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最後一塊拼圖完成─跨越大坑溪自行車橋已開放通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5.05.09 台北市政府

位於臺北南港與新北汐止交界的大坑溪,近日可在匯入基隆河口處看到一座嶄新的自行車橋,該座跨越大坑溪的自行車橋開放通行後,讓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在雙北間的斷點終於接上,不再需要沿著大坑溪兩岸繞行至南港路一段上的南港橋與車爭道,使得往來雙北的綠色交通更加便捷,鐵馬族可以更安全輕鬆的進行一趟基隆河河岸風光巡禮!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南港跨越大坑溪自行車道新建工程施工位置在大坑溪匯入基隆河處附近,自臺北市南港區跨越大坑溪至新北市汐止區,興建約4公尺寬,長約55.6公尺的獨立橋梁連接雙北河濱自行車路網,進一步推動綠色交通運輸、鼓勵市民朋友使用綠色運具,並一併整頓兩岸的環東大道橋下空間、規劃暢通的自行車動線及舒適友善的人行空間,提供市民朋友往來南港及汐止地區更加便捷,更安全舒適的多接觸大自然、走向戶外欣賞河岸風光。

新工處工務科東區工務所主任王志順補充表示,本工程契約金額為1億403 萬6449元,112年10月11日開工,114年3月21日完工。本工程將大坑溪右岸(新北端)既有牽引樓梯打除並改善現地坡度,讓騎士們可安全騎乘或牽引自行車;在大坑溪左岸(臺北端)則利用環東大道橋下空間設置自行車道,避免市民朋友騎乘於南港區的港東街與汽車爭道險象環生,同時於環東大道下方空間栽種植栽塑造城市綠意,並設置休憩座椅供作市民朋友休閒娛樂場所,提供騎乘自行車或是休閒遊憩漫步於此區域的市民朋友享受綠色植物的簇擁及基隆河岸美麗風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分埔少年的沙龍
6會員
703內容數
分埔長大的孩子,雖然賃居外地,仍心繫家鄉。
分埔少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6
2025.04.02 台北市政府 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營造以人為本的友善步行安全環境,是臺北市重要的施政策略。永康商圈為臺北市知名及重要觀光商圈,近年來榮獲多項國際殊榮,包括2022年知名旅遊外媒《Time Out》雜誌評選為「全球最酷街道」之一,其已展現國際魅力與在地文化特色,然而假日人潮絡繹不絕
2025/05/16
2025.04.02 台北市政府 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營造以人為本的友善步行安全環境,是臺北市重要的施政策略。永康商圈為臺北市知名及重要觀光商圈,近年來榮獲多項國際殊榮,包括2022年知名旅遊外媒《Time Out》雜誌評選為「全球最酷街道」之一,其已展現國際魅力與在地文化特色,然而假日人潮絡繹不絕
2025/05/16
2025.05.13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3)日舉辦「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賴清德總統親臨主典,總統府郭雅慧發言人、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王正旭立委、陳菁徽立委、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周志浩次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彭立沛副主委、內政部吳堂
2025/05/16
2025.05.13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3)日舉辦「衛生福利部防疫中心興建工程」動土典禮,賴清德總統親臨主典,總統府郭雅慧發言人、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立法院衛環委員會王正旭立委、陳菁徽立委、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周志浩次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彭立沛副主委、內政部吳堂
2025/05/16
2025.05.16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交通暢行」的市政願景,致力提升用路人安全,保障行人權益,營造更友善的步行環境,打造宜居的竹市。工務處表示,市府推動各區人行道改善計畫,並於近期順利完成「東園街人行道銜接工程」,此次工程針對東園街與光復路二段銜接處進行實體人行道改善,大
Thumbnail
2025/05/16
2025.05.16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積極落實市長高虹安「交通暢行」的市政願景,致力提升用路人安全,保障行人權益,營造更友善的步行環境,打造宜居的竹市。工務處表示,市府推動各區人行道改善計畫,並於近期順利完成「東園街人行道銜接工程」,此次工程針對東園街與光復路二段銜接處進行實體人行道改善,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4.08.05 台北市政府 北市水利處表示,「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已於日前完工,完工的指南溪段已揮別三面光舊貌,並且打造親水緩坡,營造生物適合棲息的環境。水利處期望因此恢復河溪生命力,提供宜人的親水空間。另沿北政國中與堤防邊,則闢建了新步道,讓居民步行動線更便利。 水利處工務
Thumbnail
2024.08.05 台北市政府 北市水利處表示,「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已於日前完工,完工的指南溪段已揮別三面光舊貌,並且打造親水緩坡,營造生物適合棲息的環境。水利處期望因此恢復河溪生命力,提供宜人的親水空間。另沿北政國中與堤防邊,則闢建了新步道,讓居民步行動線更便利。 水利處工務
