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文章上線後,最多人問我的,是這三個問題。 不過老實說——這三題,都是我自己在練習「七個金錢口袋」的時候,一次次撞牆、也一次次找到答案的地方。 希望你讀到的時候,它們也能成為一盞燈,照亮你在金錢裡迷路的那些時刻。
Thumbnail
我的儲蓄系統,不只分用途,也分位置。 這篇分享我怎麼用「現金袋 × Richart 子帳戶」的雙軌方式,讓每筆錢各就各位,生活也安定下來。
Thumbnail
親子理財教育從日常生活中開始,透過讓孩子參與買東西、使用零用錢的過程,學習區分「想要」與「需要」,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父母的示範和引導,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習金錢管理,並建立正確的消費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現金流分配打造個人金錢口袋,並說明作者如何分類現金、設定儲蓄目標、實際操作現金流的方式,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理財比例,讓存錢不再是壓力。
Thumbnail
一位熱愛閱讀的女性作者,從童年開始便持續寫作,歷經不同階段的寫作歷程,從日記到閱讀心得,再到專欄文章及書籍創作。她分享了從全能模式的創作到回歸初心的心路歷程,強調聆聽內在聲音,以靈魂書寫,並珍惜與讀者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收到的問題,關於IG和Threads 經營漲粉速度慢怎麼辦? 首先我要說,恭喜你打開了新的世界,勇敢的嘗試了新的社群經營,只要是經營社群或者短影音,粉絲的流量是一個大家都會在意的指標,但我同時也要告訴你,粉絲漲的慢不能代表一切,這是各家平台「演算法」的秘密(哈哈,公開的秘密)。 I
Thumbnail
常聽到父母討論孩子的教育費用,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雙薪家庭對於未來可能支出的焦慮幾乎成了常態。有孩子的很緊張,沒孩子的則乾脆選擇不生。 但普通的雙薪家庭年收入,真的無法負擔這些嗎?
Thumbnail
開始選擇在方格子上發文,是最近的事情。 當我打開筆電,敲下第一個字,心裡慢慢地畫出了一幅畫,叫做——歡迎回家。
Thumbnail
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但單純記帳可能無法有效控制支出。本文介紹「復盤」方法,透過每週檢視資金流向,及時調整預算,幫助讀者從被動記帳到主動理財,建立穩定財務狀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在記帳上的掙扎與轉變,從每天堅持記帳到後來學習看情況記帳,體悟到理財與生活的平衡,並鼓勵讀者給自己喘息空間。
Thumbnail
文章上線後,最多人問我的,是這三個問題。 不過老實說——這三題,都是我自己在練習「七個金錢口袋」的時候,一次次撞牆、也一次次找到答案的地方。 希望你讀到的時候,它們也能成為一盞燈,照亮你在金錢裡迷路的那些時刻。
Thumbnail
我的儲蓄系統,不只分用途,也分位置。 這篇分享我怎麼用「現金袋 × Richart 子帳戶」的雙軌方式,讓每筆錢各就各位,生活也安定下來。
Thumbnail
親子理財教育從日常生活中開始,透過讓孩子參與買東西、使用零用錢的過程,學習區分「想要」與「需要」,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父母的示範和引導,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學習金錢管理,並建立正確的消費習慣。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現金流分配打造個人金錢口袋,並說明作者如何分類現金、設定儲蓄目標、實際操作現金流的方式,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理財比例,讓存錢不再是壓力。
Thumbnail
一位熱愛閱讀的女性作者,從童年開始便持續寫作,歷經不同階段的寫作歷程,從日記到閱讀心得,再到專欄文章及書籍創作。她分享了從全能模式的創作到回歸初心的心路歷程,強調聆聽內在聲音,以靈魂書寫,並珍惜與讀者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收到的問題,關於IG和Threads 經營漲粉速度慢怎麼辦? 首先我要說,恭喜你打開了新的世界,勇敢的嘗試了新的社群經營,只要是經營社群或者短影音,粉絲的流量是一個大家都會在意的指標,但我同時也要告訴你,粉絲漲的慢不能代表一切,這是各家平台「演算法」的秘密(哈哈,公開的秘密)。 I
Thumbnail
常聽到父母討論孩子的教育費用,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雙薪家庭對於未來可能支出的焦慮幾乎成了常態。有孩子的很緊張,沒孩子的則乾脆選擇不生。 但普通的雙薪家庭年收入,真的無法負擔這些嗎?
