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其實不是ETF這個工具有問題,而是介紹的人常常只講好處,沒講壞處,而買的人也沒有研究ETF的配息運作方式,所以才會產生低於心理預期的落差感
ETF配息主要來源,簡單分類如下:
76W 財產交易所得 ,換股時產生的價差
54C 股利或盈餘所得,成份股配息
收益平準金,從新加入的投資人資金,撥補一部分資金到配息,來平衡因本金分母變大,而降低配息的問題。
從這邊可以推論出,當股市大跌時,ETF換股可能賺不到價差,沒有了價差,無法維持更高的配息,只能靠成份股的股息撐場面,ETF殖利率就會越來越靠近大盤平均殖利率,理論上高股息ETF會略高於大盤殖利率。
我的觀察是這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