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4)八月底,我去了一趟西雅圖看以柔。
自從疫情後,狗狗Benny習慣有家人陪伴,因此除非必要,我們家裡都留一個人陪Benny,所以我跟V去西雅圖探望女兒都是分開行動。V通常只去一個長週末,星期五到、下星期一回來,我這次卻決定去一整個禮拜,週間日以柔要上班,我就自己在城裏遊玩,晚上再聚,週末則安排了開車去加拿大的溫哥華。這樣子也算是我自己的小旅行,能夠好好認識這個城市,而且有多點時間跟女兒在一起,但又不妨礙她的工作。
西雅圖的市中心不大,很多地方走路就能到,十分方便。我對城市中的博物館總是很有興趣,因此Seattle Art Museum就是我第一個去的地方。
藝術館的前方有個大雕像,是一個敲打鐵鎚的工人(Hammering Man),象徵辛苦用勞力工作的人們。
大廳上方懸掛著一個很大的作品,乍看之下,還以為是水母,因為有很多觸角,我實在很沒有慧根啊。
後來到了樓上俯視,看得更周全。
原來這是一棵陳年老樹的外觀,取名為“Middle Fork”,是這棵百年鐵杉的所在地。這位藝術家John Grade將樹枝和樹幹打上石膏,等乾了以後,再切成幾段卸下來,這就是模子,後來有三千多位志願者把幾十萬塊小小的木磚貼上去,就成了這個懸掛的橫木雕作。作者說等展覽完畢,要把這個木雕帶回原來那棵樹的旁邊,讓它自然腐壞,回歸塵土。也許不朽的藝術不一定要百歲千秋,而是達到影響力了,就功成身退,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那天的特展還有另一位雕塑家Alexander Calder的作品,他擅長用鐵絲編結出吊飾,利用線條、平面、色彩組織成各種不同的空間面貌。我在舊金山的現代藝術館已經看過他的許多作品,但是在這裡有更多時間細細欣賞他的雕塑,特別有心得。
Calder的作品也有大型的雕塑,許多放在西雅圖的雕塑公園(Olympic Sculpture Park),(舊金山的現代美術館也有。)可惜我頂著大雨去的那天沒開。以下是比人還高一點“小型”雕塑。
我從早上十點藝術館剛開門就進去,逛到下午兩點,肚子餓到咕嚕咕嚕叫,真的「沒油」了才離開。我喜歡細細看每一個藝術品或畫作,但是若有人同行,就不好意思在每一個作品前逗留太久,只有自己單獨來參觀,才能看得這麼盡興。這也是有時候我喜歡單獨行動的原因。
另一個吸引我的地點是西雅圖的中央圖書館。
這幢建築物的造型很特別,由許多玻璃構成,造成不對稱性,但是我從道路上仰視,無法一窺全景(如下),只能從網站才能體會出這一整幢建築的壯觀。
我直接坐電梯到最頂樓,從十一樓能夠俯視不同方向的街景,而最棒的讀書室也在最頂樓,透明玻璃的採光特別明亮。橘紅色亮麗的地毯襯著灰暗的天空,讓人精神一振,可以在書桌前正襟危坐地研讀論文,也可以坐在舒適的沙發唸小說。我因為早晨在藝術館都站著,正好趁這個機會坐下來,在筆記本寫一下早晨的心得,順便充電手機,再舒服不過了。
圖書館正中間是這個鮮黃色的手扶梯,每一樓都可以出去,如果不願意搭手扶梯,也可以順著書櫃走,螺旋式的地板可以迴旋地到下一樓,因此坐輪椅的人也可以逛圖書館,不需要一再地上電梯去不同的樓層。而這些道路都用鮮豔的黃色標明,醒目而貼心。
圖書館很能夠顯示出對市民的用心,這些免費的設施,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空間,又有各種不同的書籍免費借用,真是很好的服務。
市中心外幅員廣闊,有各種景點可去,因為我沒有租車,就坐輕軌去,雖然從車站還要走很遠才能到,但是輕鬆地行走,並沒有負擔。我去了這個Volunteer Park,看到廣闊的草地,心情就很好。
這個公園裡有一個水塔,爬到頂樓可以看很遠。
也有很美的大麗花花園。
這個玻璃屋就是溫室的植物園(Conservatory),裡面有各地而來的植物。
因為走了很久,有點累,回程之前,先找一個大樹下的木椅坐下來休息,唸Kindle裡的小說。
我待在西雅圖的這段時間,以柔每天下班後都來接我一起去吃晚餐。我看她白天上班,晚上還要陪我,有點過意不去,建議不然星期四晚上不用見面,畢竟第二天(星期五)她下班我們就要驅車去溫哥華,星期四晚上得打包。況且週末都會在一起,一個晚上不見沒關係。她不假思索地說:「我們那麼久沒見,怎麼可以空一天不見呢?沒關係。」讓我很窩心。不過星期四一吃完晚飯,我就先坐Uber回旅館,讓她有時間休息、打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