Thumbnail
開始選擇在方格子上發文,是最近的事情。 當我打開筆電,敲下第一個字,心裡慢慢地畫出了一幅畫,叫做——歡迎回家。
Thumbnail
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但單純記帳可能無法有效控制支出。本文介紹「復盤」方法,透過每週檢視資金流向,及時調整預算,幫助讀者從被動記帳到主動理財,建立穩定財務狀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在記帳上的掙扎與轉變,從每天堅持記帳到後來學習看情況記帳,體悟到理財與生活的平衡,並鼓勵讀者給自己喘息空間。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那種「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在幹嘛」的人。 寫字對我來說,常常是邊哭邊整理的事。 我不是因為有觀點才開始寫,而是寫了,才慢慢看見自己其實有話想說。 這一集,我聊了從情緒筆記、限動短句,到後來一篇篇專欄文章的過程。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就是會陷入:「怎麼又搞砸了」「我是不是不夠好」的循環。 這一集,想送你一句話,也是我最近最常對自己說的: 「我不完美,但我很可愛。」
Thumbnail
👂 你聽見了嗎? 我也在慢慢找到自己的聲音。 這一集回顧我前往寫寫跟你說節目錄製雙人訪談的心得 EP04 已經上線了,這次的錄音品質提升好多, 也收到了大家溫暖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願意支持我繼續製作這個節目, 🎧 收聽這集:https://open.firstory.me/st
Thumbnail
靜靜往前·終會發光
Thumbnail
但有一天,聲音悄悄地來了,與文字做了個交易。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達成了一個共識——
Thumbnail
有時候,你會不會也覺得很累? 明明已經精打細算、認真記帳、努力撐過每個月,卻還是看著存款數字停在原地——甚至倒退? 這一集,我想陪你聊聊那個「做了很多,卻還是好像沒結果」的自己
Thumbnail
「靜靜陪你聊」Podcast開播通知!分享關於錢、生活及心情的故事,第一集將於6/18晚上9點首播,每週三更新。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那種「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在幹嘛」的人。 寫字對我來說,常常是邊哭邊整理的事。 我不是因為有觀點才開始寫,而是寫了,才慢慢看見自己其實有話想說。 這一集,我聊了從情緒筆記、限動短句,到後來一篇篇專欄文章的過程。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就是會陷入:「怎麼又搞砸了」「我是不是不夠好」的循環。 這一集,想送你一句話,也是我最近最常對自己說的: 「我不完美,但我很可愛。」
Thumbnail
👂 你聽見了嗎? 我也在慢慢找到自己的聲音。 這一集回顧我前往寫寫跟你說節目錄製雙人訪談的心得 EP04 已經上線了,這次的錄音品質提升好多, 也收到了大家溫暖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願意支持我繼續製作這個節目, 🎧 收聽這集:https://open.firstory.me/st
Thumbnail
靜靜往前·終會發光
Thumbnail
但有一天,聲音悄悄地來了,與文字做了個交易。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達成了一個共識——
Thumbnail
有時候,你會不會也覺得很累? 明明已經精打細算、認真記帳、努力撐過每個月,卻還是看著存款數字停在原地——甚至倒退? 這一集,我想陪你聊聊那個「做了很多,卻還是好像沒結果」的自己
Thumbnail
「靜靜陪你聊」Podcast開播通知!分享關於錢、生活及心情的故事,第一集將於6/18晚上9點首播,每週三更新。
Thumbnail
有時候,我也會有點尷尬地笑出來。 因為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我是什麼靈感泉源本人,每天睜開眼睛就自帶三百字。 但事實是——我常常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笑)。
Thumbnail
有人問我:「你有夢見誰回來過嗎?」 那種醒來後還留著氣味、語氣、手勢的夢。 我想起了今天中午的午睡,那一場讓我有點不想醒來的夢。
Thumbnail
有人問我:「你每天那麼忙,還能寫東西,不會累嗎?」 我一邊收著玩具、一邊瞄一眼正在睡午覺的小孩們,心裡想著——其實也不是不累,只是,我總是想打開筆電,記錄下今天腦子裡浮現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Hi大家,這次收到一位讀者好奇的發文,想知道我平常如何安排的寫作的時間?
