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AEE亞洲體驗教育學會的第一批正引導員(98正004),接受體驗教育的薰陶對我的生命助益很大,今年(2024)的體驗教育年會原本獲邀開設工作坊,但因為行程的安排無法與會,僅以此篇文章分享接觸體驗教育多年的心得。
人生的重點就是體驗再體驗
如果人生的終點不可避免是死亡,那過程就成了真正的主角,而這主角的價值不在於結果的華麗或出場的時間,而在於過程中展現的精彩,每一段可控與不可控的事件,從中的經驗學習,是造就這精彩豐盛的最好方法,所以我認為人生的重點就是體驗再體驗。也因為這個信念,過去多年來,我一直努力讓自己去嘗試新經驗挑戰新領域,鼓勵自己多去犯錯,犯新的錯,並從當中學習,經一新事長一新智。例如,一開始帶領體驗活動,我總挑戰新的道具規則以探索更多可能,但當我覺察自己對遊戲帶領與設計進入舒適圈,於是和夥伴一起成立BE幫助教育計畫,聚集一批對教育學習有熱忱的人,搭設一個體驗平台,帶著一群人去挑戰新事物,藉由實際活動的運作,犯錯衝突然後學習,那一段日子真是精彩,看到好多生命面對困難的反應與蛻變。
六年前我覺察在團隊共識課也進入舒適圈,那一年我把塞滿房間的體驗培訓道具送人或丟棄,參加管理高爾夫專職講師培訓,經過課程創辦人鄭自凱老師嚴格的輔導,半年後取得認證,開始進入高階管理培訓領域,到亞洲各國與企業中高階經理人就實際案例進行辯證,這又是一段精彩的歷程,從一開始學員的質疑,到後來的信任,這六年就這樣又滾又爬的慢慢站起來。
今年我接任管理高爾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一職,在董事長的支持下,我想到新的嘗試,每年招募了二十多位職場新鮮人,用十年時間陪伴他們,與他們探討職場上發生的經驗與處理方法,幫助他們走到高階職業經理人的位置。
回首這一路,感謝自己從體驗教育當中的學習與領悟,我願意也期盼自己一生都一直體驗新事物獲得新學習
把人放心上,說的容易做起來卻困難
有一次,在BE幫助教育課程中,有一位夥伴問了我問題,我當下很隨意的回答,而那位夥伴很難過的問我說BE的宗旨是「把人放心上」,怎麼我的回應沒有讓他感受到被在乎,當下我心神一震,我成為那個講和做不一致的人了,我誠懇的跟夥伴說對不起,並請他再給我一次回應的機會,謝謝那位當時讀大四的夥伴,感謝他願意直接跟我講出感受,這位夥伴參加BE後對人更有了興趣,後來持續進修,現在是一位很棒的心理諮商師,這就是我喜愛的體驗教育,人和人平等真摯的對話,從這些對話當中學習。
那兩場高空跳水~勇敢跳脫去嘗試,但別好為人師、自以為是
去香港外展受訓時,有一個挑戰是高空跳水,我們要走到比船帆還高的位置,往海水跳下,那時候的我還沒學會游泳,又有一點恐高症狀,當時害怕極了,但看到班上前面十個人都跳了,第十位是個體型比我還弱的婦女,最後一位是大我快二十歲的老前輩,我只好盡力一跳,那落下的幾秒鐘好像幾分鐘那樣漫長,過了二十年我還記憶猶新,課程結束後回台灣沒有多久,我和那位老前輩都選擇離職,兩人一交流都說是那次跳水學到的,真正可怕的是自己嚇自己,反正人生早晚要結束,既然已經看到當時環境發展的瓶頸,為什麼不勇敢跳脫去嘗試。
離職後我喜歡帶人去溯溪,尤其是到溪水的高處往深潭跳下,我總會用我在香港跳船的經驗鼓勵他們,有一次遇倒某學員真的很害怕,所有人都跳了就剩下她一直撐著不跳但又不放棄,我最後對她說,妳相信我沒事的,就拉著她一起跳下去了,原以為她平安上岸後會感謝我的幫忙,因為這將讓他獲得成長,沒想到她分享時說,為什麼要那麼快跳下去,其實站在高台上那個緊張刺激的時間,才是最享受的,我這才知道每個人享受的點不一樣,我太好為人師也太自以為是了。
突發事件無法阻止,但可以選擇如何面對
我從體驗教育學到最多的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親友生病情感挫折,感謝有體驗教育的訓練,讓我不會因為幾次挫折就自暴自棄,也沒有失去對人的信任,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有太多無法預測的事情。
有一次,一位好友突然聯繫我,提到他孩子因為在課堂上被點名批評而失去了學習動力,請求我的協助,我深感責任重大,但與其衝到學校為孩子辯護,我選擇聆聽他們父子倆的感受,分享那段經歷對他們的影響,然後,我邀請這孩子參與一個體驗活動,讓他主導一場模擬經營活動,在他帶領小組完成挑戰後,他站起來說:「其實,我能做到的事情比我以為的多。」,別人的指責批評無法控制,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面對。
記得那年爸爸確診癌症,家人傷心難過的同時,我跟我兩個弟弟交流,從這個事件可以讓我們獲得什麼?更團結的家庭支持系統?更注意自己健康的父親?更坦然的面對無常?我很幸運他們願意和我一起合作,幾年過去了,痊癒的父親更在意自己身體健康,八十二歲的他每天爬15層樓當運動,我們家也更緊密團結,誰說無常就不能是喜劇。
以上事件都提醒我,突發事件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無法阻止它們發生,但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重要的是,如何在面對時找出積極的應對方式,從經驗中提煉價值並實現自我突破。
生命是一場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面對挫折與挑戰。重要的不是逃避或否認這些事件,而是學會面對,從中獲得成長,體驗教育給了我一個清晰的信念:唯有通過不斷地體驗與內化,才能真正突破自己,迎向更大的可能性。願我以上的四個分享:
~人生的重點就是體驗再體驗、把人放心上;
~說的容易做起來卻困難;
~勇敢跳脫去嘗試,但別好為人師、自以為是;
~突發事件無法阻止,但可以選擇如何面對。
能夠幫助體驗教育的眾多夥伴,在體驗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力量,成為不斷突破自己、成就自己的人。

原文發表於建元顧問2024年12月電子報-黃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