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 馬崗漁村石頭屋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是以前寫的文章重新再放上來。

馬崗村落混雜著石頭屋跟現代的水泥建築,早期居民拓墾沒有土地所有權概念,石頭屋隨地而建,後來土地總登記時,土地歸為少數人名下,多數居民僅有地上權,有房無地,過著定期交租金給地主的生活。

raw-image

後來107年馬崗村落的土地陸續被開發商收購,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直接收到開發商要求拆屋還地的起訴,才發現自己租賃的房屋已被地主賣走。於是為了保存石頭屋,在地居民向文化局申請文化資產認定,歷經波折後,其中馬崗街11號及12號的百年石頭屋申請通過,成功登錄為歷史建築。

raw-image
raw-image

但不知道這一群開發商要求馬崗居民拆屋還地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蓋飯店或旅館?但這裡的分區是乙種住宅區,若真要蓋就要走土地變更的程序,或許市府還會要求更多的公益回饋,就算程序過了,還要花錢接水、接電、接污水管線等,後續營運有沒有遊客入住,能不能回本也很難說,是個高風險的投資。

raw-image

比較低風險可行的盈利方式是,東北角的乙種住宅區可以作低強度商業設施(樓地板面積小於500平方米的商店或樓地板面積小於300平方米的飲食店),鎖定想在海邊開咖啡廳或餐館的對象,將石頭屋租給他們營運,自己再收取租金,並且配合在地的文化飲食吸引旅客,比較低成本,也可能是開發商會採行的盈利方式之一。

raw-image

但不管開發商要如何盈利,就算是以保留當地文化的方式發展觀光,缺少跟當地民眾的溝通,也會產生雙方認知落差的爭議,最終還是要回歸雙方雙向友善的溝通共識。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r840506的沙龍
0會員
38內容數
這是ur840506的沙龍,一個放旅行及訪查心得的地方。
ur840506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6
在桃園TOD政策下,來到青埔重劃區看看聯開案及重劃區的規劃。
Thumbnail
2025/05/26
在桃園TOD政策下,來到青埔重劃區看看聯開案及重劃區的規劃。
Thumbnail
2025/05/26
淡水以前是一個國際級的重要港口,後來因淤沙問題,漸漸被基隆港取代,現在則主要是觀光跟古蹟的市鎮。
Thumbnail
2025/05/26
淡水以前是一個國際級的重要港口,後來因淤沙問題,漸漸被基隆港取代,現在則主要是觀光跟古蹟的市鎮。
Thumbnail
2025/05/26
聽說九份很多土地是臺灣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所持有的,基隆顏家在日治時期取得九份一帶的採礦權,並成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經營金礦和煤礦的產業,後來礦業沒落,轉型成現在觀光的聚落。
Thumbnail
2025/05/26
聽說九份很多土地是臺灣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所持有的,基隆顏家在日治時期取得九份一帶的採礦權,並成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經營金礦和煤礦的產業,後來礦業沒落,轉型成現在觀光的聚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如果包含以前嘗試的,我肯定試超過20種以上「新奇口味」的餅乾,但現在的「新奇口味」像雨後春筍般,多到我疲乏了。所以這次雙11,我要怎麼買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熟悉又親切 嘉義布袋漁村是一個充滿濃厚生活氣息的小村莊,這裡的景象總是讓人感到既熟悉又親切。當你走進這個漁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看起來非常純樸的簡陋房子,這些房子大多數已經有些年歲,顯得略為破舊。屋頂上用磚塊壓住,以防風吹雨打,這種設計在這裡是非常常見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旁邊的小洋樓
Thumbnail
熟悉又親切 嘉義布袋漁村是一個充滿濃厚生活氣息的小村莊,這裡的景象總是讓人感到既熟悉又親切。當你走進這個漁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看起來非常純樸的簡陋房子,這些房子大多數已經有些年歲,顯得略為破舊。屋頂上用磚塊壓住,以防風吹雨打,這種設計在這裡是非常常見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旁邊的小洋樓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中,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Thumbnail
在一個偏遠的小村莊中,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Thumbnail
這速寫畫了一座位於樹林中的房子。房子是一座平房木結構建築,前有紅色的涼棚。房子前面有一條小路,通向樹林深處。房子左側有一棵大樹,為房子遮蔭。後面是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樹木高聳入雲,遮蔽了天空。森林中,有一條小溪流過。小溪的水清澈見底,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畫中房子就是平淡無奇的農舍。房子周圍的樹林也
Thumbnail
這速寫畫了一座位於樹林中的房子。房子是一座平房木結構建築,前有紅色的涼棚。房子前面有一條小路,通向樹林深處。房子左側有一棵大樹,為房子遮蔭。後面是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樹木高聳入雲,遮蔽了天空。森林中,有一條小溪流過。小溪的水清澈見底,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畫中房子就是平淡無奇的農舍。房子周圍的樹林也
Thumbnail
這幅速寫改用棕色色鉛筆作為線條的呈現,描繪了一座田園農莊的景色。農莊位於一片綠樹環繞的山谷中,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農莊的主體是一座兩層樓的紅磚房,房子前面有一片草坪,草坪上種著幾棵果樹。房子的左側是一座穀倉,穀倉的後面是一片菜園。菜園裡種著各種蔬菜,有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房子的右側是一座棚屋
Thumbnail
這幅速寫改用棕色色鉛筆作為線條的呈現,描繪了一座田園農莊的景色。農莊位於一片綠樹環繞的山谷中,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農莊的主體是一座兩層樓的紅磚房,房子前面有一片草坪,草坪上種著幾棵果樹。房子的左側是一座穀倉,穀倉的後面是一片菜園。菜園裡種著各種蔬菜,有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房子的右側是一座棚屋
Thumbnail
珠螺村上方有個廢棄的村落,或說是上珠螺村,頹倒的房子生長了許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小樹枝椏漫生,穿入窗台衝破屋頂,密密麻麻將人們堆砌的亂石包得密密麻麻,經過清理露出之前的痕跡,顯示出不常見的一面,擋不住的美,遠處的北竿島清晰可見,近處珠螺村的屋簷搶著鏡頭,好有生趣的一面。 這裡沒有柬普寨吳哥窟那般古
Thumbnail
珠螺村上方有個廢棄的村落,或說是上珠螺村,頹倒的房子生長了許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小樹枝椏漫生,穿入窗台衝破屋頂,密密麻麻將人們堆砌的亂石包得密密麻麻,經過清理露出之前的痕跡,顯示出不常見的一面,擋不住的美,遠處的北竿島清晰可見,近處珠螺村的屋簷搶著鏡頭,好有生趣的一面。 這裡沒有柬普寨吳哥窟那般古
Thumbnail
老宅久沒人住 磚牆、地面都是裂痕 螞蟻、蜘蛛四處 野花、蝴蝶隨風 浪貓當自己家 肉身回歸塵土應該更快吧
Thumbnail
老宅久沒人住 磚牆、地面都是裂痕 螞蟻、蜘蛛四處 野花、蝴蝶隨風 浪貓當自己家 肉身回歸塵土應該更快吧
Thumbnail
我預約了一間山林小屋,名叫「寂靜地」。
Thumbnail
我預約了一間山林小屋,名叫「寂靜地」。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