Thumbnail
Hi!大家,我是露比。 你是不是也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明明當下覺得那個東西「需要買回去」, 結果幾天後、或月末復盤一看—— 欸?那個東西其實可有可無, 然後就有點懊悔,覺得錢飛走了。 其實,「可有可無」就是一個很明確的前哨指標。 下次當你準備結帳之前,試試看這個練習: 🌿 停個五秒,
Thumbnail
我以前也會這樣問自己。 尤其是當我看到別人已經有整套的資產配置、保險規劃,甚至說得出每一筆投資報酬的時候,我就更懷疑自己——怎麼我這個年紀了,還是常常月底結餘不到三位數?還會因為一包衛生紙要不要買而猶豫半天。 但現在的我想跟你說: 就算是那樣的我,也還是走到了今天這裡。 我從記帳開始,不是為
Thumbnail
《靜靜陪你聊》,是一間寫下理財心情的小房間。 不是方法教學,也不是什麼成功故事, 只是一些和錢有關的時刻,還有日子裡沒說出口的感受。 如果你也正在慢慢學著過日子, 那希望這裡的文字,剛剛好可以陪你一下下。 每週一、週四更新。
Thumbnail
有時候,我也會有點尷尬地笑出來。 因為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我是什麼靈感泉源本人,每天睜開眼睛就自帶三百字。 但事實是——我常常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笑)。
Thumbnail
有人問我:「你有夢見誰回來過嗎?」 那種醒來後還留著氣味、語氣、手勢的夢。 我想起了今天中午的午睡,那一場讓我有點不想醒來的夢。
Thumbnail
有人問我:「你每天那麼忙,還能寫東西,不會累嗎?」 我一邊收著玩具、一邊瞄一眼正在睡午覺的小孩們,心裡想著——其實也不是不累,只是,我總是想打開筆電,記錄下今天腦子裡浮現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Hi大家,這次收到一位讀者好奇的發文,想知道我平常如何安排的寫作的時間?
Thumbnail
Hi!大家,我是露比。 你是不是也常常遇到這樣的狀況?明明當下覺得那個東西「需要買回去」, 結果幾天後、或月末復盤一看—— 欸?那個東西其實可有可無, 然後就有點懊悔,覺得錢飛走了。 其實,「可有可無」就是一個很明確的前哨指標。 下次當你準備結帳之前,試試看這個練習: 🌿 停個五秒,
Thumbnail
我以前也會這樣問自己。 尤其是當我看到別人已經有整套的資產配置、保險規劃,甚至說得出每一筆投資報酬的時候,我就更懷疑自己——怎麼我這個年紀了,還是常常月底結餘不到三位數?還會因為一包衛生紙要不要買而猶豫半天。 但現在的我想跟你說: 就算是那樣的我,也還是走到了今天這裡。 我從記帳開始,不是為
Thumbnail
《靜靜陪你聊》,是一間寫下理財心情的小房間。 不是方法教學,也不是什麼成功故事, 只是一些和錢有關的時刻,還有日子裡沒說出口的感受。 如果你也正在慢慢學著過日子, 那希望這裡的文字,剛剛好可以陪你一下下。 每週一、週四更新。
Thumbnail
「小美,不要爬上爬下!」 「諾諾!不可以搶玩具!」 「乖喔!老師抱,不要哭。」 托育的生活,總是在這樣吵吵鬧鬧的開場中開始。 忙碌的日程、高強度的注意力投注,整天一刻也不得閒。等到孩子們被一一接走,傍晚的家裡只剩我一人坐在椅子上,耳朵還嗡嗡作響,眼睛卻直直地盯著牆發呆——一句話都不想說。
Thumbnail
有補助、有制度,但卻沒有讓人能長久做下去的可能。 家保制度看似被納入公共化,但實際工作現場,依舊是孤島。 我想從照顧者的處境出發,談談制度裡的縫隙,也談談我們怎麼讓這些被忽略的聲音,慢慢成為支持的力道
Thumbnail
專欄文章探討青春期孩子犯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理解與承擔責任。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作者處理女兒犯錯的過程,強調理解、陪伴勝過責備,並鼓勵孩子重新開始。
Thumbnail
早上五點半,微光漸露,整個世界還在睡,很多人尚未從床榻中起身,我已梳洗完畢,下樓準備我的早點與托育兒的午餐,孩子們陸續起床刷牙整理書包,一個一個過來給我擁抱與輕吻,準備上學,我陪同兒女走到門口,靜靜目送他們離開,轉身回到家中。     充滿咖啡香與蛋香的廚房,我坐在餐桌調整心情,大約在7點
Thumbnail
