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相遇,像陳舊相機裡被時間默默沖洗出的黑白照片,帶著一些柔和的模糊,卻永不褪色。
那是一個清冷的深秋日子,小鎮的火車站旁,枯黃的落葉靜靜地鋪滿鐵軌旁的道路。我們都是從小鎮到城市求學的少年少女,穿著樸素的毛衣,握著遠方寄來的一封家書。
他手上拿著一本微微泛黃的教科書,雖不是出眾的容貌,卻有一種安靜而溫暖的氣息。我不禁多看了他一眼,那一眼,竟成了日後無法忘卻的記憶。火車緩緩開往城市的那天,我們正巧坐在相鄰的座位。不經意地發現彼此讀著同一本書,視線相遇時,都帶著一點意外與羞澀的微笑。
身旁的朋友打趣說:「你們看起來認識很久似的。」
我微笑不語,心底卻升起一股溫暖的默契。我們什麼話也沒說,但有些感覺,早已悄悄滋長。
在那個沒有手機、網路的年代,感情總是緩慢而真實地流動,卻來不及記錄,來不及拍照,只能在回憶裡慢慢沉澱。
但我總會想起,那天夜晚的月光灑落在他肩膀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他走過擁擠的人群,輕輕拉住我的手,低聲問:「你會等我嗎?」
我靜靜地點頭,任由那份溫柔的堅定,牽引著我的心。
每個離家求學的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安靜的角落,教會他們忍耐孤獨。
我們在不同的大學,用手寫的信件維繫彼此。那些簡單而溫暖的字句,成了歲月中最珍貴的寶藏。
只是時間從不等待任何人。
後來,有些信逐漸遲來,甚至再也不來了。
我依然等著,朋友們都勸我別再傻了,我卻始終執著地堅持。
直到許多年後,我才知道那年他家裡發生了意外,父親病倒,家中經濟頓時陷入困境。他不得不離開大學,放棄夢想,回到小鎮工作,靠著微薄的薪水,撐起一家人的生活。而現在的我已不再年輕,對愛情抱有一種淡然的遺憾與理解。
某一天,我再次站在那個熟悉的火車站,秋風帶著些許涼意。在對面月台,我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手中仍握著那本微泛黃的教科書,他的眼睛依舊溫暖,只在微笑時,才會閃亮。
他回頭,我微微一笑,彷彿這些年的等待,都已經得到了解答。
我們最終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生活各自起伏,有過迷途,有過故事。
但我們明白了:有些人注定無法在最好的時光裡相伴,卻會在往後漫長的歲月中,始終惦念彼此。
我們沒有交談,沒有交換聯繫方式,甚至沒有寒暄。
周圍響起了熟悉的火車聲,我們靜靜站著,彷彿回到了過去那個單純而安靜的年代。月光灑落在我們之間,溫柔而寧靜。
最後,他輕輕地笑了,溫和而安定,像是說:「這樣,就很好。」
我也微笑了。
火車緩緩啟動,風輕輕吹動我的髮絲,我感覺自己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未知與期待的年紀。
我沒有等他的回頭,也不再需要了,因為最美好的事,就是知道有個人,始終靜靜地存在於回憶最深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