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前寫的文章重新再放上來。
聽說九份很多土地是臺灣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所持有的,基隆顏家在日治時期取得九份一帶的採礦權,並成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經營金礦和煤礦的產業,後來礦業沒落,轉型成現在觀光的聚落。


九份很多業者居民僅有地上權,而土地是基隆顏家所持有,左邊的物件聽說一百多坪總價四千五百萬,跟30年前拍攝悲情城市,九份還是默默無名的小村莊,一坪只有2萬相比,還是差蠻多的。


阿柑姨跟賴阿婆原本都是賣清冰的店家,後來將瑞芳車站保雲芋圓的作法帶上去九份後,才有清冰加芋圓的搭配。

這就是悲情城市裡,醫院門口往外看的場景,現在金瓜石醫院是個停車場。

金瓜石神社在去年完成了修復,大概看了一下他們的經費花了840萬,感覺好像有點便宜。工項包含參道修復,重新鋪過階梯,石燈籠、鳥居、拜殿、本殿、檢修補強等,整個工程不到千萬,感覺廠商好佛心,這案件能賺錢嗎😂

而且還在修復工程中,陸續發現第一代鳥居遺構、第二代神社的噴泉設施物、輸水鐵管跟泉源砌石溝,多了要修復的工項,感覺可能要契約變更追加預算。

現存的十根洗石子圓柱是拜殿的遺構,因為過去神社還在時,本殿一般都無法接近,所以在本殿前設置拜殿,滿足一般民眾祭拜的需求。然後解說牌還放了QR code可以產生AR效果,但我技術太差,怎樣都對不準😂

此為鳥居、石燈籠跟修復後的參道。


?

在黃金博物館前的山路狹窄,時常會遇到大小客車需要倒車會車的情形,所以養工處發包了130米的瓶頸路段改善工程,將道路拓寬,工程經費3,780萬,差不多可以修復4.5個神社。

最後來到悲情城市中後面出現的一個靠海車站,大里車站作個收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