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Rock與花旗示警:2025市場深層轉變中,美國資產是否仍是投資核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隨著全球投資人面臨資產配置的艱難抉擇,BlackRock(貝萊德)與 Citigroup(花旗銀行)兩大金融巨頭近期的談話為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環境提供了深刻見解。BlackRock 重申美國資產仍是全球投資組合的核心,而花旗執行長 Jane Fraser 則指出,當前金融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更深層的結構性轉變」。這些觀點不僅點出了市場的當前風險,更引發了關於流動性、財政可持續性、風險重定價與投資者行為的關鍵問題,是每位投資人在部署資本時不可忽視的要素。

儘管面臨愈來愈多的逆風,BlackRock 仍堅定認為美國資產具備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其原因在於美國市場具備無與倫比的流動性、法規透明度與制度深度。即使穆迪(Moody’s)近期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等,BlackRock 仍指出,目前市場上仍唯有美國債券與股票市場能夠吸納規模龐大的機構資金。而目前高達約11兆美元的現金停留於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更反映出投資者面對宏觀不確定性下,傾向短天期資產與現金部位的保守態度。

然而,這筆高額現金部位不僅是對波動性的防禦,還反映出更深層次的結構性焦慮。BlackRock 執行長 Larry Fink 指出,這不僅僅是避險,更是一種「對當前制度性風險的警覺」。這個觀點也獲得花旗執行長 Fraser 的呼應。她警告說,市場目前所反映的不只是景氣循環問題,而是對全球地緣政治秩序重組、供應鏈重塑與資本成本重估的結構性反應。這些變化正在重新定義風險的定價邏輯,波及股市、債市、信貸與實體資產等各類市場。

其中,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格外引人關注。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估,若當前支出趨勢持續,2030年前美國公共債務將突破 GDP 的110%。Fink 警告說,若美國無法維持每年實質 GDP 成長率在 3% 以上,日益上升的利息支出將排擠基礎建設、教育與創新等重要公共投資。這對長期投資人而言構成兩難:一方面美國市場仍提供最高流動性,另一方面長期實質報酬可能被通膨與財政風險蠶食。

這一現實正促使資金逐步轉向其他市場。儘管 BlackRock 認為美國資產仍是配置基石,他們也觀察到更多資金正流向日本、印度與海灣地區等具備人口紅利、政策改革與地緣再平衡潛力的市場。例如,日本企業透過東證治理改革提升了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而印度則因數位基礎建設與外資持續流入而成為資本市場熱點。

地緣政治是這波結構性調整的核心主題之一。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加劇了供應鏈風險,促使投資人重新思考對於敏感產業的曝險程度,如半導體、軍工科技與能源基建。這也催化了對北美製造、國防承包商與在地物流產業的投資需求。但同時,多國企業的跨境利潤與新興市場的貿易依存度也因此承壓,市場波動性上升。

另一方面,關於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投資的討論也進入新階段。過去強力推動 ESG 的 BlackRock,如今面對來自監管單位與股東的雙重壓力,已開始開放更多客戶直接對 ESG 議案進行表決,從集中決策轉向投資人自主選擇。這一舉措不僅有助降低政治爭議,更反映出客戶對價值導向投資日益重視的趨勢。

為因應傳統資產報酬下行的壓力,BlackRock 正加碼布局私募市場,包括私募股權、不動產與基礎建設等非公開資產。這些資產雖具備高報酬潛力與低關聯性,但也伴隨流動性與估值不透明的風險。投資人在配置此類資產時,須衡量資金鎖定期與市場週期的波動影響。

監管環境的變化亦值得關注。2025 年初,BlackRock 向美國聯邦存保機構(FDIC)申請延後銀行投資的合規期限,反映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與銀行系統之間的連動風險已成為監管重點。自 2023-2024 年美國地區銀行動盪以來,監管機構正加強審查機構之間的槓桿與曝險關係,可能限制部分資產管理策略的靈活性。

在科技轉型方面,花旗銀行正大規模將內部金融基礎建設遷移至雲端平台。這不僅是提升效率的手段,更象徵著金融機構正全面擁抱數位轉型,以強化資料即時處理、風控模型與全球資金流監控能力。這對投資人意味著:未來銀行與資產管理機構將更仰賴數據驅動決策,風險評估與投資策略亦將更精細化。

綜合而言,BlackRock 與 Citigroup 傳達的是一個處於轉型期的市場圖像:資金過剩,但報酬稀缺;地緣風險升高,但科技創新也在推進;長期機會仍在,但短期波動不可輕忽。投資人若要在這個新時代中站穩腳步,不僅要擁有對基本面的認知,更要具備前瞻性與動態調整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資產仍具規模優勢、制度穩定與資訊透明等特質,但資產配置的敘事正從單一市場走向全球多元資產組合的架構。正如 BlackRock 與花旗所示,能在 2025 年勝出的投資人,不會只是順勢操作,而是能夠洞察結構性變局,提前佈局未來轉折的那一群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股 101
91會員
977內容數
✨歡迎來到【美股 101】頻道!✨ 這裡是投資者的專屬地帶!我們每日提供美股資訊、最新市場趨勢解析,讓你掌握市場脈動,贏在起跑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美國7月生產數據關注是否周期性輪動商品與製造業表現,昨日市場延續逢低之支撐買盤與多頭整理或突破,維持中性偏強,股債同步表現。
Thumbnail
美國7月生產數據關注是否周期性輪動商品與製造業表現,昨日市場延續逢低之支撐買盤與多頭整理或突破,維持中性偏強,股債同步表現。
Thumbnail
市場關注題材成長性隨著競爭壓力出現逐步轉向週期或穩定表現,資金震盪消化利率變化,伺機押注基本面穩健逢低布局,昨日市場維持中性偏弱,震盪、並有反彈、支撐與小幅突破。
Thumbnail
市場關注題材成長性隨著競爭壓力出現逐步轉向週期或穩定表現,資金震盪消化利率變化,伺機押注基本面穩健逢低布局,昨日市場維持中性偏弱,震盪、並有反彈、支撐與小幅突破。
Thumbnail
美國經濟穩增長、物價壓力增速趨緩,消費者情緒尚未降溫,整體經濟增長仍然有撐,目前仍利好於基本面,中小型股位階相對強勢,並在昨日見逢低買盤,整體皆有落後補漲、支撐與多頭突破現象。
Thumbnail
美國經濟穩增長、物價壓力增速趨緩,消費者情緒尚未降溫,整體經濟增長仍然有撐,目前仍利好於基本面,中小型股位階相對強勢,並在昨日見逢低買盤,整體皆有落後補漲、支撐與多頭突破現象。
Thumbnail
歐洲跟進宣布降息並未激勵市場,留意市場關注基本面下檔支撐與成長性之間權衡,市場維持中性震盪,黃金原物料、醫療、比特幣相關、仍有表現,巨型股輪動支撐指數。
Thumbnail
歐洲跟進宣布降息並未激勵市場,留意市場關注基本面下檔支撐與成長性之間權衡,市場維持中性震盪,黃金原物料、醫療、比特幣相關、仍有表現,巨型股輪動支撐指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