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美股輝達股價暴漲近6%至143.13美元,創下1月底以來新高。這是因為輝達公布的Q1財報大幅超越市場預期,營收達441億美元,年增69%,每股盈餘0.96美元也優於預期的0.93美元。與此同時,MSCI半年度調整也正式生效,台股權重雖小幅下降至16.56%,但新納入的三檔小型股正迎來資金流入效應。這兩個重大事件正在為台股AI概念股帶來全新的投資機會,你準備好把握這波趨勢了嗎?

小明:
章桑,我看到輝達今天股價漲近6%,這對台股AI概念股會有什麼影響?
章桑:
這確實是個重大利多!輝達盤後公布Q1財報表現亮眼,營收441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433億美元,年增69%。更重要的是,排除H20晶片庫存損失後,調整後每股盈餘達0.96美元,超越預期的0.93美元。
今天輝達股價一度飆漲6%至143.13美元,這直接帶動台股相關供應鏈的信心。特別是輝達資料中心業務營收391億美元,雖然略低於預期的392億美元,但仍然展現強勁成長動能。這對台積電、廣達、鴻海等「AI九巨頭」都是正面消息。
小明:
但我聽說輝達因為中國出口限制損失很大,這會不會影響台灣廠商的訂單?
章桑:
這確實是個關鍵問題。輝達因為美國政府4月9日要求H20晶片出口中國需要許可證,導致Q1產生45億美元的庫存減損,無法出貨的H20營收更達25億美元。執行長黃仁勳表示,這等於完全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
但關鍵在於,輝達對Q2的營收指引仍維持450億美元,已經考慮了80億美元的中國市場損失。這顯示其他地區的AI需求足以彌補中國市場的缺口,對台灣供應鏈來說反而可能是轉單效應的機會。
小明:
那MSCI調整對台股的影響現在看起來重要嗎?
章桑:
相較於輝達的強勁財報,MSCI調整的影響確實相對較小。台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從16.64%下降到16.56%,但這次新增了光聖、新應材、台特化三檔小型股。MSCI調整通常會帶來短線資金移動,部分被剔除的個股在生效日前常出現賣壓,新增成分股則可能迎來被動買盤。長線來看,這些調整反映國際資金對台股結構的再評價,你可以觀察新增與刪除個股的產業趨勢,作為資金配置的參考。
更重要的是,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輝達Blackwell平台產品的需求和供應雙雙成長,這對戴爾(Dell)和惠普企業(HP Enterprise)等伺服器廠商是正面訊號。台灣相關的伺服器供應鏈如廣達、緯創也將受惠。
小明:
輝達股價創1月底以來新高,現在還適合投資相關概念股嗎?
章桑:
這要從幾個角度來看。首先,輝達雖然股價上漲,但本益比相對於成長率仍算合理。其次,台股AI概念股很多還沒完全反映輝達的強勁表現,特別是一些中小型的供應鏈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黃仁勳將在6月25日的 Nvidia's annual investor day 再次發表談話,這可能帶來更多產業趨勢的重要訊息。可以關注這個時間點,作為布局的參考依據。
小明:
除了直接的AI概念股,還有哪些台股可能受惠?
章桑:
我認為有幾個延伸的投資主題值得關注,首先是散熱概念股,像奇鋐、雙鴻、建準等,因為AI伺服器對散熱需求不斷攀升,特別是在水冷、氣冷及整合設計方面都有技術優勢。
其次是電源供應器廠商,AI伺服器對高功率、高轉換效率的電源需求驚人。台達電、光寶科、康舒等都是重要受惠者,台達電甚至已成為輝達認證供應商。記憶體模組廠商也值得關注。輝達剛宣布建置全新的儲存系統,威剛和群聯都已經入列台灣供應鏈。
還有一個重要趨勢是機器人概念股,包括上銀、全球傳動等,受惠於AI與機器人結合的趨勢,2025年被視為機器人產業爆發元年。
小明:
在當前這個時點,投資策略應該怎麼調整?
章桑:
核心部位放在已經證明受惠於AI趨勢的龍頭股,如台積電、廣達等。衛星部位則可以布局一些還沒完全反映AI題材的中小型供應鏈廠商。
特別要注意的是,輝達股價今天大漲6%後,短期內可能面臨獲利了結的賣壓。投資人要做好波動的心理準備,並且分批進場降低風險。
小明:
最後,這波AI熱潮還能持續多久?
章桑:
從輝達的財報來看,AI基礎建設的投資才剛開始。黃仁勳提到,全球各國都在推動「主權AI」,需要建立本地化的AI基礎設施。這不是短期的炒作,而是長期的結構性轉變。
對台灣來說,我們在半導體製造、電子代工、精密機械等領域都有優勢,只要能持續創新並跟上技術演進,這波AI浪潮的受惠期可能比想像中更長。重點是要選擇真正有技術護城河和長期競爭力的公司。
重點整理
- 輝達Q1財報大幅超預期,營收441億美元年增69%,股價盤前暴漲6%創1月底新高
- 儘管中國出口限制造成80億美元損失,輝達Q2指引450億美元仍符合預期,顯示全球AI需求強勁
- 台股AI概念股尚未完全反映輝達利多,特別是中小型供應鏈廠商存在補漲機會
- MSCI調整影響相對較小,新納入的光聖、新應材、台特化可能有短期資金流入效應
- 全球主權AI趨勢帶來長期結構性機會,台灣在半導體和電子代工的優勢地位將持續受惠
最後想說的話
今天輝達財報的亮眼表現,再次證明了AI革命的強勁動能。雖然中國市場的限制帶來挑戰,但全球其他地區的需求足以支撐成長。對台股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重新檢視AI投資組合的好時機。不要只看表面的股價漲跌,要深入了解哪些公司真正具備長期競爭優勢。記住,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出現在市場還沒完全認知價值的時候。歡迎和我分享你的觀察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