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大安港口・民居
午後的陽光炙熱,台中大安港口邊的空氣混合著鹹鹹的海風與曬漁網的氣味。我騎著腳踏車穿過一條條低矮的巷弄,這裡不是繁華的觀光區,而是一個被時間慢慢堆疊出的漁村社區。
民居大多是一層或兩層的小樓,牆面多已風化,露出水泥或剝落的油漆痕跡。屋簷下晾著一串串漁網、藍白拖鞋和褪色的毛巾,似乎每一樣物件都有它的故事。屋前常擺著塑膠椅,老人坐在那兒,一邊搖著蒲扇,一邊望著遠方的海線發呆,像是在等什麼,又像是什麼都不急著等。
門口的鐵門多半半開,孩子們赤腳奔跑,奶奶在屋內煮著什麼,鍋氣隨風飄出來,混著海味,是一種城市裡久違的溫暖。家家戶戶都有一隻狗,不叫,只靜靜看著陌生人路過,像在默默守著自己的海岸小世界。港邊偶有幾艘舢舨晃動,漁夫蹲在甲板上整理漁具,一旁的老舊鐵皮屋則改裝成了小魚販攤,擺著今日捕獲的新鮮漁貨。買魚的都是熟面孔,交易不多話,一句「這尾煮湯好」就夠了。
這裡的民居不華麗,但有著實實在在的生活痕跡。牆上貼著去年春節的紅聯,窗臺上有幾盆強韌的仙人掌,在鹹風中仍開著不驕不躁的花。這樣的地方,看似不起眼,卻讓人想一住就不走——像海浪輕拍碼頭,日復一日,安靜卻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