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過天晴
雨滴滴答答地下,水珠時而細緻、時而粗獷,輕輕地拍打在身上。
先是梅雨、午後雷陣雨、再來是颱風,時序上會是這樣進行的。
不同的雨帶來不同的感受。隨著不同意境,有時慵懶、有時浪漫;而有時則務實地覺得這些雨真帶來些許不便,又或是真解決了用水問題。
相同地是皆屬於記憶與現今的高雄。
看到雨,大概就會對日子又往前過了一點更有實際概念。
五月份才又去了一次「一般外科」。一般外科的涵蓋範圍相當廣,從消化系統、甲狀腺和乳房,皆可屬於這個科別。也因此,刀,可大可小,種類和難度亦相當廣。
老師是肝膽胰專家、亦是肝移植專家,雖然上個月大手術相對不多,但依舊看了精湛快速的手法,而感到敬佩不已。
至始至終,都覺得消化系統的刀、尤其肝膽胰的部分,要能夠行雲流水地掌握,相當困難。病人先天結構與過去病史、病灶位置與大小、術後照護……大大小小、繁雜的因素,都能對病人的預後造成影響。對醫師來說,中間訓練與成長的過程,更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日夜,去堆砌而成。
而也真的有遇過很厲害的消化系醫師,這個月跟的前輩是其一。之前亦有跟過其他老師,切肝、換肝、和Whipple手術開得嚇嚇叫,也願意且有能力開難度高的刀。印象中,當時去幫癌末病人放個鼻胃管,也聽到病人一直跟我說有多感謝主治醫師。
這是救人的領域。
想起自己還更資淺時,剛好有個大體捐贈的案例。當天醫療團隊擠滿了手術室,陸陸續續將預計捐贈的器官或組織帶走─有的留在了本院;有的由其他醫療團隊,帶回去原醫院移植給需要的病人。
真正的遺愛人間。當時肝臟留在了本院,而老師、偕同一般外科的其他老師、與一般外科的學長姐們,完成了肝移植。早上開始器官摘取的手術,接著下午移植器官,全部處理完、關傷口、收整好,時間已將近半夜。
對捐贈者與整個醫療團隊滿滿敬佩。