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1. St. Germain-des-Prés(聖日耳曼德佩區)
a. Saint-Sulpice Church
b. 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
c. Delacroix Museum
2. Notre-Dame Cathedral of Paris(巴黎聖母院)
3. 乘船遊塞納河(Seine River Cruise)
前一篇花那麼多篇幅寫買機票的過程,還是先來寫寫搭機的感受吧。
法國航空飛往巴黎有兩個航班,我們選擇晚上出發那一班,到了巴黎已經是傍晚了,入宿後就能睡。如果選擇早上出發,到了目的地還是大白天,得強忍疲勞不敢睡,會很辛苦。有人也許會覺得浪費了當天到就能先玩的那幾小時,不過我們反正要停留那麼多天,少玩第一天也無所謂,如果因為到達當天很辛苦,反而會掃興。而且因為我們下午三點才離家,也可以跟來家裡照顧Benny的小姐當面「交接」,心中踏實很多。
坐商務艙不只機艙內舒服,在機場也可以先去貴賓室休息,我們早到三個鐘頭,六點check-in完成了就可以去貴賓室吃晚飯,那裡提供各種飲料和食物,沙發椅也很舒服,又很安靜。我不禁想到,當初還很天真想說要不要只買一張商務艙的票讓V享受,如果真的這麼做,那麼我這三個鐘頭無法一同進貴賓室,不是很委屈嗎?三十週年的旅行若是那樣開啟也真是太窩囊了,幸好我沒有對自己太小氣。我們在休息室吃了晚餐,拿了好幾趟食物,然後我就把旅遊書拿出來,地圖也攤開,開始邊讀邊在筆電上做筆記,將早已做出的旅遊雛形多添點細節。
登機後,發現商務艙的位子果然很寬敞,我們坐當中的兩個位子,中間的隔板壓下去就能看到彼此,餐點都是一道道上來,還在桌上鋪雪白的餐巾,雖然很沒氣質,我還是自拍了一下紀念我們的啟程。

Our business class experience. 中間放的是好幾頁的菜單。
因為起飛時已經將近晚上九點,看了一部電影以後,我把座位旁邊的「門」拉上,把椅子放平,睡了平穩的一覺。半夜醒來看了下一部電影,又有睡意,又再躺下睡。能夠無拘無束不跟前後鄰居爭地盤,也不用扭著頸子睡不好,真是商務艙的好處呢。
因為能夠一路休息,我們到了巴黎並沒有太疲累。順利搭計程車到了公寓,主人親自讓我們進門,解釋家裡的設備,還告訴我們超級市場在哪裡。下飛機前的用餐,V已經吃很飽了,我卻還有點餓,所以我們信步走去超級市場,我買了一盒yogurt和一顆蘋果回家吃,填填肚子,這時巴黎也入夜了,上床後不久就睡著了。

We saw the Arc de Triomphe during the taxi ride from the airport to the apartment;這次沒有特地去凱旋門,因為以前去過了。幸好搭計程車入城的時候有看到。為了幾天後要慶祝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勝紀念日,法國總統要親來主持典禮,這裡還在搭架子呢。
到巴黎後的第一天,因為怕有時差會累,所以沒有計劃任何需要「赴會」的節目,只有下午兩點要去巴黎聖母院,那是因為出發前一天我在網上已經訂到門票,而到達後第一天是唯一的選擇。但是我選下午的時段,比較不會趕。其他時間輕鬆逛就好。
因為住在Saint Germain des Pré這一區,第一天早上就在附近走走。
我們先去Saint-Sulpice 這個十七世紀的教堂。這是大文豪雨果結婚的教堂,也是 Dan Brown寫的The Da Vinci Code裡面的場景之一。進門右邊的小禮拜堂(chapel)有Delacroix的壁畫,左右兩張加天花板總共三幅,都是聖經裡的故事。這個古老的教堂連天花板都沒什麼裝飾,但是靜謐的氣氛很令人安心。

走在巴黎街道就是這樣,走著走著沒有預期就會發現教堂正在前方

Saint-Sulpice church; 巍峨的教堂

教堂前的噴水池也很壯觀,可惜沒有噴水

The “rose line/gnomon" was mentioned in Dan Brown's book "The Da Vinci Code". 這一條線從地上直直穿過的尖碑,就是在The Davinci Code書裏出現的場景,這本書我唸過,終於親眼見到特別感動。

Towards the front of the church, 朝向教堂前方

Towards the back of the church we can see the gorgeous pipe organ, 朝向教堂後方,能看到管風琴
以下三幅就是Eugène Delacroix有名的壁畫,位於「Chapel of the Holy Angels」的教堂(chapel)裡,講的是聖經裡的故事,都跟天使有關:

Jacob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 by Delacroix

Heliodorus Vanquished from the Temple, by Delacroix

Saint Michael Vanquishing the Demon, by Delacroix
我們又信步走去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這個教堂位於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旁,是巴黎最古老的教堂。它的天花板是藍底鑲金,很有貴族般的富裕氣勢,跟剛剛去的古樸教堂又是不同的氣氛。


