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活在一個極為奇特的時代。
科技飛速,社群爆炸,AI崛起,人人都能成為一個品牌、一個角色、一張臉。也許曾被一句話打動:「只要你有特色,網路就會記得你。」
然而占星視角下「水瓶是革新之風,也是孤絕之星。它給你自由,同時考驗你是否能承受自由的代價。」你可以活得更純粹,也可能…被這份純粹壓垮。沒有不經歷現實的毒打 ,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世界繞著你轉...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象徵權力的行星進入代表群體與網路的領域
權力開始轉移,從金權與家族體系,來到自媒體.演算法與群眾的手中。
因流量掌握了財富,也因流量被時代吞噬,任何工作都有他的風險,流量愈高 你就要有經的起 落下摔落的本錢。
自媒體是選擇與浪共舞
對想靠自媒體混口飯吃的人來說,有幾件事值得記下來:
1. 流量是變動的,不是你的價值
流量高,不代表你高人一等;流量低,也不代表你無能。
你可以把流量看作「風」,而你,是那艘在風中前進的小船。
你唯一能掌控的,是你的舵與方向感,而不是風的大小。
2. 你要有從高處摔下來的本錢
平台演算法說變就變,大眾喜好朝三暮四,熱度一過,下一波就被淹沒。這不代表你不努力,而是你在跟一種「無常」打交道。
如果你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一支影片爆紅」或「粉絲量成長」上,你就會在這個時代裡,被流量的波浪吞噬。
3. 水瓶時代呼喚的是:「覺醒的創作者」
水瓶的真正精神,是「為群體帶來覺醒」
不是追求紅,而是追求有靈魂的連結。
你是來當訊號塔,不是煙火
安迪·沃荷的一句名言:「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出名15分鐘。」
那些能長久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人,通常有三樣本錢:
1.穩定的自我認識:不因一時的風向就改變方向。
2.多元技能組合: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平台籃子裡。
3.心理韌性與修復力:承受得起沒有掌聲的日子。
名氣是短暫的,作品是永恆的。
要先搞清楚你是誰,才有力量傳遞給世界。
別怕紅得慢,只怕紅得空洞。
你想表達的「自己」,準備好被放大、被消費、也被誤解了嗎?
自媒體的核心是「自我」,但水瓶時代的自我,是公開的、編輯過的、社群化的自我。
被逼著經營一種人設
被觀眾期待扮演某個角色
漸漸地,分不清你到底在「做自己」,還是在「做觀眾眼中的你」
如果你內在沒有穩定的定位、
沒有處理過自我價值的議題,那麼這條路,
會讓你迅速耗盡靈魂。
自由的代價是高度自律
自由雖美,但背後的代價是
沒有底薪、沒有保障,演算法說斷就斷
不上線=沒收入,上線=得演戲+扛住負能量
粉絲今天愛你,明天轉推別人你也拿他沒辦法
生病不想開台?你可能會被遺忘
自律心態崩塌,就像廢掉一間店一樣快
自媒體沒有老闆,但你得自己當老闆;
你沒有工時,但你會永遠在上班。
為什麼有流量但不一定能賺錢?
這不是都市傳說
流量 ≠ 支持
訂閱 ≠ 付費
觀眾愛你 ≠ 願意掏錢支持你
「斂財台」反而人氣掉得快,「佛系主」流量穩定但變現超難。
「賺錢難,穩定更難,還要一直演下去。」
許多觀眾不喜歡看到業配與廣告, 當看到有廠商參與後很容易對創作者反饋,你變了...在有金主的干涉下,如何讓創作內容維持住吸引力,是新的考驗。
心態,是這條路的生死分水嶺
你要承受被遺忘的恐懼
你要處理私訊裡的情緒勒索與騷擾
你要學會在崩潰時仍維持人設微笑
請不要只看成功者的光,忘了那堆倒下的背影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真相:
熬夜到凌晨三點,只為剪一支10分鐘的片
一週掉了300個訂閱,開始懷疑人生
被酸民攻擊,只因某句話踩到政治紅線
合作廠商拖款、平台改演算法、人氣瞬間崩跌
網路上紅的永遠是金字塔頂端那群人,
而底下那成千上萬的努力、掙扎、轉行、消失的創作們,
逐漸埋沒淡忘。
成功不是你會不會紅,而是你能不能
長時間堅持、面對真相、承擔現實。
所以,不是潑冷水,而是提醒你:
畢業後先去職場磨個三到五年,了解社會如何運作、人際怎麼處理、財務如何規劃。
讓現實鞭打你一遍後,再決定要不要投入這條自由但殘酷的路。
有「流量」就有能見度,也有風險、壓力與暴露
這不是冷酷,而是能提高存活率的「智慧」。
清楚的特色定位
能自律不拖延的行動力
強健的心理彈性
能持續輸出的創意泉源
一個靈魂可以冒險的年代
水瓶時代的最大祝福是
沒有人可以定義你
你可以是
一個不上鏡的聲音、一個用分身陪伴粉絲生活的V、
一個無人知曉的小眾靈魂,一個用文字來打造發聲出口的平台、
一個透過線上教學分享資訊的師者,一個用影片記錄生活的網紅
只要你誠實而穩定地發光,世界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你不用模仿,也不用競爭,你需要找到
你的語氣
你的觀點
還有願意陪你慢慢走的人
因為那才是自媒體真正的本質:讓真實的你,有機會與世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