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七季第二集】誰掌控了現實?從曼德拉效應到量子復仇 ——科技的腐蝕力量與人性的墮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黑鏡 Black Mirror》第七季第二集中,我們迎來了一場讓人心驚膽顫、同時又令人深思的心理科幻故事。


這一集以近乎無聲的方式,深刻揭露了現代人對於記憶、現實、以及權力操控的慾望與恐懼。


主角Maria與Verity之間的對抗,不僅是一場私人恩怨,更是一場關於「誰能定義真實」的科技與意識戰爭。


1. 相遇:表面的重逢,潛藏的復仇

故事從一場看似普通的焦點團體測試開始。


Maria,一名在巧克力公司任職的研究員,遇見了參與測試的Verity。


兩人的重逢似乎只是個意外,然而,Verity卻一眼認出了Maria是當年學生時期欺負過自己的同學。


這個開場本身就蘊含著不安的氣氛——一種未被清算的過去正在蠢蠢欲動。


Maria自此之後,開始在生活與工作中遭遇到微小卻詭異的變化:

熟悉的店名錯了、同事的態度變了、甚至重要文件中的細節也不符合自己的記憶。


最初,這些改變看似瑣碎,卻逐步堆積成壓倒性的異樣感。


2. 曼德拉效應?還是有人在篡改現實?

觀眾隨著Maria一同進入了這種「斷裂經驗」中——

這正是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最經典的感受:

你記得某件事情,但世界卻一致證明你錯了。


只是,在這集裡,導演進一步讓這種錯位不僅是感官錯覺,而是真實現實層次的變動。


焦點逐漸聚焦在Verity身上。

Maria的直覺告訴她,這一切變化與Verity有關。


於是,在一次二人的衝突中,主管同意調閱監視器畫面。


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監視畫面竟然呈現出與自己記憶完全相反的事實,強化了Maria的孤立無援感。


這種「被整個世界否認自我記憶」的無力感,逐步將Maria推向崩潰邊緣。


在一次失控的衝突中,Maria攻擊了Verity,並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與社會地位。


這一切,似乎正是Verity精心編織的復仇計劃的一部分。


3. 量子復仇:科技如何成為怨恨的載體?

事情的真相,遠比想像中更可怕。


Maria潛入了Verity的住處,發現了她的秘密武器——一台量子電腦與一個神秘的墜飾裝置。


這台量子電腦基於多世界詮釋(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MWI),每次操作都可能選擇、創建並鎖定一個新的現實分支。


而那個墜飾,則可能內嵌著波函數塌縮觸發器,讓Verity能夠用主觀意志「塌縮」現實至自己想要的版本。


▋ 簡單來說,Verity正在「重寫現實」。


這裡的科技設定細膩而有哲思,映照了現代量子電腦的部分發展方向(例如超越經典運算能力、平行處理可能性),


同時也帶出了當科技掌握在受害者之手時,復仇是否仍然正當這樣的倫理辯證。


而Maria,面對自己曾經輕蔑對待的人,如今擁有了改變整個世界的力量,她該怎麼辦?


4. 受害者的墮落:從被害到操控

故事沒有停留在「伸張正義」的爽快結局。


相反地,Maria在殺死Verity、奪取量子裝置之後,迅速沉淪於權力的誘惑之中。


一開始,她只是想「恢復」原本的現實。


可是,很快地,Maria開始不滿足於回到過去——她開始一再地改寫世界,讓自己成為完美的存在,最終登上了權力的巔峰——成為全宇宙的女皇。


這個結局非常黑鏡式——它讓觀眾意識到,科技本身並無善惡,真正危險的是人類內心的慾望。


一旦擁有能夠任意篡改現實的力量,即使最初動機正當,最終也可能走向墮落與腐化。


Maria的故事,映照了我們現代社會中那些透過濾鏡、美化、演算法操控認知的人們;


當現實可以被修飾、被改寫,人性中的傲慢與貪婪也隨之無限膨脹。


5. 真正可怕的,不是科技,而是我們自己

這一集的精采之處,不只在於懸疑節奏的把控,更在於深刻探討了**「現實是可以被誰定義?」**的哲學命題。


當每個人都能夠重新編寫世界,當每個記憶、每個事實都能被修改與替換,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真相是否僅僅成為最有權力者意志的延伸?


而在這樣的未來裡,究竟誰才是「清醒的人」?


誰又會甘於活在被篡改的幻境之中?


