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資訊
2025/02/14-02/16 臺北國家戲劇院
2025/04/19-04/20 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院
2025/04/26-04/27 高雄衛武營歌劇院
|演出團隊
表演工作坊,由蕭艾、樊光耀、范瑞君、屈中恆、唐從聖、張本渝等領銜主演。
導演賴聲川。
|心得解析
「在那個大時代下,人類如此渺小。而在現在的小時代中,人又變得更渺小、更渺小了。」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追求理想,在缺憾中拼湊留白的桃花源。尤其在《暗戀桃花源》的戲中戲裡,不停尋找劉子驥的女子,成為綑綁戲台與觀眾的一條樞紐帶。暗喻著台下的觀眾一邊觀戲時,一邊跟隨戲中的故事情節起伏,一起尋找心中那片「桃花源」。
在那個國家大義為重的時代裡,生死存亡不再被人深深惦記,更何況「情愛」?一封封寄情的情書,他在信裡訴說著對伊人的思念與愛慕,然而在戰爭的時代洪流中卻又顯得微不足道。那些來不及說的,說不出口的,凝結成數十年的幽怨,以及那些停滯的光陰歲月逐漸褪色,直到江濱柳的生命來到最後一刻,也依然難以忘懷。
「有些事,不能再想了。」
「有些事情,不是說忘就能忘的!」
即便在四十年前的上海,即將與愛人分別的江濱柳選擇親手將信件親手交給雲之凡——一如四十多年後,纏綿病榻之際,選擇親手將放置於病房抽屜的信件,親手轉交給相伴數十年的牽手。
雲之凡、雲凡……雲上的平凡,暗指江濱柳的虛妄,也同樣拉出《暗戀桃花源》中的另一個主題,桃花源。世間情愛富有種種色,色、相、慾、念構成人世中最為複雜的情感,譬如老陶之於春花、春花之於袁老闆。三人複雜的情愛糾葛牽扯出江濱柳內心的無限拉扯——如同江太太對著護士小姐所說的,他(江濱柳)總是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從來不跟我的朋友說話——一邊是心中的白色山茶花,一邊是相伴多年的妻子,江濱柳成為矛盾的載體。
在桃花源中不斷糾結春花與袁老闆的老陶,不也是江濱柳內心深處的模樣?螞蟻的存在亦如暗示他們皆是現實之下的「螻蟻」,那些糾結的、看不透的,都只是深陷撲蝴蝶遊戲中的一場「莊周夢蝶」。何必看不透?又何必摻不透?譬如桃花源中的一口水井,嘲笑世人坐井觀天。
「幻想中的桃花源」在與刊登在報紙上的尋人啟事時逐漸被填滿。留白的情思終在數年後悄然落地,為的是多年前的遺憾與困惑,以及更多的思念夾雜著對雲之凡的愧疚、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交融成為桃花樹上最後一抹粉紅色。
而江濱柳終於從桃花源離開,老陶回了家,遇見多年後滿臉滄桑的春花與袁老闆。被祭奠的老陶牌位,寓意他(江濱柳/老陶)的夢早已死去。
門邊的雲之凡、暮年的雲之凡推開病房的門,終於站在江濱柳的面前。兩人相對,淚眼婆娑,偌大的上海讓彼此相遇,卻又在時代下沖散最輕微的愛,輾轉多年,竟困於狹小的台北市區未曾再見。如此諷刺的,那些夢不曾遠離,卻也不曾靠近,最終了結於雲之凡輕輕的一句:「我該走了,我兒子還在下面等我。」
不切實際的夢終於幻滅,而他與他再也回不去桃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