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遺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 含景點分享-上 ) 這篇章繼續其他景點的介紹。

維也納市中心街景一隅 shot by Emma@ Vienna,Austria . 07/2024.
卡特納大道 ( Kärntner Straße;也譯為克恩頓大街 ),以奧地利的克恩頓州命名,自 1257 年就存在,當初為通往南方克恩頓的重要商路。
卡特納大街是維也納市中心的一條著名購物街,位於維也納環城公路附近的卡爾廣場,經過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向北到達維也納市中心的史蒂芬廣場。在史蒂芬廣場 ( Stephansplatz ),卡特納大道 ( Kärnter Straße ) 與格拉本大街 ( Graben ) 交匯。卡特納大街與格拉本大街和科爾市場一起構成了維也納所謂的「黃金 U 型」市中心購物街,是維也納最熱鬧的道路。街上都是高級的名產店、精品店、餐廳與咖啡廳。
二戰期間,卡特納大街遭到嚴重破壞,是市中心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後續重建街上建築並未依以前歷史主義風格重建,多以簡單外觀重建。1974 年維也納地鐵建設期間,此條大街被重新設計為步行區。

格拉本大道,本張示意照取自 wiki 分享
| 格拉本大道 Graben
這條大道由聖史蒂芬大教堂的西側往前延伸,宛如一個狹長的廣場。同為維也納內城第一區一條著名大街。Graben ( 地塹之意 ) 起源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當初該據點有一條壕溝稱 Graben,便以此命名至今。格拉本大街馬路中央有一紀念黑死病( 鼠疫 )的紀念柱。該街道中央有一聖彼得教堂 ( Peterskirche ) 為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
柯爾市場 ( Kohlmarkt ) 亦在此街道內。


霍夫堡正面 此照片取自 wiki 分享
| 霍夫堡皇宮 Hofburg
霍夫堡皇宮( Hofburg )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歷代國王的居所,與王朝歷史同樣具有將近七百多年歷史,主要做為奧地利帝國與奧匈帝國之冬宮 ( 夏宮是美泉宮 ) 。於 1220 年建了第一個館,以其為核心,歷代君主們陸續重覆增建、改建,一路演變至今,集合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自 1946 年起的霍夫堡宮殿一直是奧地利總統官邸和辦公所在地。
霍夫堡皇宮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宮殿建築群,包含 18 棟建築物、19 個庭院和 2,600 間房間,相當於一座城中之城。整個建築群包括各種住所( 阿美利恩堡和阿爾貝蒂娜博物館 )、皇家禮拜堂( Hofkapelle 或 Burgkapelle )、皇家圖書館( Hofbibliothek )、國庫( Schatzkammer )、城堡劇院、西班牙騎馬學校與教堂等。

霍夫堡皇宮的建築風格多元,從哥德式到新古典主義再到巴洛克風格都有。其中巴洛克元素無疑是霍夫堡皇宮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建築特色。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結合巴洛克晚期帶點俏皮感的洛可可裝飾風,都可在華麗的王室寓所( Imperial apartments )中欣賞到。
| 西班牙馬術學校 Spanish Riding School; spanische Hofreitschule
西班牙騎術學校( Spanische Hofreitschule )位於維也納市中心霍夫堡宮內的米歇爾廣場和約瑟夫廣場之間,學校建於 1729 年至 1735 年間,它與葡萄牙馬術學校、皇家安達盧西亞學校和法國索米爾黑旗士馬術學校並稱為“四大”世界最負盛名的古典馬術學院。

西班牙騎術學校致力於保存古典盛裝舞步和訓練利皮紮馬 ( Lipizzan ),其在霍夫堡的表演也算是一個旅遊景點,可直接向售票口或當地的旅行社購買入場卷,若於國內可以請旅行社交涉能否預購入場卷。
官網 ➡️ 點我進官網
| 卡爾教堂 St. Charles Church;Karlskirche
卡爾教堂 ( St. Charles Church;又稱聖嘉祿堂 Karlskirche ) 為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建築落成於 1737 年,距今已 288 年的歷史,因融合了希臘風格、羅馬圓雷真圓柱、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格極具視覺多元的特色,成為來到維也納一定要造訪的重點教堂景點。
教堂因其圓頂和兩邊的浮雕柱而聞名,教堂前即為卡爾廣場 ( Karlsplatz )。是維也納第一和第四區邊界的城鎮廣場,也是維也納最繁忙、交通最方便的交通樞紐之一。

卡爾教堂旁邊是維也納科技大學 ( 原是醫院墓地 Spitaler Gottesacker,現已不存在 ),金色大廳與阿爾貝蒂娜現代藝術博物館之新館也在其附近。

卡爾廣場城市火車站 shot by Emma@ Vienna,Austria . 07/2024.
| 卡爾廣場城市火車站 Karlsplatz Stadtbahn Station
卡爾廣場城市火車站曾是維也納城鐵的一個車站,位於卡爾廣場,是著名的新藝術運動建築與其他城市車站不同,使用鋼結構,外部以大理石貼面。
該車站於 1899 年開放。1981 年,城市鐵路改建為地鐵時,原計畫拆除原有車站,但卻遭公眾強烈抗議,於是政府最終保留車站建築,在地鐵完成後又在原處復建,只是地基比原來高了 2 米。現在車站建築,一座建築作為維也納博物館的展覽空間,設有地鐵入口,另一座建築闢為咖啡館。
本篇的篇幅決定落在此,我維也納最重點之行的金色大廳將留給下一篇,再加一個美泉宮~
【 延伸閱讀 】
|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遺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 含景點分享-上 )
| Austria | 奧地利 | Vienna 世界遺產之都、音樂之都、夢之都與多元文化的共鳴之地
| Austria | 奧地利 | 音樂之都與壯麗阿爾卑斯山交織的文化寶藏
更多中歐文章可至 【 旅行記事 】房間閱讀。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