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一|Kenneth Weinstein:中美脫鉤是特朗普的大戰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特朗普(Donald Trump)第二任期剛過百日,世界卻已經歷巨大震盪。在俄烏戰場,美歐俄圍繞烏克蘭的戰後安排反覆博弈;在金融場域,全球因為4月2日的「對等關稅」飽受衝擊;在中美前線,兩強的貿易戰仍在僵持碰撞。各界不只留意特朗普政府的下一步,也嘗試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摸索未來。
4月30日,《NOWnews》、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台大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合作舉辦「特朗普上任百日:從華府看印太戰略」座談會,邀請到美國知名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肯尼斯·溫斯坦(Kenneth R. Weinstein)演講,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主持座談,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許毓仁、前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台大社科院國際長郭銘傑與談。
其中,溫斯坦不只是2011年至2021年的哈德遜研究所總裁,更在2018年9月被特朗普任命為貿易政策和談判諮詢委員會成員,並在2020年被提名為美國駐日大使,其論述不僅投射美國保守派智庫的觀點,也是前「特朗普班底」的立場反映,更是外界理解「特朗普2.0」戰略的參考依據。不過與此同時,來自台灣產、官、學界的代表,也在對話之餘提出反問與擔憂。現場的隱微張力,恰如台灣當前的對美輿論博弈;某些懸而未決、沒有結論的對話,則無疑是對未完巨變的深沉叩問。
圍繞這次講座,《香港01》推出系列報道四篇。本篇為第一篇,聚焦溫斯坦所理解的「特朗普2.0」戰略前景。

特朗普怎麼理解自己與美國

溫斯坦首先表示,現在對台灣、美國、印太地區來說,都是一個關鍵時刻。

在溫斯坦看來,特朗普顯然自視為「局外人」(outsider)。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既未擔任民選公職、也沒有軍旅經歷的總統,不像格蘭特(Ulysses S. Grant)、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等人。因此2016年特朗普首次當選時,政綱針對的就是美國「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延展的論述基本上從2016年、2020年到2024年大致相同:美國建制派在履行職責時忘了美國本身。

溫斯坦繼續說明,過去美國的外交政策只聚焦利他項目,但這些項目既未能改變中東、阿富汗,也未能改寫反恐戰爭結局,戰爭代價卻是數十億美元與數千名美國人的生命,「顯然,我們失敗了。」此外美國建制派也在貿易上一敗塗地,他們認為自己應該促進全球自由世界秩序,這對美國來說卻是成本超過了收益。

溫斯坦指出,前述都是特朗普從30歲起就不斷闡述的論點,即便現在他已78歲,卻依舊健康、充滿活力,且希望扭轉美國的過去錯誤。

溫斯坦強調,在特朗普看來,美國試圖建立自由的全球貿易體系,尤其嘗試要將中國納入體系,結果就是導致美國的去工業化、美國工人失業,並讓製造業轉移到了中國。但中國拒絕遵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同意的公平貿易規則,而是通過國有企業進行大量補貼、讓自己取得優勢,尤其是在價格優惠上超過競爭對手。此外特朗普也認為,美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太忙於取悅談判桌對面的對手,所以簽下對美國長期有害的自由貿易協定。「回顧特朗普在2016年、2020年、2024年的願景,『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中都包含了製造業,這對特朗普來說非常關鍵。」

溫斯坦表示,特朗普雖然是億萬富翁,卻也是少數在紐約皇后區(Queens)長大的一位。他之所以從政,原本是想被建制派接納為成員,卻發現自己從未得到建制派尊重,更發現建制派總是在「管理」(manage)、而沒有「改變」(transform),也沒有帶來改變應有的新視野。

因此溫斯坦指出,概括特朗普的執政本色,就是這位總統自視為「變革型領導人」(transformative leader),他不「管理」事物,也不做下一個布殊(George HW Bush)與拜登(Joe Biden),而是認為自己與命運、歷史有著某種契合,尤其2024年夏天賓州巴特勒(Butler)的暗殺事件,更是強化了特朗普這種「天將降大任」的認知。

從「特朗普1.0」到「特朗普2.0」

溫斯坦表示,其實特朗普第一任期還是相對「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畢竟他對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還不夠有信心,所以主要是依靠建制派的關鍵成員,來幫自己打造團隊。因此第一任期其實是由建制派,例如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保守派,例如趙小蘭(Elaine Chao)、蓬佩奧(Mike Pompeo)、黑利(Nikki Haley);以及民粹主義者(Populist)所組成的聯盟。

但在「特朗普1.0」中,民粹主義者的聲音還不明顯,大概也就是特朗普自己、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以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但溫斯坦接著指出,在特朗普離任的後4年,已經擁有執政經驗的民粹主義團隊開始反芻過去,來為特朗普制定詳細的政治議程,打造了「特朗普2.0」的執政綱領。此外這屆政府中的保守派,例如魯比奧(Marco Rubio)、沃爾茲(Mike Waltz)等,他們與「特朗普1.0」的黑利、蓬佩奧、彭斯(Mike Pence)相比,又更接近民粹主義派;再加上副總統又是一位明顯的民粹主義者,這無疑為「MAGA」議程提供了前進動力。但這個議程究竟意味著什麼?