「小美,不要爬上爬下!」 「諾諾!不可以搶玩具!」 「乖喔!老師抱,不要哭。」 托育的生活,總是在這樣吵吵鬧鬧的開場中開始。 忙碌的日程、高強度的注意力投注,整天一刻也不得閒。等到孩子們被一一接走,傍晚的家裡只剩我一人坐在椅子上,耳朵還嗡嗡作響,眼睛卻直直地盯著牆發呆——一句話都不想說。
Thumbnail
有補助、有制度,但卻沒有讓人能長久做下去的可能。 家保制度看似被納入公共化,但實際工作現場,依舊是孤島。 我想從照顧者的處境出發,談談制度裡的縫隙,也談談我們怎麼讓這些被忽略的聲音,慢慢成為支持的力道
Thumbnail
專欄文章探討青春期孩子犯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理解與承擔責任。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作者處理女兒犯錯的過程,強調理解、陪伴勝過責備,並鼓勵孩子重新開始。
Thumbnail
早上五點半,微光漸露,整個世界還在睡,很多人尚未從床榻中起身,我已梳洗完畢,下樓準備我的早點與托育兒的午餐,孩子們陸續起床刷牙整理書包,一個一個過來給我擁抱與輕吻,準備上學,我陪同兒女走到門口,靜靜目送他們離開,轉身回到家中。     充滿咖啡香與蛋香的廚房,我坐在餐桌調整心情,大約在7點
Thumbnail
我終於把作品交出去了。 點下傳送鍵的那一刻,沒有想像中的大歡呼,也沒有太多成就感。 反而像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在那口氣散開之後,心裡空了一塊。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寫一個故事。 不是一口氣寫完的小說,不是腦中已經拼好的情節拼圖, 而是一步一步、一天一點,慢慢浮現的句子,與自己說話的聲音。 我想寫一個人,一座山,一個名字的來歷。 也想寫一個斷裂的文化記憶,如何在愛與疑問之間,被重新摸索、被呼喚。
Thumbnail
在某些時刻,把自己的故事寫進小說裡,也許會影響整體的結構,有時候寫著寫著,情緒流得太快、太真,反而讓故事偏離了原先設定的重心。
Thumbnail
這週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我在一則關於公共議題的貼文下方留言,本想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經驗,卻沒想到因為語氣不夠明確,造成了誤解,也被一位網友直接批評與指責。
Thumbnail
我終於把作品交出去了。 點下傳送鍵的那一刻,沒有想像中的大歡呼,也沒有太多成就感。 反而像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在那口氣散開之後,心裡空了一塊。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寫一個故事。 不是一口氣寫完的小說,不是腦中已經拼好的情節拼圖, 而是一步一步、一天一點,慢慢浮現的句子,與自己說話的聲音。 我想寫一個人,一座山,一個名字的來歷。 也想寫一個斷裂的文化記憶,如何在愛與疑問之間,被重新摸索、被呼喚。
Thumbnail
在某些時刻,把自己的故事寫進小說裡,也許會影響整體的結構,有時候寫著寫著,情緒流得太快、太真,反而讓故事偏離了原先設定的重心。
Thumbnail
這週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我在一則關於公共議題的貼文下方留言,本想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經驗,卻沒想到因為語氣不夠明確,造成了誤解,也被一位網友直接批評與指責。
Thumbnail
我只是想好好說故事,但平台不一定準備好聽見。
Thumbnail
聽說,妳得病了。 那天在家族群組裡,無意間看到妳手術後的照片,頭包著紗布,還是笑得燦爛。 當下得知,我有血緣的妳,得了腦膜瘤——那一瞬間,我的腦袋像被敲了一下,心裡有什麼東西在蠢動。 我們其實沒有太多情感交流,不常聊天、不常見面,卻因為「血緣」這兩個字,我突然陷入了說不上來的震盪。
Thumbnail
我只是想好好說故事,但平台不一定準備好聽見。
Thumbnail
聽說,妳得病了。 那天在家族群組裡,無意間看到妳手術後的照片,頭包著紗布,還是笑得燦爛。 當下得知,我有血緣的妳,得了腦膜瘤——那一瞬間,我的腦袋像被敲了一下,心裡有什麼東西在蠢動。 我們其實沒有太多情感交流,不常聊天、不常見面,卻因為「血緣」這兩個字,我突然陷入了說不上來的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