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力的思維讀後心得
本書作者CIS使用的方式以日內交易為主,也就是俗稱的當沖。
但是當沖在台灣勝率極低,根據一份研究“ The Cross-Section of Speculator Skill: Evidence from Day Trading”,統計台灣1992–2006間散戶當沖勝率僅約15%,但每年勝利者不是同一批人,持續盈利的不到1%。
建議對於作者提供的方式多思考,選取對自己有益的部分,不可輕易套用。
Fisher跟作序者之一意見一致,當成奇聞軼事來看,不盲從比較好。
🍁作者
作者自述把股市當成遊戲在玩,作為資深遊戲玩家的CIS對於遊戲有堅定的執著與研究熱情,有果決的行動力。
作者自述2000至2018年,年化報酬60%,資金從300萬日圓起家18年間達到230億日圓。
採取順勢操作,自述勝率只有3成,其他以小賠出場。但若24小內完成的交易則勝率提升至六成。
🍁操作策略&觀念
無法客觀審視自己的人肯定沒勝算
仰賴每個人都知道的訊息,肯定沒勝算
作者有兩大交易策略: 順勢操作及事件交易
🌸順勢操作是一種擇時策略,主要精髓是
1️⃣『唯有報酬大於風險時才進場』
2️⃣『趨勢向上時不賣出股票,直到開始下跌。』
3️⃣『重視停損』
4️⃣『重點不是勝率,而是加總的損益』
5️⃣『絕不攤平』
6️⃣『吃魚身,不吃魚頭跟魚尾』
不關心基本面,不看新聞,純看線型及推特的訊息決定買賣。
這種投資策略立足於群眾心理。
🌸事件交易
熟悉規則,善於抓住一些立足於邏輯,成真機會高的假設,基於規則的邏輯相關性。
不信明牌,不信書,不信媒體,只信獨立思考後產生的洞見與觀察得來的經驗。
🍁結語
當沖對體力及眼力要求高,年紀大了之後也很難維持,對心態及精神考驗也是極大,作者也曾經因此看醫生。勝率極低,是一種負期望值的投資行為。
雖然不能排除可能有贏家的存在,但與其在非常難以獲勝的方式裡投資,不如選取一般人較容易的方式。
但也不能說本書毫無可取之處。
動能策略是許多炒短線投機的主要策略,其特徵為知識需求較低,易懂,不需要太多基本分析,總經分析,更著重於技術分析,重視機率與賠率,重視停損,需要良好的心態與判斷能力。
在傳統投資理論一般被歸類為賭博或投機的範疇。操作時間長度也大多為一年內的時間。
動能策略並不要求買便宜,反而要追突破或追高,這種方式經常被許多喜歡買低價的投資者嗤之以鼻。
左側與右側都各自有自己的哲學,互不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方式,取決於性格,環境,天資,能力,並了解世界上並不只有一種操作方式,互相尊重,適當了解其策略,切磋吸取長處為己所用,才是聰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