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前寫的文章重新再放上來。
淡水以前是一個國際級的重要港口,後來因淤沙問題,漸漸被基隆港取代,現在則主要是觀光跟古蹟的市鎮。

淡水的故事都是從海關碼頭裡的懶人包漫畫知道的,讓我蠻意外的是,結尾還放了彩蛋(箭頭處)。


尤其淡江大橋同時包含八里輕軌、汽車、機車、腳踏車、人行道的設計,未來在淡江大橋上也可以像漁人碼頭一樣,停下來觀看淡水的落日了。

另外漁人碼頭到淡水老街之間,預計要興建淡海輕軌第二期,現在在等中央通過綜合規劃當中。

整個淡海輕軌第二期推動一波三折,原訂要切進淡水老街中正路的路線,在經過商家抗議後被廢止。

於是改了替代方案切進濱河的道路,但不巧卡到百年歷史的渡船頭燈塔,燈塔的存廢遭遇爭議。目前市府先列為暫定古蹟,進行古蹟審議程序,預計4月會公告結果。如果列為歷史建築,那燈塔就可以遷移保存;如果列為古蹟則依法不得遷移,淡海輕軌就要再想另外的解套方式了。

這是俗稱林三淡之一的淡海新市鎮,跟林口相比,淡海新市鎮看起來蠻多空地的,不像林口一眼看就是發展成熟大樓林立的市鎮,或許林口本身有產業園區的工作機會,以及對臺北有高速公路連通,發展的比較完善。淡水這邊可能要看淡江大橋開通後,以及長期臺北港填海土地招商的工作機會,會不會增進淡海新市鎮的發展。

另外我還發現一件事,從去年開始突然多了很多中央蓋社宅的案件,名字都取的還蠻一致的,很多都叫XX•安居,例如淡海新市鎮的叫作淡海•安居。

又到了一個新北市民免費的場館(目前已知新北市民免費的地方有滬尾砲台、林家花園、黃金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