《黑鏡》第七季第二集,無疑是回到了這部影集最純粹、最令人戰慄的本質:


不是科技帶來毀滅,而是科技成為人性陰暗面的放大器。


而在那個交錯的量子十字路口,每一個選擇,每一次改寫,都可能把我們引向一個我們無法預料、無法挽回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丹咪愛看戲】的沙龍
11會員
119內容數
2025/05/07
希臘電影《香料共和國》以香料和料理為媒介,細膩刻畫流亡者在政治、宗教衝突下的苦澀與愛。從伊斯坦堡的童年到雅典的流亡生活,主角凡尼斯在尋找歸屬的過程中,領悟到愛與記憶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香料。
Thumbnail
2025/05/07
希臘電影《香料共和國》以香料和料理為媒介,細膩刻畫流亡者在政治、宗教衝突下的苦澀與愛。從伊斯坦堡的童年到雅典的流亡生活,主角凡尼斯在尋找歸屬的過程中,領悟到愛與記憶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香料。
Thumbnail
2025/04/29
在日本熊本經營拉麵店的青年Masato,從小在父親嚴厲與母親早逝的陰影下長大。當父親突然過世,他無意間發現母親留下的日記,帶著對母親過去的思念與疑問,踏上前往新加坡的尋根之旅。在那裡,他透過學習母親家鄉的料理——肉骨茶,逐步拼湊失落的家族記憶,並努力修補因文化隔閡與戰爭傷痕而破碎的親情。
Thumbnail
2025/04/29
在日本熊本經營拉麵店的青年Masato,從小在父親嚴厲與母親早逝的陰影下長大。當父親突然過世,他無意間發現母親留下的日記,帶著對母親過去的思念與疑問,踏上前往新加坡的尋根之旅。在那裡,他透過學習母親家鄉的料理——肉骨茶,逐步拼湊失落的家族記憶,並努力修補因文化隔閡與戰爭傷痕而破碎的親情。
Thumbnail
2025/04/28
▋ 在這個時代,距離成了疏離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數位社群的距離裡,活在文化差異的距離裡,活在誤解、偏見與競爭的距離裡。 但2014年的電影《米其林情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卻用一個簡單又美麗的比喻告訴我們:跨越100英尺的距離,也許,就是找到人生真味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4/28
▋ 在這個時代,距離成了疏離的代名詞。 我們活在數位社群的距離裡,活在文化差異的距離裡,活在誤解、偏見與競爭的距離裡。 但2014年的電影《米其林情緣》(The Hundred-Foot Journey)卻用一個簡單又美麗的比喻告訴我們:跨越100英尺的距離,也許,就是找到人生真味的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它是戲臺上的黑衣怪客,它是推動浪潮的無形力量,它是遮蔽世界的蛛網,它是神靈不可捉摸的催促。它是靈魂背面的低語,它亦是不可說者之手。   ——《無名者的日誌》殘片
Thumbnail
  它是戲臺上的黑衣怪客,它是推動浪潮的無形力量,它是遮蔽世界的蛛網,它是神靈不可捉摸的催促。它是靈魂背面的低語,它亦是不可說者之手。   ——《無名者的日誌》殘片
Thumbnail
  在不同場合戴上不同面具是門技術,那些說她偽善者不過是出於己身技不如人的忌妒。
Thumbnail
  在不同場合戴上不同面具是門技術,那些說她偽善者不過是出於己身技不如人的忌妒。
Thumbnail
劇名:謗法 / The Cursed 集數:12 發文日:2022年5月(舊文重發) 劇情介紹: 講述充滿正義感的女記者在揭發韓國最大IT企業「Forest」秘密的過程中,遇上了能用詛咒殺死人的超能少女,之後展開一系列鬥爭的故事 觀後感: 「一個人不要看!爆恐怖靈異韓劇《謗法》,四肢
Thumbnail
劇名:謗法 / The Cursed 集數:12 發文日:2022年5月(舊文重發) 劇情介紹: 講述充滿正義感的女記者在揭發韓國最大IT企業「Forest」秘密的過程中,遇上了能用詛咒殺死人的超能少女,之後展開一系列鬥爭的故事 觀後感: 「一個人不要看!爆恐怖靈異韓劇《謗法》,四肢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墜惡真相》所關注的主題,遠遠不止於真相的曖昧性,更包含背後各種關係的角力,或許是性別結構,也或許是親密關係,以及在這一次次的角力當中,每個人做出的決定、得到的被決定,怎麼緊扣各自的生存姿態與需求。在這些角力裡,透過電影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審判始終關於未來,它不僅是一個人為何會死的事後解析。
Thumbnail
本文從電視劇《真相捕捉》中,探討科技、道德、暴力、正義、真相、社會責任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劇情中涉及了政治和科技力量等議題。文章從個人層面,到社會全局,從倫理道德與社會發展來反思。
Thumbnail
本文從電視劇《真相捕捉》中,探討科技、道德、暴力、正義、真相、社會責任等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劇情中涉及了政治和科技力量等議題。文章從個人層面,到社會全局,從倫理道德與社會發展來反思。
Thumbnail
《謗法》(방법)是2020年播映完畢劇集,以「詛咒」為主題,講述充滿正義感的記者在揭發韓國最大IT企業「Forest」的秘密過程中,遇上能用詛咒來殺人的高中生,之後展開一系列與惡靈鬥爭的故事。
Thumbnail
《謗法》(방법)是2020年播映完畢劇集,以「詛咒」為主題,講述充滿正義感的記者在揭發韓國最大IT企業「Forest」的秘密過程中,遇上能用詛咒來殺人的高中生,之後展開一系列與惡靈鬥爭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