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的原罪》全書試讀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作者: 五十嵐律人

譯者: 許展寧

出版社:奇幻基地  





※本文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呼……」我想,這是好好讀完《魔女的原罪》後,第一時間能做的反應。這並非直面犯罪和悲劇後忿忿的怨歎,也非同理受害者遺族們恣意洩露的怨苦怒嗔,而是僅僅想排出旁觀一場悲劇後又在人心交互下慢慢推動另一場悲劇卻無能為力的悵然。

  整個故事由平凡的高二學生和泉宏哉的日常展開,和所有普通的青少年一樣,上學、社團、朋友與家人就是他生活的絕大部分。雖然宏哉因為腎臟疾病,每週皆須進行三次單次長達四小時的血液透析。但除此之外他並未感受到生活有任何侷限和不便。個性文靜的宏哉對是非對錯有自己的想法,思想開闊不被限制,同時也和在平穩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一般,對世界有著天真但是純然的正義和執著。而沒想到他的世界就在高二開學後因為幾個看似和自己並未干係的事件而天翻地覆……

  《魔女的原罪》一開始,少女水瀨杏梨就以輕快的提問「魔法師和魔女的差別是什麼?」破題,直球將「魔女」拋出。當宏哉努力的想要解開魔女之謎時,因偷竊社團學姊錢包的一年級學弟柴田達彌被全校排擠無視,宏哉對全校師長對此事的過度反應和正義感下,積極挖掘真相並希望幫助學弟,卻適得其反的讓學弟選擇退學並離開鏡澤町,自己似乎也因為打破默契而被忽視排擠。

  無論是同學或老師吐露的隻言片語,學校異於一般高中的校規和風氣,與鎮民中奇異的排斥,都已經指明多數鎮民相互保守一個以上的秘密。在讀者嘗試推測所謂的秘密是否和杏梨所謂的「魔女」有關係,而「原罪」又是指什麼時,失蹤數天的杏梨遺體成了劈開迷障的利刃,卻也讓宏哉的生活自此天翻地覆,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世代繼承的詛咒難以打破?】

  人的行為來自選擇,但是為何有人一念成佛,有人卻一年墮落成魔呢?在對人腦難以窺探的時期,人們就已經相信定然「有什麼」會透過血脈保留傳承。自古以來人們相信神性和尊榮可以透過血脈傳承,所以歷史上近親通婚屢見不鮮。邪惡的劣性也是如此,「龍生龍,鳳生鳳」的觀念深刻烙印,成為評判他人品行的參考。在群眾眼中,似乎人只能重蹈覆轍,遵循父母的腳步重複人生。

  《魔女的原罪》中,手冊裡的少女明明被被富裕的家庭收養,被養父母非常疼愛的長大,卻如同命運牽引一般,毫無道理和生母一樣犯下嚴重的罪刑。手冊少女之例彷彿驗證罪惡來自基因傳承,所以被害者孩子就像魔女一樣,即使什麼都不做,也因為血緣與生俱來就背負罪惡,是最接近惡魔的一群人。這些孩子將會在周遭閒言碎語的排斥和忽視中動輒得咎的掙扎生活,猶如中古世紀一旦被指認為魔女,就只能被溺於水中,以死亡證明毫無意義的清白,或者大難不死的迎接另一場處刑。所以犯下殺人罪的樫野征木希望妻子墮胎,才能終止生來邪惡的詛咒傳承。但事實上長大的宏哉卻依靠自己清澈不帶偏見的視角,找出可以端正生活的正道,不因為母親牽涉好友離世與身世真相就怨恨世界。

  現今腦科學的進步一度讓人們以為已經解開的天生惡魔的判斷基準,藉由得知特定基因影響和生理激素運作,我們似乎可以透過隱藏在皮囊下的真實情緒,成功辨別誰才是真正暴戾冷血的罪犯。然而直接用所謂的惡魔基因判定一個人的未來和命運,是否也是一種劃定魔女霸凌呢?我認為《魔女的原罪》中用宏哉的高二為例,透過他的心路歷程直接反駁了天生惡種與邪惡傳承的過時觀念。我們是否都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格,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能力選擇踏出的步伐方向,而非被前人操控的影子。    

