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美業這幾年,
接觸國內外的沙龍品牌至少超過50家,
以下是我親測後留下來的5個選品標準:
1|肌膚可見變化 > 成分看起來厲害
品牌商大多會用案例照和DM跟你介紹這個成分多厲害,
但單看成分沒用,
甚至市場上越來越多標榜『專利成分』,
你根本也不知道裡頭賣的是什麼藥。
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客人自己做完說『好像變亮欸』、『怎麼摸起來不一樣』這種回饋」。
沒有明顯感受,
顧客回流機率直接腰斬。
2| 好卸好清潔
療程時間就是錢。
質地好操作、導入不黏膩、卸除不費時,
Ex:上防曬是否容易起屑、
面膜卸除是否要擦拭很多遍……
也是要重視的隱藏成本。
3|價格區間要留利潤空間
保養品不是越貴越高級,
畢竟身為工作室,
很難將課程定價拉高跟店面一樣,
所以要花時間尋找安全有效但價位在合理範圍的保養品;
而不是已經被市場炒作起來的溢價品牌商品。
真正的關鍵是:「能不能設計成有價值感的療程,還有足夠利潤留給自己」。
畢竟要有足夠的盈餘,
才能持續開發新課程,
保持穩定的進步幅度。
近期接洽到一個品牌,
『單一品項』的儲值金就要36萬,
就算這個產品再怎麼吸引我,
[ 他說是專利,
但我找到了差不多的品項;
此外,只靠這支商品並不夠力,
尚需其他配套 ]
站在工作室經營者的立場,
我是不會跟進。
4|適用膚質範圍廣 / 易搭配
單品能不能做複合式搭配?
(很多品牌都主打整個系列都要使用同一家的商品,
但真的懂的人就懂)
能不能用在乾肌也能調整給油肌?
是否適用敏弱肌,
但又能達到可見的效果?
適用彈性大,庫存壓力才會小。
5|品牌售後穩不穩?
只賣貨、不教學、售後難聯絡、供貨不穩定的品牌,
一律不碰。
當然,
有時候需要配合一段時間才看的出端倪,
所以我會不斷尋找新品牌,
適時汰舊換新。
我需要的是成為我工作室「療程力」的產品,
而不是倉庫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