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行天下專題》劉夷生醫師公職獲獎無數,畢生勤勉學以致用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劉夷生醫師(下稱劉醫師)行醫之路始於從軍旅程,1980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醫學系,1986及1994年分別獲得國防部推薦旅外研究,派赴美國賓州大學費城兒童醫院及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臨床學習,返國後持續精進本職學能,取得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2008年退伍之後,繼續投身退輔會所屬榮民總醫院,服務公職超過40年。

raw-image

劉醫師在臺中地區醫院任職時間最長,歷經臺中國軍總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主任醫師、小兒科主任、民眾診療服務處主任、醫療部主任、副院長及臺中榮民總醫院家醫科主任,榮獲陸光、忠勤多座勳(獎)章、役政獎狀及優良軍醫等殊榮,尤其自1987年至2008年擔任國軍臺中總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主任醫師期間,適逢重大流行病(SARS)防疫有功,獲時任衛生署長侯勝茂特許表揚「防疫績優團體」。

raw-image

劉醫師不僅擁有戮力在公職的赫赫功績,醫療學術領域也頻繁見到劉醫師的身影,2009年即取得教育部核准之國防醫學院副教授教職,並參與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感染與疫苗》、臺中縣公衛紀實《走過一甲子》專書編纂,從行醫的實務經驗,再到學理的臨床研究,最後融進生活的願景傳承,將其護國為民的情操表達的淋漓盡致;對此劉醫師謙虛的表示:「從軍報國選擇醫學領域,是最能學以致用的學門,尤其每次全球性大型流行病猝不及防,敦促在醫療崗位的杏林同仁必須跳脫傳統框架,積極將所學傳達到社會每一個角落、身邊的每一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全球財經專業評論的沙龍
48會員
227內容數
關注我,帶您掌握最新經濟趨勢, 大健康生技醫療新知、專業財經分析、 產業透視、時事評論
2025/04/27
探討企業併購策略,以低風險、高安全性為原則,並以股權置換為主要交易方式。文中分析生技醫療產業併購案例,包括保瑞藥業、盛弘醫藥及輝瑞等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以及ABVC BioPharma赴美掛牌併購模式,並預期將帶動企業赴美掛牌風潮。
Thumbnail
2025/04/27
探討企業併購策略,以低風險、高安全性為原則,並以股權置換為主要交易方式。文中分析生技醫療產業併購案例,包括保瑞藥業、盛弘醫藥及輝瑞等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以及ABVC BioPharma赴美掛牌併購模式,並預期將帶動企業赴美掛牌風潮。
Thumbnail
2025/04/24
巴菲特股東會將於4月底登場,這可能是股神最後一次公開露面。臺灣股市名人王友民博士將率團參加,並代表生技公司AiBtl及OncoX尋求投資,支持兩公司IPO,AiBtl專注治療MDD及ADHD,估值6.67億美元;OncoX則專注治療多種癌症,估值1.05億美元。
Thumbnail
2025/04/24
巴菲特股東會將於4月底登場,這可能是股神最後一次公開露面。臺灣股市名人王友民博士將率團參加,並代表生技公司AiBtl及OncoX尋求投資,支持兩公司IPO,AiBtl專注治療MDD及ADHD,估值6.67億美元;OncoX則專注治療多種癌症,估值1.05億美元。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生技醫療、AI產業兩大產業的高成長潛力,以及美國生技集團ABVC及其子公司AiBtl、OncoX等企業在Vstock的協助下順利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案例。OncoX專注癌症治療的植物性新藥研發,展現其巨大潛力。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生技醫療、AI產業兩大產業的高成長潛力,以及美國生技集團ABVC及其子公司AiBtl、OncoX等企業在Vstock的協助下順利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案例。OncoX專注癌症治療的植物性新藥研發,展現其巨大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劉夷生醫師(下稱劉醫師)行醫之路始於從軍旅程,1980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醫學系,1986及1994年分別獲得國防部推薦旅外研究,派赴美國賓州大學費城兒童醫院及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臨床學習,返國後持續精進本職學能,取得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Thumbnail
劉夷生醫師(下稱劉醫師)行醫之路始於從軍旅程,1980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醫學系,1986及1994年分別獲得國防部推薦旅外研究,派赴美國賓州大學費城兒童醫院及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臨床學習,返國後持續精進本職學能,取得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
Thumbnail
真的在乎,才能真正的幫助到更多的人。本集的《人生善敗學》邀請路迦生醫總經理劉朝安(Andrew),來跟我們分享他從房地產開發轉職到生技醫療的考量與抉擇,而自己又是如何打從心底接受生技醫療,最後更將對阿嬤的愛轉化為給世界的祝福。
Thumbnail
真的在乎,才能真正的幫助到更多的人。本集的《人生善敗學》邀請路迦生醫總經理劉朝安(Andrew),來跟我們分享他從房地產開發轉職到生技醫療的考量與抉擇,而自己又是如何打從心底接受生技醫療,最後更將對阿嬤的愛轉化為給世界的祝福。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作者劉宗瑀 Lisa Liu長庚醫學院畢,長庚醫院外科訓練,現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與老公蜜蜂先生為國小同學,兩個女兒及三隻狗狗的媽媽,她也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的原型主角。   摘錄自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所見所聞,是作者親身體驗,融合了求學、北中南不下五間醫院的所有經歷。
Thumbnail
作者劉宗瑀 Lisa Liu長庚醫學院畢,長庚醫院外科訓練,現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與老公蜜蜂先生為國小同學,兩個女兒及三隻狗狗的媽媽,她也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的原型主角。   摘錄自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所見所聞,是作者親身體驗,融合了求學、北中南不下五間醫院的所有經歷。
Thumbnail
從電子報寫到部落格;從FB粉專社團到IG社群;從自寫書籍到合編專書;從新聞中找問題;從看診中找靈感,這20多年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下一階段要做什麼我思索很久。我覺得並不適合當譁眾取寵的網紅,也不適合當只求流量的YOUTUBER,最適合的還是繼續把自己醫療衛教的角色做好。
Thumbnail
從電子報寫到部落格;從FB粉專社團到IG社群;從自寫書籍到合編專書;從新聞中找問題;從看診中找靈感,這20多年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下一階段要做什麼我思索很久。我覺得並不適合當譁眾取寵的網紅,也不適合當只求流量的YOUTUBER,最適合的還是繼續把自己醫療衛教的角色做好。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診候》中有言:「醫有三品,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何謂醫病、何謂醫人,又何謂醫國?本集的《人生善敗學》邀請到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主任及心臟科醫師廖家德,來分享他如何從一個對未來漠然的大學生,成為對台灣醫學有著巨大貢獻的指標人物。
Thumbnail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診候》中有言:「醫有三品,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何謂醫病、何謂醫人,又何謂醫國?本集的《人生善敗學》邀請到台南市奇美醫學中心實證醫學暨醫療政策中心主任及心臟科醫師廖家德,來分享他如何從一個對未來漠然的大學生,成為對台灣醫學有著巨大貢獻的指標人物。
Thumbnail
葉嘉琪醫師 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預防醫學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
Thumbnail
葉嘉琪醫師 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預防醫學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
Thumbnail
作者林慶順,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 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在網路上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Thumbnail
作者林慶順,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 教授生涯退休之後,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在網路上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