溫斯坦首先強調,對自由世界秩序來說,這意味美國已不再為其他國家的防禦和安全負責。「總統從一開始就明確表達了這一點,他的觀點很簡單,就是歐洲人需要比現在走得更遠。」溫斯坦回顧,從「特朗普1.0」開始,歐洲的國防開支就持續增加,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施加的壓力,部分原因則是普京(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這一次我認為訊息很明確,德國新政府即將就任,現在與默克爾(Angela Merkel)時期不同。」溫斯坦認為,默克爾過去一直是特朗普的眼中釘,不僅拒絕增加國防開支,更利用美國安全保護傘(security umbrella)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建設北溪二號管道、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並與其他美國對手打交道。

溫斯坦指出,這屆的德國新政府已經明白,保障德國自身防禦是德國自己的責任,也已通過改革法案來大幅增加德國的國防開支。「我認為未來可以看到強大德國在歐洲的崛起,而這本來就是德國的傳統角色,只是冷戰結束、兩德統一後,德國決定要簡單依靠美國的『核保護傘』(nuclear umbrella)來為自己提供防禦。」

溫斯坦也提到,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北約構成威脅、德國國防開支也大幅增加,未來的德國國防工業將與歐洲國防工業,特別是烏克蘭國防工業更靠近。溫斯坦指出,烏克蘭從2022年起就一直是軍備實戰的試驗場,尤其是尖端武器開發商,「因此我認為德國的投入將大大加強歐洲防禦,使美國能夠集中精力應對印太地區的安全挑戰。今年6月海牙的北約峰會上,各界應該能看到北約各國採取嚴肅舉措,更加努力要將國防支出從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提高到5%水準,目標是3.5%用於軍備、1.5%用於人員、撫卹和相關基礎設施。」

溫斯坦接著談到印太地區,表示「台灣同樣義不容辭」。溫斯坦指出,過去幾年台灣在提升軍備開支、延長兵役上有所進展,目前兵役已經延長至一年,「台灣有義務效法德國的做法,但主要是效法以色列。台灣必須明白,防務歸根究柢是自己的事,美國會提供協助,但更重要的是,台灣要表現出自衛、自我武裝的意願。」溫斯坦表示,這是一個巨大挑戰,需要改變當下的戰略思維,台灣為自己做的越多,就越容易與美國合作、獲得防禦。

溫斯坦強調,對當前的美國來說,中國是主要安全挑戰,美國需要確保第一島鏈的安全,而對台灣、日本與菲律賓的威脅,就是對美國威懾力的深層威脅,也是對美國安全和貿易能力的深層威脅。

特朗普為何發動關稅戰

溫斯坦接著談到貿易,表示特朗普希望從根本改變世界貿易體系,方法就是通過自己最喜歡的工具:關稅。

溫斯坦強調,關稅是在「解放日」(Liberation Day)、也就是4月2日宣布,目標除了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以10%普遍關稅來為美國增加收入外,也是希望與貿易夥伴及對手進行一系列談判,來降低美國商品進入各國的關稅、減少非關稅壁壘。溫斯坦表示,特朗普以作為「交易撮合者」(Dealmaker)自豪,美國的意圖也從來不是對他國實施永久關稅,而是要讓各國站出來,「就他們能為美國做什麼,提出最好的建議,例如取消非關稅壁壘、取消關稅、增加對美投資。」

溫斯坦指出,印度已經迅速採取行動,「當然印度原本就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徵收極高關稅,因此也擁有很大迴旋餘地,我認為他們可能會與美國達成第一份協議」;此外日本也正在與美國政府協商,日方代表已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進行了首次談判,特朗普也參與該次會談,這點令日本感到驚訝,顯然特朗普本人對於談判相當重視。