【被堵住嘴的受害者:加害者家屬】

  人類自遠古時期開始,為了共同利益與生存,就已經設下一個又一個的規則,違反規則者因為可能侵犯任何一個人的權益,將被視為公敵。譬如史前部落就會共享採集與狩獵的收穫,也會一同分攤下一代的養育責任。共有成為部落生存法則,一旦違背私藏,旁人就會因為預測自己可能也是潛在被侵害者而被發起預防性的攻擊。現今人權當道,也倡議對人們相異之處包容理解。雖然有勸誡為主的道德標準,但保障社會能夠如常運作的就是最後一道界線:法律。因此,多數人難以理解為何有人天生就對世界保持惡意,為何有人能毫無同理的攻擊他人,又為何有人可以毫無愧疚的玩弄信任欺詐得利。這些「可能下一個受害的就是我」的未知假設帶來恐懼,恐懼帶來漠視與排擠,因此受害者家屬總會感受到周圍傳來的各式壓力。

  一直以來,世人努力的理解受害者與受害者家屬的痛苦,並努力同理傷痛沒有開關、難以事過境遷。但有別於受害者家屬能在人前大聲吐露自己的痛苦,被害者家屬似乎直接被打上「惡魔製造者」、「惡魔同伴」的標籤。過去許多重大刑案的兇手被抓獲時,媒體總愛詢問「你難道沒有發現任何不正常的地方嗎?」、「你都沒有懷疑嗎?」,有意無意的暗示早已之情,將之形塑成包庇者與幫兇,加害者家屬的任何言詞都會被視為狡辯和毫無同理的推卸。現今動輒得咎的加害者家屬常常一言不發,僅能套用標準公式的鞠躬道歉,成為悲劇後不被看見的另一群噤口受害者。可悲的是,《魔女的原罪》中鏡澤町的新一代居民為了守護僅存的接納之地,卻用了比一般民眾更壓迫懷疑的態度監視下一代言行,形成壓迫的食物鏈。

【推動新一輪悲劇的動力:不信任】

  《魔女的原罪》裡,鏡澤高中的第孩子無疑最讓人心疼。孩子們自幼就被告知自己來到此處的原因,也被灌輸自己「有罪」。默默遵循大人的期盼,接受自己絕對不能越線的警告,甚至配合喝下參雜人血的飲品,藉此安撫家長猶如驚弓之鳥的恐懼和神經質。一些還沒放棄自己的孩子以微弱但是堅定的語氣像所有人傾訴,期待這些聲音能夠成功傳到讓群聚在一起乞求容身之地的大人們心中。

  但是我也不忍苛責這些匆促斬斷過去,只求一個可以允許抬頭挺胸生存的大人們。多數家長總是認為孩子仍舊年幼,還是當初蹣跚學步需要細細看顧叮囑的幼兒,忽視孩子已經長大,能夠獨立的選擇踏出的步伐,需要的不再是強硬的攙扶,而是溫柔的引導。我想這也是強硬派遠多於保守派的的原因吧。

  就像雖然宏哉的母親靜香不相信自己養育長大的兒子是個正直又能獨立思考的好孩子,偷偷的希望洗去罪孽,但也是她在前夫犯罪時,理智的選擇生下宏哉並開始新生活。對比杏梨的母親拋棄自己女兒,靜香的愛讓人窒息卻無法否認。而諷刺的是。有別於其他早早被迫背負社會賦予原罪的孩子,一無所知長成的宏哉在沒有枷鎖下養成了清澈的本質,成為正直、善良又溫柔的好孩子。即便被重重傷害也未選擇一走了之,逃到踏出開啟新生。而是希望能留下來證明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無須為他人作為擔保,嘗試幫助其他孩子解除這個毫無道理的詛咒。

