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著淡水老街往河口走,一道鹹鹹的海風自港邊吹來,混著陽光與海水的氣味。穿過攤販與熙來攘往的遊客,淡水第一漁港在午後的陽光下靜靜地佇立,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守著一口記憶之海。
漁港不大,卻五臟俱全。木製的漁船輕輕晃動,仿佛還未從清晨的捕撈中醒來。海鳥盤旋低鳴,啄食著殘餘的魚穫,牠們早已習慣這片水域的節奏。幾位老漁夫蹲坐在碼頭邊,或補網、或談天,他們的手上滿是歲月刻下的繭痕,語氣卻溫和悠然,像港邊不疾不徐的浪。夕陽緩緩沉下,金色的光映照在水面與船舷,整座港口像是被時光輕輕撫過。站在港邊,我想起許多年前第一次來淡水的自己,那時年少,不懂生活的重量,只覺得海風吹來的感覺很自由。
如今再訪,心境已不同。這港口不僅是一個地方,更像是一面鏡子,映出我們對時間、土地與自身的感受。它不是風景名勝,而是一座活著的場所,一處真正「有溫度」的所在。人們在這裡生活、討海、交易,也在這裡老去、再開始。
淡水第一漁港,是時間中的一頁素描,不需渲染,自有味道。若你願意放慢腳步,在風裡停一停,或許會聽見某艘小船,正悄悄向你述說它未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