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早報 盤勢分析 更新到6/2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法人期貨籌碼確認

三大法人台指期未平倉淨口數:

截至6月2日為止,三大法人(外資、投信、自營商)合計期貨持倉呈現淨空單3,881口,

其中外資單日減少1,621口淨空單至45,393口,

投信淨空單為− 48,996口,

自營商則維持淨多單37,720口

顯示外資與投信聯手偏空布局,自營商小幅對作但籌碼仍偏空 。

夜盤期貨動向:

三大法人整體期貨淨持倉同樣偏空,其中自營商小台淨多單略微減少,外資暫未顯著轉向,籌碼偏向防禦。

選擇權籌碼確認

未平倉量(OI)重點分布:

①Weeklys(周契約):買權最大OI集中在22,000點附近,賣權最大OI在20,500點附近。

②Monthlys(整月契約):買權最大OI落在23,500點,賣權最大OI則在20,400點。

全月份整體P/C Ratio:由前一日0.92下降至0.77,顯示市場整體選擇權籌碼偏向空方(Put)訊號減弱但仍偏空,波動率攀升

外資選擇權佈局:

外資在台指選擇權上的買權淨金額為−0.12億元,賣權淨金額−0.97億元,顯示外資選擇權籌碼整體偏空佈局,同時期交所VIX指數上升至26.89,市場避險需求提高。

3. 技術面支撐與壓力

重要支撐點:

1. 月線支撐(約21,550–21,500點區間):6月2日開盤即跌破月線,意味短線多頭格局轉弱,如未能守住月線附近反彈,下一個關鍵支撐位落在60日均線(約21,300–21,350點)。

2. 季線支撐(約21,300–21,350點):統一證券報告指出,台股短線技術面已轉弱,盤中可能回測季線支撐,若失守恐進一步挑戰半年線。

主要壓力區:

1. 21650–21800點區間:過去數日高點密集處,此區可視為近期多頭要能回馬擋住空方攻勢的第一道防線。

2. 月線上方(約21,550–21,600點):若多方要重回盤整,必須先站回月線並收復此區間,才有機會挑戰更高。

技術指標現況:

KD指標:已進入低檔超賣區域,短線雖有反彈可能,但若量能未能配合,反彈力道恐較為有限。

均線排列:短期均線(5日、10日)全面向下背離,呈現「壓、壓、壓」格局,多空趨勢偏向空方。

4. 外部市場因素

美中貿易摩擦再起:

與川普再度揚言對中國鋼鋁課稅50%相關,美中談判再度陷入僵局,市場擔憂關稅戰升級,連帶拖累台股。(川普提升鋼鋁關稅,美中貿易談判僵局)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對美國對等關稅裁定違憲,但司法部上訴後暫緩執行,使市場對政策走向更加不確定

匯率影響:

新台幣近期升值至約29.88元兌1美元,加重出口族群成本壓力,對電子與傳產出口商來說壓縮獲利空間,給多頭添阻。

其它國際事件: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在4%以上震盪,令資金對風險性資產偏保守。

FED政策動向:聯準會官員談話偏向維持高利率,短期內無意降息,整體全球資金面暫無顯著利多。

地緣政治:俄烏戰爭未見緩和跡象,加上中東局勢(如沙烏地與伊朗緊張),市場避險情緒居高。

5. 操作策略檢討

1. 既有Covered Call/PUT價差策略檢討:

如果之前做Covered Call(持有現股+賣出外資大量建倉之買權),在指數跌破月線後,可考慮提前平倉或延後履約價格,因為賣權(Put)升溫,而且外資在週契約賣權Open Interest聚焦20500點(短線支撐區),若指數進一步下挫,空方壓力恐擴大,不建議硬挺高點賣權。

對於PUT價差策略(例如賣出月賣權+買進更低履約價之月賣權),當前整體Put/Call Ratio降至0.77但VIX爬升至26.89,表明雖然空方力道略有緩和,但波動率仍高。可調整Put Spread履約價格,將賣權邊界下移至20400附近(月線支撐以下),以收窄損失範圍,同時利用賣權權利金做局部對沖。

2. 多方布局者的進出場建議:

若你偏好趁低撿貨,可分批逢低布局防疫、軍工、資安等題材性族群。這些族群受惠內需與政策風險較低,有潛力成為盤面抗跌指標。

但因為短線可能還會再度測試21000點整數關卡,建議先留意關鍵支撐是否能穩住(約21000~21,100點)。若收盤穩住此區,且日K回補缺口或開出下影線,代表短線止跌訊號成立,可再加碼;若跌破並量能放大,應果斷減碼、落袋為安或轉向避險。

3. 空方布局者的操作思路:

若判斷空頭格局延續,可考慮在反彈至月線(21,550點)或60日線(約21,300點)之上空手賣出(short selling),並同時買進短天期Put做為保險,減輕逼空風險。

觀察外資台指期淨空單若再次大幅增加,則空方趨勢將更明顯,可逢反彈重新加倉。

4. 籌碼面追蹤重點:

留意外資與投信在夜盤及日盤台指期淨口數變化,若夜盤外資回補空單、投信持續轉空,日盤恐再度殺低。

追蹤期權OI在20500及22000點的變化,若賣權OI激增且未平倉量回升,代表下一個支撐區有撐;反之若賣權OI反而急縮,多方反彈動能可能有限。

6. 當日盤勢規劃

開盤前策略

1. 觀察夜盤走勢與外資籌碼:

若夜盤外資期貨大幅回補空單,代表空方力道或放緩;若夜盤外資及投信皆持續增空,日盤恐一開始就延續跌勢,開盤可先觀望。

關注台指選期週末大盤外資倉位變化,特別在22,000(壓力)與20,500(支撐)之間是否有「大量互抵」情形,若收盤Put買單集中度異常增高(例如6月2日的20,500點賣權OI),則短線支撐應該相對穩定。

2. 設定提醒價位:

若開盤跌破21,000點:啟動「防守模式」,考慮先出場或轉為空單佈局,並留意20500點支撐是否破位。

若開盤直接回測月線(約21,550點):警惕空方可能在月線附近加碼,若月線失守無力站穩,應迅速做好空方佈局或避險準備。

盤中調整策略

1. 若突破壓力位(21,300–21,350點,曾是季線附近)且成交量明顯放大:

短線可考慮先做小幅多單,目標回測月線;買點可分兩段,第一段在21,200點附近,第二段在21,300點突破後。

同時可賣出6月週契買權做Covered Call,收取權利金降低持股成本。

2. 若持續跌破重要支撐(21,000→20,940點附近)且賣壓加劇:

建議啟動止損機制,快速降低多單部位,並可買進短天期Put做為避險。

空方可在回檔至21,000點附近做增倉,若指數跌破20,940,預期將測試半年線(約20,500點),可循序加碼空單。

3. 期權籌碼即時追蹤:

如果盤中看到賣權OI持續增加,顯示空方更積極佈局,可更大膽壓低部位;若看到買權OI大量回補,代表多方可能藉由避險買權對沖空單,短線或有反彈契機。

收盤前避險動作

1. 若盤面回穩收斂、但指數仍未守穩21,000點:

建議提前買進跨式(Straddle)或直接買Put做最後避險,確保隔夜風險可控。

可同時減少過夜多單部位或直接平倉,看日後是否有續跌再伺機進場。

2. 若盤面驚驚漲、回踩21,000點後反彈量能放大:

可考慮留持部位至隔夜,因中概股與美股期貨若表現穩健,隔夜或有再度上攻行情。

但務必設定明確停利點,例如若收盤上攻至21,300點以上,考慮落袋為安。

台股這兩天因美中貿易戰再起而賣壓沉重,整體技術面偏向空方,但仍有機會在重要均線附近出現反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S的量化投資
118會員
191內容數
成大財金研究所畢業的投資作家,專注於價值投資及量化投資領域。擅長通過深入的基本面分析挖掘被低估的優質公司,以合理價格購買長期成長潛力的資產。
k.S的量化投資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2025年5月31日,三則美國消息——川普政府宣布調升鋼鋁關稅、美國聯邦貿易法院(U.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駁回部分川普關稅措施,以及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不可因政策分歧而遭解職——在同一時點爆發。但當天台灣股市休市,直至下次交易日(20
2025/06/01
2025年5月31日,三則美國消息——川普政府宣布調升鋼鋁關稅、美國聯邦貿易法院(U.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駁回部分川普關稅措施,以及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不可因政策分歧而遭解職——在同一時點爆發。但當天台灣股市休市,直至下次交易日(20
2025/05/28
1. 法人期貨籌碼 外資淨未平倉:‒43,204口(較5/27增303口,偏空但增速放緩) 散戶(小外資):‒45,841口,與外資同向,短線賣壓持續 投信/自營商:淨多單分別 +2,575口/+6,737口,看好反彈 期貨走勢:開21,420/高21,512/低21,150/收21,252
2025/05/28
1. 法人期貨籌碼 外資淨未平倉:‒43,204口(較5/27增303口,偏空但增速放緩) 散戶(小外資):‒45,841口,與外資同向,短線賣壓持續 投信/自營商:淨多單分別 +2,575口/+6,737口,看好反彈 期貨走勢:開21,420/高21,512/低21,150/收21,252
2025/05/27
1. 法人期貨籌碼確認 夜盤 vs. 日盤淨口數 夜盤:臺指期收在 21,404 點,上漲 183 點;自營商多單 +1,229 口,投信 0 口,外資 – 43,507 口,顯示外資夜盤偏空佈局明顯  。 日盤:臺指期收在 21,221點,下跌 160 點;自營商多單 +1,236 口,投信
2025/05/27
1. 法人期貨籌碼確認 夜盤 vs. 日盤淨口數 夜盤:臺指期收在 21,404 點,上漲 183 點;自營商多單 +1,229 口,投信 0 口,外資 – 43,507 口,顯示外資夜盤偏空佈局明顯  。 日盤:臺指期收在 21,221點,下跌 160 點;自營商多單 +1,236 口,投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對於昨天的漲勢,護盤的斧鑿痕跡很重,台股漲了670 點,看來20,000點是關鍵的所在,道瓊在昨晚迎來了大跌後的第一次的反彈,上漲了0.78 %。這個數字不算高,而昨天的日經指數和台灣一樣,經過了歷史性的大跌之後,在昨天也開始有了反彈,雖然沒有完全收復前一日的跌勢,但是大概也有80%。
Thumbnail
對於昨天的漲勢,護盤的斧鑿痕跡很重,台股漲了670 點,看來20,000點是關鍵的所在,道瓊在昨晚迎來了大跌後的第一次的反彈,上漲了0.78 %。這個數字不算高,而昨天的日經指數和台灣一樣,經過了歷史性的大跌之後,在昨天也開始有了反彈,雖然沒有完全收復前一日的跌勢,但是大概也有80%。
Thumbnail
外資台指期留倉淨空單已達43000口 大盤上次跌破月線一個半月前的事 上次3天就站回 避險資金有轉往內需股 生技 營建 鋼鐵 塑化 美股也面臨漲多修正 分點解析搭配技術型態也常能搭上主力的順風車 跟著勝利券商操作 勝率也能大大提升!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
Thumbnail
外資台指期留倉淨空單已達43000口 大盤上次跌破月線一個半月前的事 上次3天就站回 避險資金有轉往內需股 生技 營建 鋼鐵 塑化 美股也面臨漲多修正 分點解析搭配技術型態也常能搭上主力的順風車 跟著勝利券商操作 勝率也能大大提升! 重視籌碼分析 基本面跟技術面需要去研究線圖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6/12 收盤) 集中市場成交比重電子類高達 62.47%,其次為航運業 11.13%、電機業 7.33%、金融保險業 4.14%、營建業 2.99%。 成交量 4,483 億,外資買超 168.17 億但台指期反向部 4,150 口空單,投信連續買超第 8 天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6/12 收盤) 集中市場成交比重電子類高達 62.47%,其次為航運業 11.13%、電機業 7.33%、金融保險業 4.14%、營建業 2.99%。 成交量 4,483 億,外資買超 168.17 億但台指期反向部 4,150 口空單,投信連續買超第 8 天
Thumbnail
上週加權指數跟美股都陸續突破箱型區間,創了歷史新高,雖然因為短線過熱,有小幅拉回或是進入整理,但從技術面、籌碼面、價量關係,都還是在多方架構。   目前多方只有兩個瑕疵,其一是外資期貨空單,雖然上周三結算後,迅速降低至5千口以下,但隨即立刻又攀升接近萬口,這個部分仍需密切追蹤,但短線上還不至於影
Thumbnail
上週加權指數跟美股都陸續突破箱型區間,創了歷史新高,雖然因為短線過熱,有小幅拉回或是進入整理,但從技術面、籌碼面、價量關係,都還是在多方架構。   目前多方只有兩個瑕疵,其一是外資期貨空單,雖然上周三結算後,迅速降低至5千口以下,但隨即立刻又攀升接近萬口,這個部分仍需密切追蹤,但短線上還不至於影
Thumbnail
昨天日盤550大殺兩百點收低,雖然整體是紅的 但不意外,法人也那一段建立空單倉位. 是屬於避險?我認為這麼高的位置布局,如同20893時 外資布局到15000~17000千口空單 造成一路殺到19269 但我強調 日K 尚未破上升,拉回不破小破站回去可以看多 除非日K上升線被灌破太多
Thumbnail
昨天日盤550大殺兩百點收低,雖然整體是紅的 但不意外,法人也那一段建立空單倉位. 是屬於避險?我認為這麼高的位置布局,如同20893時 外資布局到15000~17000千口空單 造成一路殺到19269 但我強調 日K 尚未破上升,拉回不破小破站回去可以看多 除非日K上升線被灌破太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