  《魔女的原罪》讀起來讓人心情複雜沉重,它講述一個少女逐漸被逼到極限,最終意外逝去的崩壞。同時也見證了另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不再天真的瞬間,預示今後都將為了解除魔女的詛咒而苦苦掙扎的未來。從一開始平和幸福的校園生活,隨著周圍人們欲言又止的反應和隱晦曖昧的透露,讓人無法停止的追隨宏哉的腳步追尋真相,最終在少女之死揭曉謎底,卻毫無解密後的暢快,徒留下無力的惆悵。書末,宏哉最後對杏梨的獻花讓我不禁落淚,不只是深深被宏哉悼念杏梨時絕望的溫柔打動,也也為了世界強壓糾正扭曲秩序的重責給一個才十七歲的少年而羞愧。

  《魔女的原罪》絕對是今年我數一數二喜歡的書,拜託所有閱讀此書的人務必從頭慢慢閱讀,和宏哉一起體驗他剎那間天翻地覆的人生,千萬不要直接翻開末章窺探落下的帷幕後隱藏著多少血淚。只有完整伴隨宏哉經歷的接連打擊,理解他的正直和掙扎,才能知道終幕多麼哀慟。

【摘錄書中讓人有感的句子】

討厭大人不願意相信小孩,也討厭小孩不懂得懷疑大人。
討厭視若無睹的老師,也討厭拒絕溝通的居民。
討厭讓人窒息的氛圍,也討厭寂寞的氣氛。
魔法師的和魔女之間的一大差異,就在於本人是否能夠自行決定善惡吧。要使用什麼樣的魔法,要用魔法救人還是傷人……
魔法師可以憑個人意志來決定生活方式;而魔女不用做任何事就會招人反感,會毫無理由地被奪走安身之處。
眾人自私的恐懼和憎恨造就出魔女。不管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只要有魔女這個身分,就會被擅自當成邪惡。
為了讓自己能夠抬頭挺胸活下去,我想要再試著掙扎一下。
因為我從來沒做過任何羞恥的事。就算親生父母犯了罪,那也不是我的罪。
相遇、回憶、絕望,我十七年來的一切全都凝聚在這裡。

