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企業經營的基石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一位年輕學員分享了一段商業講座的影片,並向我尋求意見,影片中的講師向觀眾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發現公司的銷售冠軍偷了你的錢包,你還會繼續聘用他嗎?」他讓台下的聽眾舉手表達意見,然後氣勢堅定地指著那些選擇不聘用的人說:「你們不適合經營企業。」這位講者的理由是,如果這位銷售冠軍跑到對手的陣營,損失將是雙倍,因此他認為,偷個錢包算什麼,還可以掌握他偷錢的證據,未來可以好好拿捏這位銷售冠軍。

        這個案例引發了我對員工誠信與業務能力重要性的思考,我堅定的告訴那位學員,經營企業誠信絕對比能力重要,主要原因有下列三點:

 一、失去誠信就失去信任:

       企業經營是要建設一個良好向善的系統,而誠信是維繫這個系統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負責人不講誠信或容許成員不講誠信,那將導致這個系統失去信任基礎,引發成員間的猜疑,不僅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費,也會導致對新政策的執行不信任。例如,安隆公司(Enron)的醜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公司的高層不誠信,導致公司的破產,員工和股東遭受巨大的損失。

二、縱容失信就是埋下地雷:

        不誠信且佔據重要位置的員工,他的行為對企業造成的損失,不是一位銷售冠軍所能彌補的。例如,2017年宣判的味全公司混油案,經營者結合重要幹部虛假宣傳詐騙消費者,這讓該公司負責人入獄服刑也賠償了大量金額,而造成的商譽損失至今仍然無法挽回。

三、喪失誠信就會流失人才: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艾德蒙森(Amy Edmondson),她的研究主題是企業安全感,他發現領導人與中階主管的誠信與開放度是影響組織績效的重要元素。當員工發現領導人或重要幹部的不誠信行為時,會讓他們的心理出現認知失調,同時也降低安全感,這時平庸的員工可能會繼續忍氣吞聲,而優秀的員工則會另謀他處,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優秀的員工會選擇離開不誠信的公司,而轉投到有良好企業文化的公司。

         我認為影片中的講者並未考慮一個企業的長久經營,或者他本人根本沒有經營企業的經驗。我認為單只考慮到上述三個因素「組織失去信任、埋下法律隱患、流失優秀人才」,就不可能容忍那位偷錢的銷售冠軍繼續待在原本的職位,更不用說這種員工對公司形象與商業關係的破壞是更為強大的。

         所以,如果一個企業因為某位員工業務能力很強,而對他不誠信的行為妥協,那麼這個企業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我剛進入職場工作時應徵一家房地產代銷公司,當時這家公司因著台灣房地產行業的景氣,發展態勢很好,號稱台灣三大代銷公司,但他的銷售冠軍卻是社會新聞常客,最嚴重一次是醉酒駕車衝撞超商店鋪,老闆還付錢幫他繳納保釋金,我曾在旁邊看著這位銷冠用短暫的時間,讓一位原沒積極購屋意願的消費者簽約下訂,那時候的主管驕傲地跟我說,留在他們公司就可以跟他學,未來我也可以成為一名銷售冠軍,但我那個月底就辦理了離職,我不想成為這樣的銷售冠軍,也覺得在這個公司我學不到正確可長久運用的觀念,而沒過幾年,我就聽到那家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被人併購的消息。

          學者詹姆·柯林斯(James C. Jim Collins)三十年來一直研究企業能永續經營的原因,他於1994年出版的暢銷書《基業長青》一直到2020年出版的《BE 2.0》,都在探討為何一家企業能長久經營並有卓越績效,而從這些出版研究中,我發現企業基業長青的共同點就是都擁有一個強大的組織文化與共享的價值觀,而誠信是所有文化與價值觀的基礎,影片中講者的觀點明顯違背了企業長青的原則,誠信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規範,更是永續發展的策略,一個誠信的員工不僅會尊重他人的權利,也會尊重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價值觀,他們會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進行商業活動,這不止有助於建立公司的良好聲譽,也才能贏得內外部客戶的信任,何況影片案例中的那位銷售冠軍,已經不只誠信問題,他那是偷竊是犯罪。

raw-image

原文發表於2024年2月,建元顧問電子報-黃同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23會員
256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黃同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訊號。本篇文章透過「上心、上臉、出口、動手」四階段的分類,帶領讀者學習如何分辨情緒層次,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自我調節與回應他人。從老胡的衝動事件出發,引導職場人走向更成熟的情緒管理之路。
Thumbnail
2025/07/12
情緒不是敵人,而是訊號。本篇文章透過「上心、上臉、出口、動手」四階段的分類,帶領讀者學習如何分辨情緒層次,並提供實用技巧幫助自我調節與回應他人。從老胡的衝動事件出發,引導職場人走向更成熟的情緒管理之路。
Thumbnail
2025/07/10
在一個多部門參與的會議上,小王突然受到業務部門的陳經理公開指責,批評他未通知業務部門參加他負責的專案會議,這讓業務部門感到缺乏尊重,因為有上級在場,所以聽到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感到極度委屈,他清楚地記得已經發送了通知給業務部門,面對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大聲反駁
Thumbnail
2025/07/10
在一個多部門參與的會議上,小王突然受到業務部門的陳經理公開指責,批評他未通知業務部門參加他負責的專案會議,這讓業務部門感到缺乏尊重,因為有上級在場,所以聽到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感到極度委屈,他清楚地記得已經發送了通知給業務部門,面對這樣的公開指責,小王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大聲反駁
Thumbnail
2025/07/09
體驗教育教我突破自己,也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從遊戲設計到企業訓練,從跳水挑戰到情緒支持,每一次體驗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這篇文章是我多年工作的回顧與省思,獻給每位願意在人生中不斷體驗、學習、蛻變的人。
Thumbnail
2025/07/09
體驗教育教我突破自己,也教我如何面對生活的不確定。從遊戲設計到企業訓練,從跳水挑戰到情緒支持,每一次體驗都是自我成長的契機。這篇文章是我多年工作的回顧與省思,獻給每位願意在人生中不斷體驗、學習、蛻變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