浮現,粉色的輕柔、灰藍的深邃在雲層間流轉。橙色的溫暖宛如晨曦的輕吻,藍色的冷冽如夜晚的低語,淺藍的雲海微微泛起如大海的波浪溫柔而無邊,從左至右如色彩的交響曲,橙與藍的碰撞、明與暗的對話,雲朵如天空的情書是自然的讚歌,以色彩描繪出夢的邊界,在這片夢幻的雲海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無盡的想像。
積吶虹光Gina Hong Guang 簡介
藝術家、設計師兼策展人陳怡君,畫名「積吶虹光Gina Hong Guang」(積=累積;吶=吶喊、盡力;虹=彩虹;光=光芒、希望。字義:在日日反反覆覆,天天全心全力後,生命就如彩虹的光芒,精彩動人)。曾榮獲澳門國際藝術學院新進博覽會、美國Pratt平面視覺設計獎、國際版畫素描雙年展及作品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等,受德國工業設計美學教育的理性薰陶,也受感性的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大師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與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影響,將馬克・羅斯科的幾何形體概念及傑克遜・波洛克的線條,以垂直、水平結合與交疊的方式抽象呈現虹,試圖啟發人的感知與想像力─智慧。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彩虹彷彿施了魔法,
多麼美麗,象徵幸運!
希望這份幸運留給地球人,
自由、平等、博愛 (L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