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今天露比想來跟大家聊聊——
存錢為什麼還要分類?我知道很多人一定有這樣的疑問🤔
我都把錢存下來了,要用直接拿就好,分什麼項目的,太複雜了,呵呵🤭我曾經也跟你們一樣喔。
我以前也覺得:「反正有存錢就好啦,管它是放在哪。」
但後來才發現——有存錢和會分配存錢,差很多。
舉個例子:
我以前的早餐費,只知道「不超支就好」。月底看帳戶,錢還在,然後過幾天就發現,錢無聲無息的消失了,想不起來我用在哪裡?開始後悔那些錢沒有被「好好放在它該去的地方」。
後來我開始做「分類存錢」。
不是只是記帳,而是一開始就幫每一筆錢找到它的任務,像這樣:
- 🏃♂️體育基金:給孩子的訓練與裝備,不會被其他花費偷走
- 🧧紅保基金:紅包+保費合併儲蓄,年底不用再去翻箱倒櫃湊現金
- 💸現金袋系統:餐費、日用品、雜支一人一袋,一摸就知道剩多少
- 🌷小確幸帳戶:就是為了「可以開心花掉」的錢,毫無罪惡感
這樣支出後的餘額,看要繼續累積還是轉作他用,都不再渾渾噩噩的搞不清楚金錢流向,而且分帳還好一個好處,你會對於所有已知未知的花費有準備,心安啊💗
有些錢是會休息的,等需要時再出動。
有些錢是出任務的,專款專用。
還有些錢,是陪著我一起練習生活穩定下來的節奏。
📍 給也在努力存錢的你:
分類存錢,不只是整理錢,而是整理你對未來的安心感。
不是財務很厲害的人才需要分類,而是想生活安穩一點的人,都可以從「給每筆錢一個名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