Thumbnail
高架橋北端為博愛路,南端則為中山路。這座橋曾是許多騎機車者害怕的地方,但隨著時間過去,已成為普通景點。2018年及2019年曾舉辦高雄馬拉松,參與者可以透過跑步方式經過這座橋,同時欣賞正在拆除中的高雄車站地面月臺。擁有歷史價值的畫面,幸好當時有拍照記錄。
Thumbnail
高架橋北端為博愛路,南端則為中山路。這座橋曾是許多騎機車者害怕的地方,但隨著時間過去,已成為普通景點。2018年及2019年曾舉辦高雄馬拉松,參與者可以透過跑步方式經過這座橋,同時欣賞正在拆除中的高雄車站地面月臺。擁有歷史價值的畫面,幸好當時有拍照記錄。
Thumbnail
2024.04.11 新竹縣政府 串聯起桃園市新屋、新竹縣新豐的「雙新自行車道」今(11日)舉辦通車典禮,新竹縣長楊文科、桃園市長張善政及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副分局長黃秋揚、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長楊人傑等人共同剪彩啟用,楊文科、張善政均表示,這是桃園市及與新竹縣合作的新里程碑,也邀請全
Thumbnail
2024.04.11 新竹縣政府 串聯起桃園市新屋、新竹縣新豐的「雙新自行車道」今(11日)舉辦通車典禮,新竹縣長楊文科、桃園市長張善政及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副分局長黃秋揚、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長楊人傑等人共同剪彩啟用,楊文科、張善政均表示,這是桃園市及與新竹縣合作的新里程碑,也邀請全
Thumbnail
今年初高雄沉浸在環狀輕軌全線通車的喜悅之中,不過於此同時舊打狗驛故事館也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故事館到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軌道在今年初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終於完成了貫通,讓長年以來的動態保存鐵道跨出了一大步。
Thumbnail
今年初高雄沉浸在環狀輕軌全線通車的喜悅之中,不過於此同時舊打狗驛故事館也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故事館到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軌道在今年初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終於完成了貫通,讓長年以來的動態保存鐵道跨出了一大步。
Thumbnail
2024.03.12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為打造自行車友善城市,持續推動自行車道斷點串連工程,在觀旅局積極爭取下,於112年底獲得經濟部水利署水環境計畫補助3,300萬,辦理潭子區旱溪西路(潭興路至南興北二路)自行車道建置工程,今(12)日召開施工前說明會,聽取地方意見,以降低施工期間對居民
Thumbnail
2024.03.12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為打造自行車友善城市,持續推動自行車道斷點串連工程,在觀旅局積極爭取下,於112年底獲得經濟部水利署水環境計畫補助3,300萬,辦理潭子區旱溪西路(潭興路至南興北二路)自行車道建置工程,今(12)日召開施工前說明會,聽取地方意見,以降低施工期間對居民
Thumbnail
2024.03.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各區建設發展,為紓解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交通壅塞情形,由市府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辦理「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將大肚區華南路延伸至南屯區向上路,全案分為2期施作,其中第1期自遊園路口起206公尺路段,已於1月12日完工,將持續拉近城
Thumbnail
2024.03.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各區建設發展,為紓解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交通壅塞情形,由市府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辦理「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將大肚區華南路延伸至南屯區向上路,全案分為2期施作,其中第1期自遊園路口起206公尺路段,已於1月12日完工,將持續拉近城
Thumbnail
認識東豐自行車綠廊-台中市 東豐自行車綠廊為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全長約13.6公里,結合鐵道特色的綠能旅遊動線,如鐵道月台改建的涼亭、平行於自行車道的鐵軌、紀念921地震的斷層月台公園等,皆具有歷史教育與時代意義;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車道兩旁更有種植綠美化,沿線綠意昂然
Thumbnail
認識東豐自行車綠廊-台中市 東豐自行車綠廊為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全長約13.6公里,結合鐵道特色的綠能旅遊動線,如鐵道月台改建的涼亭、平行於自行車道的鐵軌、紀念921地震的斷層月台公園等,皆具有歷史教育與時代意義;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車道兩旁更有種植綠美化,沿線綠意昂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