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斯克要 "ALL-IN" 川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矽谷富一代正在挑戰華爾街與傳統產業在政治中的主導地位
raw-image

(原文於 2025/2/26 發表於 Substack)

當馬斯克要投入川普的支持行列時,當下不太理解為什麼要冒著敗選會被全面封殺的風險做出這樣的決定,但隨著川普政府開始執政一系列的表態與人事認命,慢慢可以看清楚馬斯克到底在做什麼,這篇文章是想要分享從我自己過去觀察馬斯克與科技巨頭發展的角度來頗析這個大問號。

訊息傳播的新格局

過去的政治領袖多為律師、學者—擅長處理訊息並掌握面對大眾的話語權的專業人士。但在社群媒體盛行的這十幾年間,演算法已經顯著改變了訊息傳播的方向。馬斯克斥資440億美元收購Twitter(現為X)後,獲得了一個強大的輿論平台。當初我預期他會像貝佐斯收購《華盛頓郵報》那樣—保持相對中立,僅在選前做一些關鍵評論。沒想到馬斯克是直接 ALL-IN,將X平台變成了右翼聲音的聚集地,而他自己就是 X 上最大的網紅,只要透過自己來帶風向,就能左右世界政局,甚至不會被批評為言論審查。

商業思維下的政治聯盟

一個商人看什麼都像是商業機會,這種思維正在深刻改變美國政治格局。雖然大眾普遍不喜歡總統有商人思維,但同時又相信世界是由一群最有錢的人主宰。馬斯克支持川普的決定並非純粹政治立場,而是精心計算的商業策略。兩位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創業家,偏好直接溝通而非官腔,更看重實際結果而非政治正確,形成了基於共同商業語言的聯盟,但我認為這個聯盟並沒有過多的政治陰謀。「DOGE」提供的透明機制也能避免檯面下的操作,這種合作必然會帶來深遠影響,我們可能看到更多素人從政,政府運作越來越像大型企業(或是真人秀)。

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SpaceX、X 和Neuralink等企業擴張過程中,政府監管與政策支持變得至關重要。支持川普不僅能為他贏得政策紅利,還能塑造更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監管環境。

最近川普與馬斯克的白宮聯合採訪中,馬斯克穿著印有"Tech Support"字樣的T恤,表示自己只是來提供技術服務,我覺得很幽默(事實上也是真的),但川普也不忘提醒大家他是一名優秀的商人。

矽谷與政治格局的轉變

美國政治的本質是服務資本。最近美國政治與文化領域的巨大變動,以我的觀察這代表著"新錢"正試圖取代"舊錢"——矽谷科技精英正挑戰華爾街和傳統產業巨頭在政治中的主導地位

在川普第一任期時,矽谷與白宮之間的關係充滿緊張。然而,四年後的政治格局已經大不相同。拜登政府任命強硬派反壟斷專家 Lina Khan 擔任 FTC 主席,針對谷歌、Meta 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發起一系列調查。同時,民主黨推動的數據隱私法規和內容審查政策,逐漸被視為對科技創新的限制而非保護。面對歐盟對科技巨頭的嚴格監管,拜登政府也未能提供有力支持。這些因素導致傳統的矽谷與民主黨聯盟開始鬆動,科技界逐漸向共和黨靠攏。從 JD Vance 最近在法國的 AI 高峰會對歐洲科技監管的批評態度可見,矽谷與川普陣營的利益正日趨一致。

在這場權力重組中,馬斯克並非孤軍奮戰。 Peter Thiel 等科技投資巨頭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忽視,他們通過資金支持和人才推薦等方式深入政治領域。川普任命JD Vance為副總統就是最佳證明—— Vance 不僅曾是 Thiel 的員工,後來還在 Thiel 的背書下成功當選共和黨參議員,並由 Thiel 親自引薦給川普。同樣,川普任命前 PayPal COO David Sacks 為AI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沙皇」。這一系列人事布局展示了矽谷勢力正在新政府中的扮演關鍵角色。

科技顧問與政府治理的挑戰

我自己認為川普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用人,目前他周圍的人幾乎都來自各行業(而非傳統官僚體系),且多為 C-suite 等級的高管。讓這些精英站在同一條船上的難度,可能比過往任何總統都要高。在這一任期最重要的就是 AI 的議題,對一個從房地產起家的78歲商人來說,要理解最新的科技很有挑戰性,ChatGPT 甚至是在他已經 75 歲才出現,這也能說明一個他能夠信任又能提供"Tech Support”的馬斯克有多重要。(這邊信任的意思是指能進行光明磊落的權力遊戲,不是當一個稱職的顧問)

結論

雖然馬斯克說自己是來為川普提供"Tech Support",但大家都知道遠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它代表了美國政治生態正在進行深層的變革。但從馬斯克收購 Twitter、創立 xAI及 “ALL-IN” 川普的一系列動作,很可能是為了要全方位確立自己在矽谷富豪階層中的領導地位。

2019年閱讀《四騎士主宰的未來》時,我就認為那些科技公司幾乎控制了人類發展方向,後續也非常著迷在關注這幾家科技巨頭。如今這種看法更加強烈,矽谷新貴不會像傳統精英那樣通過宗教或意識形態來凝聚人心,而是依靠不斷突破的科技實力與媒體演算法。馬斯克和川普的合作也許只是開始,它預示著一個科技巨頭與政治權力日益融合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誰掌握了科技和資本,誰就能重新定義政治規則,而這種融合會改變我們對政府運作方式的認知。我們距離電影中"High tech, low life" 的 Cyberpunk世界又更近了。


