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
含有「受害者」共 60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高瑞希的冒險宇宙
2025/04/23
內耗者轉化聖經:看完這篇,你會跟靈魂接線
內耗,是一種沒有和靈魂對齊時,祂在你體內的悲鳴。 這句話聽起來很沉重,因為「內耗」在這個時代並不稀罕,甚至常態到人類已經用社群貼文,或是與朋友們的對話框裡,去為這兩個字撲粉、上腮紅,色號名叫「這是人生必經的一部分」。 坦白說,拿到這款色號,算有救。起碼當事者還知道這「只是一部份」,起碼還
#
外星人
#
背叛
#
受害者
73
17
予曦𝐢𝐫𝐢𝐬| 一顆馬鈴薯
8 小時前
19
看完新文章忽然意識到自己從某天開始內耗的頻率大幅減少了,關鍵也是在創作與行動。 雖然經常只是些我覺得沒太大意義的創作,做完也不見得會發出來給人家看,但還是有種莫名的暢快感。 最近前往大學演講,演講前還在瘋狂顫抖緊張到不行,暗自抱怨靈魂總拉著我做一堆我怕到要死掉的事情。 但演講結束後直達身體深處的感受卻是「活著真好,這趟旅程沒有白來。」 我的勇敢大概不是初生之犢無所畏懼的那種,而是一邊瑟瑟發抖,還是默默往前走的過程鍛鍊生長出來的勇氣吧。
19
日本電視劇、電影同好圈 🇯🇵
2025/04/22
電影/《器子》:排場更大、更精彩的2025登頂懸疑之作
主片主角張其茂(張孝全 飾)原本擁有幸福家庭,但女兒在三個月大時遭販嬰集團綁架,妻子因自責而自殺。張其茂在追查真相過程中被誣陷入獄,出獄後發現女兒成為非法器官買賣的受害者,心臟被摘除。
#
張孝全
#
器子
#
受害者
1
留言
Fornik Tsai 的沙龍
2025/04/20
單片
本文探討世界分裂的現象,從個人情感、MeToo運動、國際衝突等面向深入分析,並反思社會責任與人性。文章指出社會分裂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劇了各種問題,例如難民危機、貧富差距、環境破壞等。作者呼籲人們正視問題,重建連結,尋求和平與共存之道。
#
力量
#
貧富差距
#
加害者
3
1
Fornik Tsai
發文者
3 天前
1
至於為何要叫做「單片」,其實我當初也不知道。
1
陳豐偉的沙龍
2025/04/19
韓國男人「厭女」是世界最嚴重?
「韓國長期以來在性別觀念與性別平等指數上的表現堪稱慘不忍睹」---一位在美國任教的韓裔女性學者這麼說。原本我在搜尋歐美「非自願單身」(incel)議題,找到這篇文章後,決定先把重點放在「韓國男人」。
#
女性
#
男性
#
韓國
8
2
Anabiya
4 天前
1
https://share.descript.com/view/B2AiWVcqhpN https://share.descript.com/view/GOCrzytzJEz https://share.descript.com/view/F9lzNmMKk5l
1
Muxin的沙龍
2025/04/19
【不要當一個受害者】
你是受害者嗎? 請不要這樣定義自己。 一旦你這麼想,就等於提前認輸了。
#
孩子
#
受害者
#
照顧
喜歡
留言
Autik牛迪的沙龍
2025/04/18
歐霸盃八強第二回合賽事 曼聯 Vs 里昂
曼聯的奧脫福球場一直有夢劇院的稱號,很多到來作客的球隊也有在此發惡夢的慘痛經驗。昨晚上演的一場歐霸盃八強第二回合賽事,法國球隊里昂是最新的受害者。由於第一回合雙方以2:2賽和,所以昨晚的賽事變了是一場出線四強生死戰。開賽後曼聯藉著主場氣勢稍佔優勢,憑著兩名中場球烏加迪和達洛治先後建功,半場以2:0領
#
曼聯
#
賽事
#
八強
喜歡
留言
My word...My world
2025/04/17
再見
噁心暴力的回憶 是童年 那是原生家庭 揮之不去的包袱 信任扭曲糾結的愛護 讓人窒息 讓人崩潰 黑暗中 面具下 在社會遊走著 誰不是受害者 誰不是加害者 誰不是各種忽視裝沒事 誰不是默默承受 卻還被日子生活壓垮著 來到鏡子前 我不太清楚 你是誰 到底是誰殘忍的 將你困住在這裡 看著你無盡的自
#
加害者
#
受害者
1
留言
阿寶的閱讀路
2025/04/15
心得|十二國記:魔性之子
作者是小野不由美。 我有看過動畫版的「十二國記」,也看過作者另一部作品「屍鬼」, 尤其是屍鬼後半段受害者轉化為加害者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在製造衝突之後, 讓人很難確立其中一方是反派,只能說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存在。
#
閱讀
#
詛咒
#
作者
1
10
Ken Koo的沙龍
2025/04/13
碎憶迷蹤:消失的線索
這是一篇懸疑小說,講述了萬言和陳曦追查 Horizon 計劃真相的故事,過程中他們收到神祕訊息,並在南港碼頭與逃離實驗基地的受試者 H-21 江黎重逢。文章情節緊湊,充滿懸念。
#
AI
#
方格新手
#
人體試驗
喜歡
留言
靈氣師的療癒協奏曲|與古埃及靈氣同見同行
2025/04/12
演藝人員性騷擾事件後復出:別讓沉默縱容惡行
本文探討演藝人員性騷擾事件後復出議題,批評加害者避重就輕、只為自身利益復出,未真誠道歉和賠償受害者,呼籲社會應正視此現象,勿縱容犯罪行為。作者認為沉默並不能讓惡行消失,加害者應為其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
性騷擾
#
性剝削
#
兒少性剝削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