一出生就被烙下了魔女的印記,大人感到恐懼,小孩選擇放棄。

我現在終於找到自己該做的事了。
為了解開魔女的詛咒—我要在這裡繼續活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訊@Azrael
9會員
69內容數
用來分享我個人各種想分享的資訊
雜訊@Azrael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愛因斯坦曾說「當一個人把自己當成真理和知識的法官時,他將被上帝的嘲笑毀滅。」《大腦切除師》一反現今在心理疾病上的尊重和侵入性治療的謹慎,帶領讀者回到1950年代那個瘋狂的年代,一窺人類傲慢的自以為是帶來的傷痛。
Thumbnail
2025/05/03
愛因斯坦曾說「當一個人把自己當成真理和知識的法官時,他將被上帝的嘲笑毀滅。」《大腦切除師》一反現今在心理疾病上的尊重和侵入性治療的謹慎,帶領讀者回到1950年代那個瘋狂的年代,一窺人類傲慢的自以為是帶來的傷痛。
Thumbnail
2025/04/28
作者: 川代紗生 譯者:黃筱涵 出版社:皇冠文化     失戀時,若心有不甘,總難免想要復仇。失去理智的攻擊傷人傷己,最好的復仇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讓對方後悔曾經的錯過。而如何將已然成為習慣的努力放下,讓失戀不再消耗自己往前邁步的力量呢?《前男友食譜埋葬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別
Thumbnail
2025/04/28
作者: 川代紗生 譯者:黃筱涵 出版社:皇冠文化     失戀時,若心有不甘,總難免想要復仇。失去理智的攻擊傷人傷己,最好的復仇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讓對方後悔曾經的錯過。而如何將已然成為習慣的努力放下,讓失戀不再消耗自己往前邁步的力量呢?《前男友食譜埋葬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毋庸置疑,對於矛人來說她絕對是邪惡的。   單純觸碰就能讓小麥枯萎、讓河水乾涸、讓大地崩裂。稍微專注點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象、聽見山洞中的竊竊私語。
Thumbnail
  毋庸置疑,對於矛人來說她絕對是邪惡的。   單純觸碰就能讓小麥枯萎、讓河水乾涸、讓大地崩裂。稍微專注點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象、聽見山洞中的竊竊私語。
Thumbnail
  「非常好,奈芭,想不到妳認草藥的工夫學得這麼快!居然連符文也沒落下。我本來還以為是樁苦差事,畢竟是聖女、聖子大人所託,就算妳什麼都學不會,我也不敢發火。」   巫師樂呵呵地邊笑邊打趣,對眼前這個眉眼神似聖女的羞澀女孩忍不住又是一番讚賞。   「現在我宣布妳是名合格的巫女了,去吧,看瓦
Thumbnail
  「非常好,奈芭,想不到妳認草藥的工夫學得這麼快!居然連符文也沒落下。我本來還以為是樁苦差事,畢竟是聖女、聖子大人所託,就算妳什麼都學不會,我也不敢發火。」   巫師樂呵呵地邊笑邊打趣,對眼前這個眉眼神似聖女的羞澀女孩忍不住又是一番讚賞。   「現在我宣布妳是名合格的巫女了,去吧,看瓦
Thumbnail
親愛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等你整理好自己,等你拾起自己的力量。 我只是比你早一點點找到加冕自己的皇冠。 對某些人來說你是魔王,黑暗包圍著你的世界成為了你的力量來源。 這個世界想妖魔化魔王,但對魔女來說魔王只是很適合黑色的王者。 天不怕地不怕的我,對你的存在總莫名地敬畏三分
Thumbnail
親愛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等你整理好自己,等你拾起自己的力量。 我只是比你早一點點找到加冕自己的皇冠。 對某些人來說你是魔王,黑暗包圍著你的世界成為了你的力量來源。 這個世界想妖魔化魔王,但對魔女來說魔王只是很適合黑色的王者。 天不怕地不怕的我,對你的存在總莫名地敬畏三分
Thumbnail
她的存在是爲了他的死亡,他的死亡是爲了她的存在,成魔成神僅在一念之間,而成魔成神卻是愛恨二元的無限擺渡。成魔卻是爲了救世,更是自我救贖的完成。
Thumbnail
她的存在是爲了他的死亡,他的死亡是爲了她的存在,成魔成神僅在一念之間,而成魔成神卻是愛恨二元的無限擺渡。成魔卻是爲了救世,更是自我救贖的完成。
Thumbnail
少女因戰亂飢荒,服毒自殺。元靈脫身來到化界,遇見一位與她一模一樣的人。那人告知她,必須獵取一個交替才能投胎……
Thumbnail
少女因戰亂飢荒,服毒自殺。元靈脫身來到化界,遇見一位與她一模一樣的人。那人告知她,必須獵取一個交替才能投胎……
Thumbnail
當我提筆寫下這一切的時候,我知道事情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奧爾良歷屆的貞德是受到神明祝福的聖女,是沐浴在恩典中的嚮導。我們從未有過安穩的睡眠,夢境中的片段終有一日會成為現實,兌現大天使米迦爾的神蹟。 預知夢是聖女貞德的天賦、使命,是上帝交付給我們的使命。
Thumbnail
當我提筆寫下這一切的時候,我知道事情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奧爾良歷屆的貞德是受到神明祝福的聖女,是沐浴在恩典中的嚮導。我們從未有過安穩的睡眠,夢境中的片段終有一日會成為現實,兌現大天使米迦爾的神蹟。 預知夢是聖女貞德的天賦、使命,是上帝交付給我們的使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