題外話

川普近期對台積電的各種施壓,目的是透過台積電來保障美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安全感。討論這個問題前,必須先認知一個 hard truth ——國際政治中心是美國,不是台灣。回顧台灣的歷史,一昧堅持台灣優先而拒絕接受其他可能性是危險且愚蠢的。

這讓我想到台灣的科技發展應該與全球科技巨頭保持共同發展目標。川普非常清楚對台積電加徵的關稅最終只會轉嫁到終端商品(iPhone、PC等)上。他透過關稅策略,在原本的產業上下游之間巧妙地加入一個競合平台,將原本的雙邊供應鏈重組為三邊協調,並使自己成為談判的關鍵一方,藉此發揮他擅長的談判技巧。

台積電的談判其實才剛開始,現階段不宜過早下定論。與其說「台灣與美國在發展的利益越一致越安全」,不如說台灣應該更積極靠攏全球科技巨頭的科技發展願景,這或許是更務實的安全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技濾波器
4會員
4內容數
從個人經驗用簡單好懂的方式,寫下從科技新聞吸收到的新知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周一晚間川普與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談話,提到相關政策看法,整體包括重要的企業減稅、支持核電(或改名扭轉市場對安全性的擔憂)、傳統汽車與電動車的平衡可能性、加快FDA工作(新藥)、攔截飛彈系統等,可能目標在全面性的政策平衡,有助淡化企業與個人稅制擔憂、製造活動、國防、能源與替代能源、生技製藥等推展。
Thumbnail
周一晚間川普與馬斯克在X平台上的談話,提到相關政策看法,整體包括重要的企業減稅、支持核電(或改名扭轉市場對安全性的擔憂)、傳統汽車與電動車的平衡可能性、加快FDA工作(新藥)、攔截飛彈系統等,可能目標在全面性的政策平衡,有助淡化企業與個人稅制擔憂、製造活動、國防、能源與替代能源、生技製藥等推展。
Thumbnail
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 推動加密貨幣委員會的設立。 增加電力供應以支持技術發展。
Thumbnail
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 推動加密貨幣委員會的設立。 增加電力供應以支持技術發展。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本週加權指數走弱,川普發聲導致美股全面下跌,之前曾宣稱臺灣搶走大多數的晶片代工產業,此次揚言台積電需要繳「保護費」,川普這顆未爆彈本來就不是什麼意外,唯一的意外大概是因為他真的能再被推派成共和黨競選總統的代表,加上關鍵一槍造勢成功,如今聲浪轉強,政治影響股市走勢也並非是第一次,短期台股除了川普的影響
Thumbnail
本週加權指數走弱,川普發聲導致美股全面下跌,之前曾宣稱臺灣搶走大多數的晶片代工產業,此次揚言台積電需要繳「保護費」,川普這顆未爆彈本來就不是什麼意外,唯一的意外大概是因為他真的能再被推派成共和黨競選總統的代表,加上關鍵一槍造勢成功,如今聲浪轉強,政治影響股市走勢也並非是第一次,短期台股除了川普的影響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在科技界和政治圈掀起巨浪的消息來了!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馬斯克公開表態支持川普,這一舉動打破了科技巨頭在政治立場上的傳統中立態度。究竟這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馬斯克會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
Thumbnail
在科技界和政治圈掀起巨浪的消息來了!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馬斯克公開表態支持川普,這一舉動打破了科技巨頭在政治立場上的傳統中立態度。究竟這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馬斯克會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
Thumbnail
在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世界首富馬斯克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會徹底改變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你可能會問:「一個商人怎麼能夠如此影響政治?」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在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世界首富馬斯克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會徹底改變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你可能會問:「一個商人怎麼能夠如此影響政治?」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美國前總統川普遇襲事件引發全球股匯市場不安,投資人紛紛尋找避險機會。文章分析了事件對美國道瓊指數和臺灣加權指數的影響,並提出了生技醫療股的投資建議。另外,也介紹了臺北的生技醫療年度盛事,提供了投資者參考。
Thumbnail
美國前總統川普遇襲事件引發全球股匯市場不安,投資人紛紛尋找避險機會。文章分析了事件對美國道瓊指數和臺灣加權指數的影響,並提出了生技醫療股的投資建議。另外,也介紹了臺北的生技醫療年度盛事,提供了投資者參考。
Thumbnail
川普當選可能改變市場,傳統能源股如石油和頁巖油受益,新能源短期受影響,但電動車趨勢不變。關稅政策或加劇美中緊張,影響供應鏈。長期投資應聚焦市場基本面,預測股市波動,調整投資策略。
Thumbnail
川普當選可能改變市場,傳統能源股如石油和頁巖油受益,新能源短期受影響,但電動車趨勢不變。關稅政策或加劇美中緊張,影響供應鏈。長期投資應聚焦市場基本面,預測股市波動,調整投資策略。
Thumbnail
https://vocus.cc/article/632c63e1fd8978000169d27c 大膽想 出狠招 美國房產大亨 唐納川普 要做大事,就必須鞭策自己突破極限。你必須為自己打氣,讓自己進入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狀態。而且這件事只有你自己做得到,沒有人可以幫你。
Thumbnail
https://vocus.cc/article/632c63e1fd8978000169d27c 大膽想 出狠招 美國房產大亨 唐納川普 要做大事,就必須鞭策自己突破極限。你必須為自己打氣,讓自己進入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狀態。而且這件事只有你自己做得到,沒有人可以幫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