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
教堂外有一個小公園,裡面有一個毫不起眼的雕像,下面題了簡單的三個字「A Gvillavme Apollinaire」,翻譯成中文就是「獻給愛倫坡」,這就是畢卡索為了好朋友愛倫坡刻(法國詩人)刻的雕像,但聽說這個臉卻比較神似畢卡索的情婦(也是他的繆思)Dora Maar,我們後來在畢卡索的博物館看到了她的畫像,容後再表。畢卡索將生命中重要的兩人融合在這個雕像中,代表什麼呢?(我自己去查看愛倫坡和Maar的照片,覺得雕像與兩者都像。)

“To Gvillavme Apollinaire” by Pablo Picasso

Picasso's sculpture is situated in a park next to the 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 畢卡索的雕像靜靜地矗於教堂旁的角落。
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的旁邊就是巴黎很有名的兩家咖啡店:Les Deux Magots和Café de Flore,那是以前文人藝術家最愛聚集的兩家咖啡廳,耳熟能詳的名人,例如沙特、西蒙波娃都是這裡的常客,在這裡辯論各種哲學理論。可惜因為名聲的關係,淪為觀光客氾濫的餐廳,雖然人氣鼎盛,但聽說餐點普普,我們也就過門不入,遠遠地照張相就好。

Les Deux Magots

Café de Flore
倒是這個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之後每天常常經過,成為像是家人般熟悉的景色。

Church of Saint-Germain-des-Prés
走出教堂看到一個指標可以去Delacroix Museum,剛剛在Saint-Sulpice教堂讀到,Delacroix為了畫那三張大壁畫,特地搬到教堂附近住,原來就是這個博物館的地點。我們左右無事,就進去看看這個住所。

Delacroix Museum, where Delacroix used to live. He moved to be closer to Saint-Sulpice Church so that he could paint the mural in the church more easily. Delacroix就住在二樓
下午得「赴約」去看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這是出發前在巴黎凌晨十二點就點進網站搶到的票,果然我們從另一個門順利進場,不用排隊。為了這次我們的結婚三十週年之旅,我特地買了一根自拍棒,這樣子就可以多拍點合照,比直接拿手機自拍稍微自然點,臉也不會那麼大,皺紋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根自拍棒到了這個有名的聖地,也終於拿出來開工了。

Notre-Dame Cathedral of Paris

First picture taken by my selfie stick. 自拍棒第一拍


失火後修復,連天花板都清得潔白乾淨

這是有名的彩繪玻璃玫瑰花窗

我特地帶望遠鏡來,能夠將花窗的圖案都看得清楚
聖壇前方是La Pietà雕像,描述的是剛被從十字架卸下來的耶穌躺在聖母瑪麗亞膝上。


聖母院裡人山人海,但只要耐心等候,還是能參觀到每一個小教堂,而壯觀的玫瑰花窗或是雕花玻璃,只要仰頭看都能見到,不需要撥開人群。但我跟V後來交換意見,都有同樣的感覺:這個有名且非看不可的Notre Dame雖然令人歎為觀止,但感受到的悸動,卻遠不及早晨去的兩個規模較小的教堂。也許是因為那兩個教堂裡的人不多,可以容我們慢慢參觀,也可以坐下來默默感受聖靈的力量。而在巴黎聖母院,因為人潮擁擠,好似得加快腳步才不會冒犯身後的人,因此有趕路的匆忙,自然無法靜下心慢慢感受。我們越玩到後來,越領會到非去不可的有名景點,不一定最令人心動。
從聖母院出來,我們在塞納河(Seine River)旁散步,剛好看到橋下有遊船,十五分鐘後開船,時間剛剛好,就走下去搭船看一些河岸有名的景點。導遊用法文和英文解說,我們都能聽懂。塞納河的橋都有故事,從船上仰頭看細緻的雕刻,聽導遊說背後的故事,太陽暖暖地照在身上,真享受啊。


這就是我們過兩天要來看的Musée d’Orsay
忽然間導遊指著天空說:「啊,有飛機來了!」我們抬頭看,居然是好幾架軍機列隊飛來,後面拖著長長的藍白紅尾巴,是法國國旗的顏色,飛到我們頭上還轉換隊形,因為第二天(五月八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的八十年週年紀念日,猜是為了第二天慶祝典禮的預演,居然幸運地讓我們見到了。
(以下兩張照片的排版可以往右點看下一張照片喔。我第一次用這樣的照片貼法,請大家試試。)
船沿著河緩緩滑行,順著河岸轉了一個彎後,等待已久的巴黎鐵塔終於出現了。二十年前我們住在塞納河的右岸(Right Bank),巴黎鐵塔隨處可見,但是這次住的左岸(Left Bank)這一區看不見巴黎鐵塔,所以見到了分外開心。


The tour guide on the boat took this picture for us. 船上的導遊十分好心,一一幫乘客與巴黎鐵塔合照

Alexandre III bridge; 這座Alexandre III橋金碧輝煌
遊河畢,我們走回家,大約傍晚五點。雖然平常我們在家都是六點半吃晚飯,但是來了巴黎,就遵照人家的習慣晚點吃,餐廳的預約都是訂七點半。但沒關係,因為我們回家後,開了住宿主人送的紅酒,配上昨天在超級市場買的起司,躺沙發上舒適地享受點心,不會太餓。這也是我們玩耍的哲學,每天不要玩得太滿,傍晚前就結束行程,可以回家休息一下再出門吃晚飯,如果每天玩得疲累不已,好像也沒有度假的福了。
第一天的遊玩的地點都是用走得就到,第二天才會開始搭地鐵出去玩遠一點的地方。只是沒想到還是走很多路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