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rst Solar, Inc.(NASDAQ: FSLR)在2025年再次成為機構投資人關注的焦點。Wolfe Research 最新給予「優於大盤」(Outperform)評等,對其未來前景表達樂觀,同時億萬富豪對沖基金經理 Ken Griffin 也透過其旗艦基金 Citadel 增持此中型股,視其為具有長期爆發潛力的重要部位。隨著全球再生能源資金流持續推進,尤其是美國政策力挺能源轉型之際,投資人若要評估 First Solar 的可持續競爭力與估值合理性,必須從基本面、產業結構與風險因子等多維角度逐一審視。以下將就十個核心問題全面拆解 First Solar 的投資價值。
Wolfe Research 將 First Solar 上調至「優於大盤」,主因在於其獲利能見度上升、合約訂單穩定、以及製造成本結構優化。Wolfe 指出,First Solar 一體化的美國生產能力,在面對全球模組價格壓力與中國過剩產能時展現出防禦優勢。該機構將目標價由225美元上調至280美元,預期2026年前 EBITDA 與現金流將持續上修,支持評價上調的基礎。從財報數據觀察,First Solar 交出亮眼成績。2025年第一季營收達15億美元,年增32%,EBITDA 達5.23億美元,毛利率提升至38%,主因在於製造效率提升與《降低通膨法案》(IRA)帶來的補貼效益。同期淨利潤為3.27億美元,推升近12個月的每股盈餘至10.72美元。公司現金部位達24億美元,幾乎無長期負債,資產負債表穩健,在利率仍高檔盤旋的環境中極具抵禦風險能力。分析師預測2025全年營收將突破62億美元,自由現金流有望達13億美元。
First Solar 受惠於美國清潔能源政策導向明顯,尤其是 IRA 補助方案對本地製造商提供稅收抵免(PTC),讓其本土製造優勢轉化為實質利潤。與多數依賴中國供應鏈的太陽能企業相比,First Solar 具備純美國製造供應能力,可100%領取IRA補助,這在企業 ESG 審核日趨嚴格的情況下,更具吸引力。截至2026年,公司在美國計劃中的產能將達12GW以上,牢牢占據政策風口。
技術層面,First Solar 採用專利性的碲化鎘(CdTe)薄膜模組,相較於多數業者採用的多晶矽模組,具備高溫下效能穩定、不依賴高價矽料原料等優勢。其模組在美國西南、中東及東南亞等高輻射地區具備實地發電效率優勢。雖然單片模組效率略低於晶矽模組,但系統整體效率相當,且製造成本具競爭性。根據2025年資料,First Solar 最新模組效率已提升至20.9%以上,與矽基模組差距大幅縮小。
目前,First Solar 的在手合約訂單已達78GW,涵蓋至2030年後,客戶包括NextEra、Enel與Ørsted等全球大型電力開發商。長約合約結構讓公司具備極高的營收穩定性與價格議價能力。新簽合約普遍內建價格調整條款,有助於對抗勞動與原物料成本波動。考量目前年產能尚未達15GW,此一龐大合約量將為未來數年營收成長提供實質支撐。
就估值而言,First Solar 目前前瞻本益比約為21倍,EV/EBITDA 為14.3倍,略高於中國同業(如晶科能源)10倍以下的評價水準,但明顯低於Enphase、SolarEdge等美國太陽能設備股的倍數。考量其低負債、穩定毛利與政策紅利現金流,目前股價溢價具有合理性。其每股淨值比(P/B)為2.6倍,預估2026年前ROE可維持在15%至20%區間。
Ken Griffin 的 Citadel 將 First Solar 納入中型股策略配置,反映機構投資人對具備競爭優勢、政策支撐與成長能見度的公司有強烈偏好。Citadel 策略一向強調資本效率與結構性成長潛力,而 FSLR 在 IRA 政策紅利、全球化產能擴張與技術護城河三方面均具備優勢。除了 Citadel,D.E. Shaw、Millennium 等知名機構近期亦持續增持,機構信心正在累積。
然而,風險仍不容忽視。First Solar 雖不仰賴中國供應鏈,但其CdTe原料「碲」屬稀有金屬,仍具備供應鏈波動性。此外,IRA政策若在2024年美國大選後出現調整,可能對其稅收抵免收入造成不確定性。此外,中國模組若經東南亞規避關稅重返美國市場,亦可能對價格形成壓力。以上變數均需中長期投資人持續追蹤。
放眼全球,根據BloombergNEF預測,2030年全球太陽能年新增裝機將突破500GW,公用事業型案場將占一半以上。First Solar 預計2026年前全球產能將倍增至25GW,且控制供應鏈的策略令其具備議價與交期優勢。其在印度、中東與歐洲的客戶佈局亦逐步成熟,營收來源多元,有助於抵禦單一市場政策風險。
目前分析師整體偏多,12個月平均目標價為275美元,較目前約227美元股價有超過20%上行空間。EPS預估2027年前年複合成長可達18%,主因來自毛利改善、營運槓桿擴大與出貨穩定放量。Wolfe、摩根大通與Cowen近期皆上調FSLR自由現金流預估,並維持「買進」與「優於大盤」評級。
綜上所述,First Solar 是少數兼具政策支撐、財務穩健、技術優勢與訂單可見度的太陽能股。雖然地緣政治與政策變數仍是風險來源,但整體結構性利多因素明確,成為機構級能源轉型核心配置的熱門標的。對於尋找再生能源長線佈局標的的專業投資人而言,FSLR無疑是一檔值得關注與深入研究的重點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