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舊打狗驛故事館=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軌道貫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年初高雄沉浸在環狀輕軌全線通車的喜悅之中,不過於此同時舊打狗驛故事館也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故事館到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軌道在今年初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終於完成了貫通,讓長年以來的動態保存鐵道跨出了一大步。

兩輛靜態保存蒸汽機車來到號誌樓前,彷彿回到日本時代的景象

兩輛靜態保存蒸汽機車來到號誌樓前,彷彿回到日本時代的景象

舊打狗驛故事館的前身是臺鐵高雄港車站,廣大的站場自日本時代縱貫線通車以來便肩負著高雄港及城市中工業產品的轉運重任。然而隨著交通環境改變,高雄港車站所在的高雄臨港線西段在2008年停駛。車站隨後由高雄市政府協助臺鐵代管場地,並在2010年委託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成立打狗鐵道故事館,成為民間鐵道社團實踐鐵道文化保存理念的實驗場。而後在2017年由古庭維館長發起的春臨台灣文化事業坊及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接手故事館的營運,並在同年10月改名為舊打狗驛故事館。

雖然高雄市政府當年相當積極向台鐵爭取高雄港站的代管與活化,但這十多年來卻也對這塊場域造成許多破壞。尤其是由舊臨港線鐵道改建而來的高雄輕軌工程進行時,工程車輛進出將軌道壓壞,同時也在軌道上傾倒了大量廢土。為了讓自行車與行人安全地步行在場站鐵軌間,在輕軌站和公園陸橋下四處設置的木棧道也阻斷了保存車輛動態移動的可能。雖說覆蓋的時候官方主打著可逆式工法,但真的要拆除時卻又遇上公部門權責劃分不清,短短數公尺的木棧板就像是分開牛郎織女的銀河一樣遙遠。

最近的距離是面對面卻無法連結

最近的距離是面對面卻無法連結

幸賴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第三屆理事長、舊打狗驛故事館館長古庭維與團隊不斷和高雄市政府來回磋商,陸續向市政府爭取到軌道復建經費,調整輕軌車站人行棧板的設計,在今年初公園陸橋下的木棧道也終於拆除,以類平交道的方式打通了南北的軌道。3月9日趁著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改選第四屆理監事的機會,古館長特別舉辦了簡單的貫通儀式,實際展演車輛調度、號誌樓操作,並將兩輛蒸汽機車拉到北號誌樓前給學會會員欣賞。

根據內部消息,今年高雄市政府將會利用這個得來不易的動態保存鐵道舉辦特別活動。歡迎大家有空來高雄走走,一起給現場工作人員最直接的打氣與鼓勵!

今年預計將會使用調車機牽引守車載客運行

今年預計將會使用調車機牽引守車載客運行

探訪時間:2024.3.
完稿時間:2024.3.