溫斯坦強調,在這些談判中,重要的是各國必須對美大膽提案,且必須是嚴肅方案,因為過程會經歷一些反覆談判。「但我認為美國政府渴望達成貿易協議,特別是與盟友、夥伴的協議,因為我們要處理的最複雜協議,就是與中國的協議。」溫斯坦認為當前美國的戰略目標相當明確,就是盡可能與中國在關鍵領域脫鉤,不依賴中國的稀土與藥品,也不依賴中國製造、電動車、電池等。

當然這會為全球貿易體系帶來混亂,但溫斯坦認為,「如果美國能與夥伴和盟友達成有力的貿易協議,並讓他們增加國防開支,讓他們更有意識地與我們合作,美國就可以強化自己的盟友及夥伴,也能有效降低自己未來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溫斯坦強調,目前是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的絕佳機會,各國都能受益於更平衡、更公平的新環境。「我認為這是特朗普總統所尋求的,他是一位堅定的領導者。」

溫斯坦指出,在執政的100天中,特朗普已在許多關鍵領域取得非凡進展。例如南部邊境,「每年有超過300萬人進入邊境,但拜登政府並沒有強制管控,現在邊境都已關閉,美國正在驅逐非法移民、將他們遣返回國」;能源領域放鬆管制方面同樣有進展,美國正在擺脫綠色轉型中的高成本政策;政府也正討論嚴肅的產業政策,協助美國重建造船能力,以及在美國製造晶片的能力。

溫斯坦強調,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鼓勵台灣政府迅速對美提出大膽提議,一個現實、嚴肅的提議,來加大軍事開支、強化訓練,處理台灣一直面臨的資訊安全和網路安全挑戰。我認為我們將看到一個更強大的台灣,同時還有更強大的美國,美台貿易、安全合作也得以增強。」

原文發表網址:

2025.5.5

特朗普百日・一|Kenneth Weinstein:中美脫鉤是特朗普的大戰略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3541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77會員
408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對金融市場絕對是“爆炸性”的核彈。 近日,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朗普公開表達了他對總統在利率與貨幣政策上應具發言權的立場,這一看法直接挑戰了美聯儲長久以來保持的政治中立與獨立決策的傳統。 在週四於海湖莊園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特朗普自信滿滿地分享道:「憑藉我個人在商業領
Thumbnail
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對金融市場絕對是“爆炸性”的核彈。 近日,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特朗普公開表達了他對總統在利率與貨幣政策上應具發言權的立場,這一看法直接挑戰了美聯儲長久以來保持的政治中立與獨立決策的傳統。 在週四於海湖莊園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特朗普自信滿滿地分享道:「憑藉我個人在商業領
Thumbnail
1. 在唐納德·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1,456天裡,公司稅下調,貿易戰開打,新冠疫情肆虐,美國前幾大公司市值擴大近9萬億美元。 2. 彭博匯總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自2016年大選日以來上漲55%
Thumbnail
1. 在唐納德·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1,456天裡,公司稅下調,貿易戰開打,新冠疫情肆虐,美國前幾大公司市值擴大近9萬億美元。 2. 彭博匯總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自2016年大選日以來上漲55%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特朗普遇刺,全球刷屏並為之轟動和震撼。這一“史詩級”事件,如同驚雷劃破天際,瞬間吸引了全球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注與熱議。與此同時,在美聯儲降息預期日益濃厚的當下,特朗普的支持率逆勢上揚,猶如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正悄然重塑全球金融市場的版圖,其潛在影響力,足以引發一場金融界的“地震”。 風暴眼中,黃
Thumbnail
特朗普遇刺,全球刷屏並為之轟動和震撼。這一“史詩級”事件,如同驚雷劃破天際,瞬間吸引了全球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注與熱議。與此同時,在美聯儲降息預期日益濃厚的當下,特朗普的支持率逆勢上揚,猶如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正悄然重塑全球金融市場的版圖,其潛在影響力,足以引發一場金融界的“地震”。 風暴眼中,黃
Thumbnail
自二零一五年特朗普(Trump)參加總統競選,他的重要競選綱領就是提倡「花旗優先(America first)」,並期盼領導花旗可以再次偉大起來。及後,特朗普成功當選總統,任內上至外交,下至內政,堅持奉行「花旗優先」的原則,全國經濟瞬間蓬勃發展,失業率創十五年新低,人人生活安定快樂......
Thumbnail
自二零一五年特朗普(Trump)參加總統競選,他的重要競選綱領就是提倡「花旗優先(America first)」,並期盼領導花旗可以再次偉大起來。及後,特朗普成功當選總統,任內上至外交,下至內政,堅持奉行「花旗優先」的原則,全國經濟瞬間蓬勃發展,失業率創十五年新低,人人生活安定快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