avatar-img
44會員
183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宜蘭線北段工程通車至猴硐後,終於來到了計畫中最為險峻的三貂嶺。將基隆河與雙溪流域分隔開來的三貂嶺,早從清代便是往返台北與宜蘭的必經之路,但在過去得要花費數小時才能徒步翻越。三貂嶺隧道在工程計畫中接續在猴硐至三貂嶺的第四工區後,再度由大倉組承包下這個宜蘭線上數一數二的大工程。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這次的宜蘭線舊線
從縱貫線八堵站分歧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宜蘭線過去因複雜的地形導致運轉效率低落,臺鐵便在1970-1980年代陸續展開路線截彎取直與雙線化工程。但日本時代留下的部分土木構造卻沒有因此消失,仍等待的冒險者前來發掘......。
近期因臺鐵選定花蓮港作為新購車輛下船地,花蓮港因此人氣大增。但許多人不知道花蓮港開港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不僅是日本時代最後完成的現代化大型港灣,在北迴線通車之前可說是東部對外重要的交通門戶。但其實花蓮港周邊的環境不論在氣象或是地形等自然條件都相當差,讓人不禁好奇當初這座港口是如何開發而成?
在台南之後,2023年初連嘉義已經消失很久的轉車盤遺跡也隨著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而出土了,位置就在正進行高架化工程的嘉義車站後站站區。可惜的是目前網路公開資源裡關於這座轉車盤的地圖,只有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收錄的1932年的嘉義市區計畫平面圖,而這可能也是這座轉車盤末期的見證。至於這座轉車盤從何而來?
宜蘭線北段工程通車至猴硐後,終於來到了計畫中最為險峻的三貂嶺。將基隆河與雙溪流域分隔開來的三貂嶺,早從清代便是往返台北與宜蘭的必經之路,但在過去得要花費數小時才能徒步翻越。三貂嶺隧道在工程計畫中接續在猴硐至三貂嶺的第四工區後,再度由大倉組承包下這個宜蘭線上數一數二的大工程。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
從縱貫線八堵站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過去往來宜蘭得穿越數個隧道,讓「丟丟銅仔」為旅行伴奏。但因應北迴線開通而展開路線改善工程,宜蘭線從地方鐵道升級為幹線鐵道的過程中不少舊隧道就此荒廢,列車電氣化與空調化也讓乘客再也感受不到從隧道間落下的水滴。那些荒廢的隧道去哪了?這次的宜蘭線舊線
從縱貫線八堵站分歧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宜蘭線過去因複雜的地形導致運轉效率低落,臺鐵便在1970-1980年代陸續展開路線截彎取直與雙線化工程。但日本時代留下的部分土木構造卻沒有因此消失,仍等待的冒險者前來發掘......。
近期因臺鐵選定花蓮港作為新購車輛下船地,花蓮港因此人氣大增。但許多人不知道花蓮港開港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不僅是日本時代最後完成的現代化大型港灣,在北迴線通車之前可說是東部對外重要的交通門戶。但其實花蓮港周邊的環境不論在氣象或是地形等自然條件都相當差,讓人不禁好奇當初這座港口是如何開發而成?
在台南之後,2023年初連嘉義已經消失很久的轉車盤遺跡也隨著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而出土了,位置就在正進行高架化工程的嘉義車站後站站區。可惜的是目前網路公開資源裡關於這座轉車盤的地圖,只有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收錄的1932年的嘉義市區計畫平面圖,而這可能也是這座轉車盤末期的見證。至於這座轉車盤從何而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凱旋路上的高雄鐵路臨港線很早就已經停止載客,只在有車前往前鎮車場時才會運行。拍攝的這段鐵路最後只有變為綠廊,成為了高雄臨港線唯一一段沒有變成輕軌路廊的部分,對於這段路廊沒轉變為輕軌有點可惜,覺得輕軌若走這段可以連接高雄車站,讓高雄車站三鐵共構。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左營車站旁崇德路平交道以往的風貌,列車穿梭在許多車流中的畫面,隨著鐵路地下化後,已成為左營人永遠的回憶。
Thumbnail
大約是2018年拍攝的高雄車站臨時站過剪票閘門的天橋,最後趁著鐵路地下化之際,記錄這個天橋的樣子。
Thumbnail
這裡紀錄2018年時高雄車站臨時站的風貌,包括前站與後站外觀,及車站內的風貌。
Thumbnail
二月中旬的高雄之旅,遊記持續記錄中。 . 之前有一篇遊記中說道: 這次就是從「駁二大義站」開始,繞一圈高雄輕軌的旅程。因為免費,所以可以隨時下車看看。因為夢時代和台鋁園區的商場已經逛過很多次,這次發現北高雄有一家「義享時尚廣場」,所以我們就先到「順行」往北到「新上國小站」逛逛。 .
Thumbnail
這次到高雄走走,除了看黃色小鴨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高雄輕軌成圈」,趁著免費搭乘,來此搭乘體驗作為紀念。 . 高雄輕軌的免費搭乘,我們也坐過幾次(付費的也坐過)。我們發囉輕軌是到「龍貓隧道的美術館站」,一直很喜歡港區這一段的輕軌。大概每次來高雄就是投宿港區附近的飯店,例如城市商旅真
Thumbnail
之前看到高雄車站移回中軸線的新聞,就很想去看看兩鐵共構變成什麼樣。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凱旋路上的高雄鐵路臨港線很早就已經停止載客,只在有車前往前鎮車場時才會運行。拍攝的這段鐵路最後只有變為綠廊,成為了高雄臨港線唯一一段沒有變成輕軌路廊的部分,對於這段路廊沒轉變為輕軌有點可惜,覺得輕軌若走這段可以連接高雄車站,讓高雄車站三鐵共構。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左營車站旁崇德路平交道以往的風貌,列車穿梭在許多車流中的畫面,隨著鐵路地下化後,已成為左營人永遠的回憶。
Thumbnail
大約是2018年拍攝的高雄車站臨時站過剪票閘門的天橋,最後趁著鐵路地下化之際,記錄這個天橋的樣子。
Thumbnail
這裡紀錄2018年時高雄車站臨時站的風貌,包括前站與後站外觀,及車站內的風貌。
Thumbnail
二月中旬的高雄之旅,遊記持續記錄中。 . 之前有一篇遊記中說道: 這次就是從「駁二大義站」開始,繞一圈高雄輕軌的旅程。因為免費,所以可以隨時下車看看。因為夢時代和台鋁園區的商場已經逛過很多次,這次發現北高雄有一家「義享時尚廣場」,所以我們就先到「順行」往北到「新上國小站」逛逛。 .
Thumbnail
這次到高雄走走,除了看黃色小鴨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高雄輕軌成圈」,趁著免費搭乘,來此搭乘體驗作為紀念。 . 高雄輕軌的免費搭乘,我們也坐過幾次(付費的也坐過)。我們發囉輕軌是到「龍貓隧道的美術館站」,一直很喜歡港區這一段的輕軌。大概每次來高雄就是投宿港區附近的飯店,例如城市商旅真
Thumbnail
之前看到高雄車站移回中軸線的新聞,就很想去看看兩鐵共構變成什麼樣。
Thumbnail
意外被編輯嚴選,所以改免費公開。 住家附近的輕軌站終於開放使用,趁著休假去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